作为全国首创的生态银行试点之一,武夷山市五夫镇以文化与旅游资源为重点,借鉴银行分散式输入、集中式输出的模式,将资源转变成资产、资本,实现生态保护、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三者共赢 青山变金山的“马良之笔” 东南网12月1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 通讯员 王怡然)五夫,一个因朱子而闻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800多年前,朱熹在五夫镇提出恤民善政的创举——五夫社仓(后改为朱子社仓),将歉收时赈济制度改为常年贷放收息,使仓廪日渐丰实,民无断炊之忧,成为我国古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新发展。 800多年后,颇具现代银行经营理念的朱子社仓,有了新时代的赓续创新——生态银行。生态银行借鉴的是银行运营模式,交易物由谷米变成生态资源,打通的正是绿水青山转换金山银山的路径。 盘活碎片化的资源,农户变身储户 五夫镇党委书记陈可兴说,全镇生态资源林林总总,不仅有山、水、林等自然资源,还有53处文物等人文资源,这些都是旅游兴镇的“先手棋”。但是,问题在于这些资源不仅权属不清,而且碎片化,小打小闹难成大气候。 如何优化配置这些资源?国务院参事室当代绿色经济研究中心旅游专委会主任崔莉副教授认为,生态银行对碎片化、分散化的生态资源进行系统收储、整合、优化,激活乡村沉睡资源。生态银行并非传统意义的银行,而是生态资源管理运营平台。 今年5月,试点在五夫拉开帷幕。整合资源首先得把权属搞清楚,五夫以此破题,探索全镇资源“一张图”,除摸清山、林等资源外,首次对文化文物资源进行确权登记。“兴贤古街是古镇的文化地标,共有652栋房屋,原来权属不清,南平市国土局帮助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古街进行摸排,一一厘清权属。”陈可兴说,如兴贤会馆面积450平方米,原住户都已搬出,通过解剖麻雀式方法,确定由王德三等3户共同所有。 如此,全镇家底清晰了,11个建制村生态资源首次有了“身家”。随后,五夫率先成立生态资源营业部,推出生态资源登记卡。村集体和农户都变身银行储户,可将土地、森林等资源预存入银行,除资源的基本信息外,还录入资源的开发意愿、流转单价等信息。“即使储户不在项目范围内,也可将资源入股,生态银行再将其资源运用在其他项目开发中,一样受益,村民对资源的处置方式可灵活多样。”武夷山市生态银行试点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王钦明说。 “村里66户村民将民居登记入行,村里再将这些资源与村集体资源捆绑打包,建成60亩的艺术家小镇,民居变成民宿,农户变储户,月月有分红。”五一村村主任黄德顺说。 目前,五夫镇生态资源营业部“吃下”农田资源492户2065.5亩,山林资源2户349亩,文物2处面积751平方米,民房4栋636平方米,一一都发了“存折”——生态资源登记卡。 点铁成金,小资源变大资产 碎片化的资源存储在生态银行,经银行的“一传”,对碎片化资源进行改造提升,推向市场时变身高品质资产包。 为管理这些资源,生态银行下辖武夷山朱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朱熹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前者专门对接农旅产业,后者则是文旅,二者正是五夫镇的经济命脉。 朱子文化园文公山项目占地面积190亩,与朱子雕像遥相呼应,构成朱子文化瞻仰祭祀区。但是,这个大项目差点严重缩水。朱熹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负责人谢小明说,受制于碎片化资源,原来设计只有集成殿建筑群,面积仅88亩,有了生态银行,五一村、五夫村的农户将土地、林地等资源自愿放入银行,收储的土地有113亩,林地310多亩,这些资源一起打包,专门请来东南大学设计团队,才有了左研学中心、右紫阳书院、中集成殿的大手笔。“所有资源一起集中收储,生态银行引入专业团队策划提升,形成五夫旅游拳头产品面世,资源包就转换成了资产包。”谢小明说。 在潭溪河畔,五夫村洋垅坂农场主胡国强从朱子生态农业公司盘来800亩土地,经该公司的“一传”,花了近百万元修了路沟渠等基础设施,他这“二传手”万事俱备,土地连成片,沼泽田变成良田,只待投产便成。今年百香果、桑葚等接连上市,光采摘收入就达上百万元,明年预计收入可达三四百万元。 为让胡国强这样的个体方便加入生态银行,五夫探索各种各样的合作方式。姜立煌是当地的文化名人,他将兴贤古街一座老宅改造成400多平方米的民俗博物馆,他更青睐于以托管方式“入编”。“民俗博物馆只是五夫旅游一个点,民资难以持续投入,由生态银行来运营,连点成片,才能真正活起来。” 然而,兴贤村村民刘继章更喜欢合作的方式。刘继章租的正是兴贤会馆,花了40多万元修缮一新,每年需三四万元维护成本,他想与人合作开发。巧的是,按五夫镇的规划,兴贤会馆将与朱子社仓比翼齐飞,连成凤凰巷的一道风景线。二者一拍即合,刘继章以兴贤会馆资源入行,让专业团队来运营。 “除托管、合作的形式外,还提供购买、租赁等套餐,供储户选择,目前9栋古民居有意向。经朱熹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的改造提升,赋予这个资源包全新的活力,等待有战略眼光的投资者。”武夷山市生态银行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林明生说。 在五夫镇坪山,9月初动工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园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生态银行对150亩土地进行收储,由朱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投入880万元建设基础设施,这个资源包变身炙手可热的资产包,12家合作方抛来橄榄枝,投资7000万元建设精深加工园,可带动3万人次游客,打造农旅融合的五夫新样本。 这样的好项目并不少,经生态银行之手,五夫整合23个项目,使古镇成了投资兴业的热土。 供需匹配,生态优势变成发展胜势 这些好项目信息常态化公布,等待社会资本联姻,完成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的闭环,从而打通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 “经前端的对碎片化、分散化的生态资源系统收储、整合、优化,后端才能吸引有实力、有眼光的战略投资者,导入产业、资本和人才,好项目、大项目落地开花,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生态产业。”武夷山市副市长刘铠维说。 以生态银行之手,给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陈可兴发现,8个农旅、文旅示范项目推出后,目前国开基金、上海红石资本集团和台商等纷至沓来。“有台商拟投资2亿元,建设两岸传统文化师资培训中心、银发幸福快乐村等,项目正在洽谈中。” 在姜立煌等人看来,收储即保护,政府部门先行投入来提升资源包,把住了闸门,该保护的保护,该修复的修复,该开发的开发。“如对兴贤古街的开发,修复兴贤书院、朱子社仓等,守住了古街的悠悠文脉;古街进行立面改造,引进许多新业态,也守住了古街的烟火气。” 在五夫镇11个村,当上生态银行的储户们发现,村集体的荷包鼓了,自家的腰包也肥了。去年12月艺术家小镇开业后,五一村村集体收入近20万元,66栋民宿每家分红近万元。如今,大家都想明白了,不能再盯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要将各种资源登记在银行,“蛋糕”做大了,才更有盼头。“二期将新增民宿200多栋,并配套漫游道、生态公园等。”作为当家人,黄德顺明显感觉到村里的变化。 “原来这里都是冷水山垅田,一年辛苦也没啥收益,经生态银行转换,每年每亩光租金就有800多元,游客多了,我们白莲也好卖了,每公斤从70元提到100元。”五夫村村民连瑞光咧嘴笑了,他将7亩农田登记到生态银行,将小家与文公山项目绑在一起,享受长期、不断增加的分红。 试点由点及面,武夷山全市已成立生态银行办。在武夷山市委书记林旭阳看来,武夷山作为绿色发展的先行者和探路者,通过生态银行搭建资源变资产变资本平台,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的创新实践,实现生态保护、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三者共赢。“下一步,将探索供需信息库、资源第三方评估定价等工作,为生态银行贡献更多武夷山智慧。”林旭阳说。
|
相关阅读:
- [ 12-09]武夷山市部署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
- [ 12-08]武夷山市摘取“十佳魅力城市”荣誉称号
- [ 12-07]武夷皇菊:来自武夷山的又一个茶品牌
- [ 12-07]武夷山国际马拉松赛昨日开跑 宁德选手获女子全马冠军
- [ 12-03]武夷山国家公园开展生态主题科考活动 探秘武夷山生物多样性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