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2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枫 通讯员 苏福彬) 日前,记者来到永春县达埔镇,走进中国香都产业园,阵阵幽香袭来。制香旺季,兴全香业有限公司厂房里30多名工人正在忙碌。年已八旬的洪金渊这里走走、那里看看,虽说儿孙早已接手事业,但对这位制香60多年的老人来说,这份事业是他一辈子的牵挂。 达埔镇制香已有300多年历史,被誉为“中国香都”。改革开放后,该镇的香产业加快发展步伐。截至2017年,该镇制香企业已发展到296家,主要产品300多种,年产值突破40亿元。40年来,洪金渊等制香企业家演绎着一个个精彩的创业故事。 洪金渊出生在汉口村,15岁时,他被制香的乡邻雇作挑工。借机学习别人如何制香后,作为全家主要劳动力的他开始自己制香。 改革开放春风吹来,他萌生创业念头,向村里提出申请,想组织乡亲一起制香。在村里支持下,生产队7队和8队一起筹集726元作为启动资金,汉口制香厂就这样创办起来。在洪金渊等人全心投入下,制香厂效益稳步提升,每年都拿出4万元利润,给两个生产队分红。后来,汉口制香厂由村里接手经营,洪金渊任副厂长,直到70岁才退休。 长期耳濡目染,洪金渊的二儿子洪文兴也对制香产生浓厚兴趣。上初中时,一到晚上,他就往制香厂跑,渐渐学会制香技艺。于是,洪文兴便与弟弟洪文全一起开始在自家祖厝制香。 1992年,市场香品需求日趋旺盛,由于质量好且讲信誉,洪家兄弟制作的香品供不应求。兄弟俩一商量,租下原汉口纸箱厂厂房,开始走上规模化制香道路。后来,洪家制香厂搬到汉口制香厂旁。在洪金渊影响下,6个儿女中有5人先后投身制香事业,洪家制香厂也渐渐发展为全镇制香产业的龙头企业。 2004年7月,洪文全的儿子洪仲森也随父辈踏上制香路。在生产一线做工几年后,2009年,他开始参与销售工作。“各地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使用的香品也不同,我们得实地了解,再有针对性地量身定做,这样才能更好地打开销路。”洪仲森说。 在洪家三代接力创业下,2005年,兴全制香厂改制为兴全香业有限公司。到2010年,公司制香厂房扩大到20多亩,高峰期日产香品达8吨。 2012年,永春县作出加快香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百亿香产业的决策,并规划打造集香品研发生产、香文化展示、旅游香品展示与导购、商务会谈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园区。 “香产业又迎来大好时机。”洪仲森说,趁着东风,他们公司积极对接转型升级相关政策,调整、创新产品结构,开始研发养生香、车载香等新香品,开发的新包装样品就有500多种。 2014年年底,兴全香业投资5000万元,在中国香都产业园二期地块开始建设新厂,2016年投产,日均香品产量10多吨。 此外,兴全香业还在泉州市区开办“三道行”文化艺术馆,与市妇联、团市委等部门联合,每周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走上“文创+旅游”的拓展之路。 “中国香都”这一全国制香产业最高荣誉落户家乡、国家燃香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通过国家验收、香都特色小镇入围我省第一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细数着这些香都喜事,洪金渊的眼里放着光彩。 “真心感谢改革开放,小小一根香能做出这么大的产业。”洪金渊说,“看到镇里一家家香企蓬勃发展,大伙的日子越来越好,我真是乐开了花。” |
相关阅读:
- [ 12-14]永春马峰村:村民自发建公园
- [ 10-24]永春达埔镇:篾香世界里的乐与忧
- [ 10-14]永春县南星溪畔谋发展
- [ 09-26]永春关注留守儿童公益事业:在心田“种下”阳光
- [ 09-24]永春县埔头村:“金埔头”,产业带动乡村美
- [ 09-19]永春白鹤拳:活态传承活在当下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