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江滨路,绿意葱葱。
市民在南湖观赏天鹅。
三角梅花海
九龙江夜景
东南网12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如飞 苏益纯 白志强)改革开放40年来,漳州市依托绿水青山,围绕“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发展定位,从“生态佳”迈向“生态+”,努力做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农村让城市更向往”。
田园风景依旧,旧貌已换新颜。如今,围绕经济发展高素质、生态环境高颜值的改革探索,漳州经济社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8.91亿元增长到3528亿元,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1.31亿元增长到318.08亿元,城市人口增加了166万。
潋滟山水中,漳州踏上生态路,向“生态+”大步前行。
生态环保,培育践行绿色新生活
九十九湾,这条漳州市区流域最广的内河,自古就是漳州水路运输的重要通道。沧桑变迁,昔日的海丝古道也曾经历河道淤积、水体污染的黯淡时光。经过持续综合整治和提升,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业兴的“闽南水乡”风情重现世人眼前。
九十九湾的蜕变,是漳州强力推进环境整治提升的缩影。2014年9月,漳州市委十届八次全会提出,要把保护生态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推进“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建设,努力走出一条生产、生活、生态共赢的新路。一场关系到人民福祉的深刻变革,就此开启。
2015年3月,漳州提出以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目标,围绕打造绿城、花城、水城、历史文化名城,制定并实施“七个五”生态建设行动计划。同年7月,《漳州市“七个五”生态建设行动计划》获得审议通过。
2017年,漳州提出要坚持以“七个五”行动计划为抓手,保护生态、保护历史、保留文脉、传承文化,促进绿色发展。2018年以来,漳州市坚持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有力推进“三铁治污、提升三质”专项整治。一场从水里到岸上、从大气到土壤的环境整治提升战役在漳州大地全面打响。
冬日的南湖,碧波潋滟,天鹅游弋,三角梅园姹紫嫣红,美人蕉、日日春等绿植烂漫盛开。南湖生态园,融合山、江、湖、寺、城为一体,现在是市民们最爱的“发呆”之地,从黑臭水体遍布、废弃厂房林立到碧水环青山、花海拥古刹的美景,这里的变身只用了10个月。
“真想不到,家门口多一个生态园,好像就是一转眼的事。”家住胜利东路怡秀园小区的郑惠珠老人漫步在市区人民广场花海,言语间透着惊喜。这个闲置多年的工地,仅用不到半年时间,便以五彩缤纷、风情万种的姿态吸引众多市民驻足流连。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沿着清晰的路线指引,漳州坚持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积极构建美丽空间格局,实现全市一本规划、各县一张蓝图,让“清新的蓝”“怡人的绿”成为漳州人恒久的骄傲。
人文之美,厚植城市生态新底色
“生态+”模式改变的不仅仅是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更加快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步伐。在南湖,可以见到许多富有闽南特色的红砖建筑。这些特色建筑是原“十三厂”的厂房,采用红砖建造,富有漳州特色。南山文化生态园的建设,对这些建筑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并综合利用,通过“生态文化”模式转型升级,引入新业态。
洪树德陶艺展览馆项目的场所就是依托这些特色建筑设立的。“山清水秀,还有天鹅,这是生态环境给我们最丰富的材料。我的陶艺作品融入自然山水之中,为生态增添几分艺术灵动。”洪树德说。
“甲骨文双创园区就是利用原先停产的蜜饯厂的旧厂房改建的。”漳州高新区科技局工作人员刘恺告诉记者,利用现有木材公司、木材加工公司等工业遗址,南山文化生态园打造艺术创意园。
国庆期间,一场以“泛舟龙江,邂逅南湖”为主题的游船试航活动开启,市民们从漳州南湖码头出发,沿着母亲河九龙江,一路观赏江上四桥、两岸霓虹璀璨,从全新的角度,感受家乡日新月异的巨变。
蜿蜒的彩虹飘带桥连接闽南味十足的南山桥,串联起了隔江呼应的侨村、古城、古寺和生态园,夜间璀璨的灯光点亮“一江两岸四桥”,“生态城市建设 文化”,加旺了人气,加活了产业。
而与南湖生态园隔一条九龙江而隐的华侨新村,是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仿西式建筑群。今年4月份启动的“城市会客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让这个一度脏乱差的城市一角重新焕发魅力。这生态“ 产业”“ 旅游”“ 文化”的模式,使漳州产生出源于第一产业,又高于第一产业的叠加效应。
这种叠加效应还让精神文明深深嵌入城市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漳州市以文化凝聚合力,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后培育树立和宣传学习漳州110精神、谷文昌创业精神、龙江风格大局精神,及漳州工商315,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黄志丽,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阮文发、赖水顺,全国优秀检察官刘龙清,全国最美法官陈少华、全国“新时代最美法律服务人”林建德等先进典型,让文化的力量内化为文明自觉,常态长效。
如今,老人摔倒众人扶、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等文明行为已经内化为漳州市民的习惯,体现在举手投足之间。
生态引领,构筑经济发展新高地
7天时间,一位农妇净赚2.6万元。这究竟如何做到的?
“没啥窍门,全靠物美价廉的农家菜。”今年国庆假期,南靖县梅林镇居民简两菊十分忙碌。每天从早上9时到晚上10时,时刻都有游客到家里吃饭,农家乐生意异常红火。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简两菊一家和其他村民一样,为了搬出土楼走出大山而忙碌。丈夫和叔伯们到县城谋生,孩子们初中时也到外面上学。虽然响应当地政府号召,镇村里数千座荒废的土楼、13棵古榕和灌溉风车、河道等风貌被很好地保护了下来,但这些资源要怎么利用,基本还是一片茫然。“从来没想过开发老宅,十几年没住了。”简两菊说。
2002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目标。当年,东山成为漳州首个国家4A级景区。2005年,土楼的原生态风貌引起了电影《云水谣》剧组的注目。就在这部以南靖土楼为主要拍摄地的电影获得金鸡奖的第三年,福建土楼申遗成功,越来越多游客慕名来到南靖。简两菊一家敏锐地发现商机,率先将自己的土楼老宅改造,成为村里第一批民宿,在广东和厦门工作的儿子和侄子也相继回乡帮忙。
山清水秀的生态成为漳州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短短十几年间,漳州市建成A级景区16个。漳州市接待游客数量从1999年的395.21万人次上升到2017年的3268.9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从1999年的8.15亿元升至2017年的389.75亿元。
蓝绿满城、绿沁于心的生态环境提升了漳州的吸引力,让漳州成为国内外大企业发展布局的重要选择。在碧湖生态园,好生态向好业态的转换通道悄然开启。融信写字楼内,平安普惠、平安人寿、恒丰银行、民生银行等一批金融机构及中石油、中国医药集团等企业陆续进驻并成长,“金融楼”“总部楼”等楼宇经济群快速崛起。
西院湖、西湖等的生态开发,有效带动了城市西部商圈的形成与发展。南湖片区从几年前的一片空白,到现在已引进企业74家,包含科技、创意、金融服务、现代先进服务业等4个业态。“我们逐渐从以前的传统招商模式走向平台招商、产业化招商、产业链招商这一种新模式。”漳州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局长廖毅敏说。
百姓的感受,也体现在了权威部门发布的统计数字里。今年前三季度,漳州市发展态势稳,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6%,增幅位居全省第二;12个主要经济指标有6个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三,7个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打开人才流动的阀门
福建日报记者 黄如飞 杜正蓝
肇始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人才流动热潮,冲击着旧有的人才制度,曾引起激烈的讨论。
时至今日,这一问题依旧为人们所热议。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更大力度实施“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突出“高精尖缺”导向,不唯地域、不拘一格,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地集聚人才,也为人才的使用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近年来,为争夺人才,诸多城市纷纷抛出“送房子”“送户口”“送钱”等措施,以增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可以说,人才如何“引得准”“用得好”“留得住”,成为当前各地开展人才工作面临的共性难题。如何看待人才流动,成了其中关键。
过去5年,是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不断破冰的5年。从中央到地方,改革多措并举,政策创新亮点频出。各地政府也积极推进人才工作改革和政策创新,为人才送去礼包,为当地赢得未来。而作为三线城市,漳州毗邻厦门,存在厦门对人才的“虹吸效应”,是漳州需要正视的问题。
那么漳州又该如何开展人才工作?对此,漳州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脱贫攻坚成为紧迫任务的当下,往“低处走”的人才流动成为“时尚”,比物质更重要的人生境界吸引着人才;还有一种人才流动,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得”的智力、知识和技术的流动。
人才流动起来,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获得多样经历,能够最大程度激发人才的内在潜能。因此,当以开放心态对待人才流动,不应该设置层层关卡、重重阻碍,而应该让人才流动起来。
基于此,近年来漳州打开了人才流动的阀门,坚持差异化的引智之路,围绕重点产业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引进理念,建好平台引才,积极推进漳州市“蓝火计划”等平台建设,大力发展各类众创空间,坚持项目引才,拓宽渠道引才,柔性汇聚国内外人才资源。
据统计,目前漳州市已建立31家院士专家站,争取到28名院士,158名专家为漳州的发展出谋划策、贡献智慧。这一做法打破了户籍、地域、人事关系等传统人才流动中的刚性制约,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的活力。“柔性引才”使得这些人才突破制约地区发展的短板,实现转型升级、跨越发展成为可能。
今年,漳州市更是坚持积极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 加强人才的引进、培育和使用,将人才工作纳入“三抓三比、十项竞赛”考评内容,成功举办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人才项目资本对接活动,并深入开展重点企业和高校科研人员“双向挂职”,在全省率先实现科技特派员建制村全覆盖、乡镇工作站全覆盖。这一系列做法,让漳州的人才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
神秘“药水”攻克世界难题
福建日报记者 杨凌怡 白志强
“这种神秘药水,攻克了被国外垄断了20年的无毒无害电镀技术。”在央视纪录片《辉煌中国》中,是这样介绍的。这种药水,来自于宏正化工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叶金堆凭借这项技术创新,成为福建省第一批科技创业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电镀是全球三大污染行业之一,造成的不可逆污染对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宏正化工主要生产贵金属电镀配方,通俗来讲属于电镀的“工业味精”,其最大的优点是无毒无害,从根源上解决了数十年来我国电镀行业污染的问题,综合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一“神秘药水”是如何在这里诞生?其中又经历了怎样的波折?这一切,都离不开叶金堆的坚持创新。
“刚开始,我无法在企业中接触到本专业的高精尖技术,所学的知识毫无所用。”叶金堆于1990年获得厦门大学化学系电化学专业硕士学位,刚一毕业,他同大多数人一样选择到外企工作。
3年辗转外企的工作经历,为叶金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及开拓创业的“第一桶金”。随后,他毅然从外企辞职,开始了创业之路。
“我国作为电镀大国,当时的电镀技术却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我想要改变这个现状。”叶金堆有着扎实的理论知识与实战经验,以及不服输的精神。他于1993年在长泰创办宏正化工,改变以往通过复制解析进口药水来制造新药水的老路。
当时传统市场上的进口电镀药水有几个弊端:一是电镀行业的污染现象一直是阻碍本行业发展的一大难题,不能牺牲环境来发展工业;二是进口药水十分“脆弱”,只能在低温环境下保存,加大了运输与保存成本。
明确了自己的研发与创新方向,叶金堆于1994年开发出酸性无氰光亮镀锌工艺。这种药水克服了传统工艺中醛类体系耐温性差、芐叉丙酮类体系深镀能力差且分解产物多的缺点,完美解决了传统药水的两大痛点。药水甫一问世,引起了市场上的轰动,打破了当时市面上由德国、日本药水的垄断局面。这一创举为他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更重要的,是那份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
“外国人可以做到的事情,我们中国人自己也可以做到!还要做得更好!”叶金堆受到了激励,更加一心投入研发创新。
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的工业不断往国际化、现代化迈进,而叶金堆的创新与琢磨,推动中国的电镀技术不断前行,走在世界前列,为电镀产业写下属于中国制造的全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