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经济 > 正文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福建农信:牢记红色初心,深化改革谱新篇

2018-12-18 10:25:1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深化改革 优化机制推动高质量发展

与全国农村信用社一样,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历经多次变革。2005年7月29日,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正式成立,全省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多次的改革推动着经营管理体制机制持续完善,并最终形成了当前的“小法人、大系统”体制机制。“小法人”就是县(市、区)农信联社、农商银行,“大系统”就是以省农信联社为主导的包括行业系统、党的系统、科技保障系统等在内的福建农信系统。“小法人”贴近市场、反应敏捷、决策迅速,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自主性和主动性,在广大县域的短兵相接的竞争中优势明显;“大系统”有效克服了“小法人”势单力薄的劣势,可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办大事办难事。

以省农信联社远程集中授权中心为例,截至目前,共上收远程集中授权平台的交易125个,建立授权交易规则274个;1930个网点、15个村镇银行网点接入远程集中授权服务平台,可为全省节约1500余个人力成本,又有力保障了临柜业务的合规性与完整性。

更可贵的是,“小法人、大系统”体制机制有效营造了争先恐后的发展氛围。省农信联社持续优化对67家行社的绩效薪酬管理模式,分类“赛马”,计算得分,算出薪酬总额,然后再按系数进行民主评议,分配到人,有效激发了全省农信系统的经营发展活力,67家行社在“比、学、赶、帮”中向前发展。

良好的体制机制,搭建了全省农信系统高速发展的“快车道”。顶着“历史包袱重、资产质量差、人员素质低、业务手段落后、管理基础薄弱”的帽子艰难前行的全省农信系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走上高质量发展轨道,焕发出无限生机和活力。

不忘初心 当好乡村振兴金融主力军

红色农信社最早于1929年10月在闽西创立。农村信用合作社建社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农村,帮助农民,发展生产,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而努力。历经89年风雨,尤其是改革开放的40年来,红色农信的初心在福建农信系统持续传承和发展,愈加牢固。

多年来,全省农信系统始终坚持服务“三农”宗旨,坚持支农支小、扶贫扶绿,切实发挥农村金融、普惠金融、民生金融主力军作用。

2005年省农信联社成立以来,连续13年均以一号文件聚焦支农支小工作,明确支农支小目标和举措,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体经济发展。

2017年,出台了《福建农信普惠金融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提高普惠金融发展战略定位,深入推进支农支小“十百千万”、金融扶贫“1550”、绿色金融“1357”、助力民生“863”等四大工程。随后又出台“十三五”金融扶贫工作规划,建立23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挂点联系制度,与省扶贫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助力脱贫攻坚战。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率先在全国农信系统和福建金融机构中出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2年)》,实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十大行动;发布服务乡村振兴四大系列105款金融产品,实施12项金融支撑工程,全力满足乡村振兴各领域、各环节的金融需求。

今年11月,出台《福建农信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工作指导意见》,从七个方面、25项措施,扎实打好“组合拳”,精准帮扶、纾解民企融资困境,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更好环境。

这些亮点行动背后,有着福建农信一系列的基础工作作为支撑。

紧密对接客户需求,围绕“打好特色牌、扶好小农户、唱好融合戏、组好工作队”,创新金融产品。这些产品中有许多受到表彰或肯定,其中“福林贷”获得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肯定,并且独家获评2017年度福建省金融创新一类项目。

开展客户建档并持续优化信用环境。截至10月末,完成客户(自然人)信息建档达955万户、小微企业信息建档14万户;累计创建5808个“信用村”、321个“信用镇”,评定170万户“信用户”,为精准、优质服务客户打下坚实基础。

“小额、流动、分散”成为农信系统贷款的最大特点。截至目前,全省农信系统贷款覆盖面达23.36%,贷款总客户数达243万户、户均贷款15.58万元,以13.91%的存款发放了全省银行业54.49%%的农户贷款、23.07%的小微贷款、22.29%的涉农贷款、31.94%的涉林贷款以及134.07亿元民生类贷款和18.89亿元的生源地助学贷款。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