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幻灯片> 正文
分享到:

福州确定和公布历史建筑654处 让历史建筑活起来

2019-01-05 08:47:10 来源:福州新闻网  责任编辑:周冬  
福大怡山文创园是我市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的示范项目之一,在福州,像这样的示范项目共有35个。据了解,我市目前正在部署推进福州历史建筑保护规划管理系统,将启动福州历史建筑保护规划管理系统项目建设。

福州确定和公布历史建筑654处 让历史建筑活起来

福州古城风貌显。

福州日报记者 吴晖/文 市名城委供图

一个城市的历史风貌承载着城市不可再生的历史信息和宝贵的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好历史建筑,对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和传统风貌、提升城市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在福州,已确定和公布的历史建筑共4批654处。

2002年5月,《福州古厝》公开出版,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在为该书作序中指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的优良传统。”历任市委市政府领导贯彻、传承习总书记这一指导思想,一以贯之地重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我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成绩斐然。2017年底,我市被住建部列为全国第一批10个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之一。4日,我市在广州举行的全国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交流会上,作了典型经验介绍。

探索一条新路:

示范项目带动历史建筑活化利用

昔日的旧厂房变身今日的休闲场所,复古情怀与现代气息碰撞出火花,邀上三五好友,一同寻觅遗落的时光,散散步、品品茶,享受都市惬意的生活。原址为福大机械厂的怡山文创园现已成为福州文化新地标之一,是众多外地游客来榕的打卡之地。

福大怡山文创园是我市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的示范项目之一,在福州,像这样的示范项目共有35个。

市名城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探索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的新路径,我市以示范项目为带动,每个县(市)区分别从自身特点出发选择示范项目,有针对性地在利用模式、改造技术、管理机制、公众参与等方面,探索有效的历史建筑活化路径。

如果说福大怡山文创园在盘活固定资产示范项目上起到了带动作用,那么永泰嵩口镇在历史建筑活化利用上,则通过与社区活动、旅游展示相结合,成功推出月溪花渡图书馆综合体等一批历史建筑活化利用范本,成就了乡村文化复兴的“嵩口模式”。

迈开两条腿:

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利用

今年元旦假期,位于烟台山历史风貌区的罗宅修缮完毕,正式对外开放,迎来了日均数千人次的参观潮,并成为不少新人拍摄婚纱照的网红地点。罗宅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代,占地800平方米,为三进庭院。该建筑虽然布局、建筑讲究,但因年代久远,不堪光阴的侵袭,曾经破损严重。

烟台山历史风貌区启动保护改造后,我市在政府主导之下,引入了社会力量,参与烟台山历史风貌区的保护、利用。据了解,为了修缮罗宅,项目方从全省各地找来了62名工匠,其中14位是非遗传承人,他们均年过半百,经验丰富。“他们前后花了18个月的时间,弘扬工匠精神,完成了罗宅的修旧如旧。”项目方负责人介绍。

我市的永泰等地还成立了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机构,自筹经费,用于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效果不俗。

修旧还旧,是我市在维护、修缮历史建筑中遵循的原则。据介绍,我市根据历史建筑的历史、风格、艺术、研究价值等,将其分为重点保护和一般保护两种保护类别。列为重点保护的历史风貌建筑,在保护修缮时不能变动建筑原有的外貌、基本平面布局和有特色的室内装修;列为一般保护的历史风貌建筑,不得改动建筑原有的外貌。

在福州,不论是政府主导还是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利用的历史建筑,均要求聘请有资质、有经验的建筑设计单位,逐步完成保护修缮方案,有针对性地保护好、利用好每一处历史建筑。

2018年6月,我市结合成片旧屋区改造和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积极发挥基层主体作用,以“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城市特色风貌”为目标,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了15个特色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目前这项工作正在全力、有序推进,由各县(市)区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亲自检查,部门发挥各自优势,从项目策划、规划编制、建设管理、运营机制、招商引资、文化植入等方面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形成工作合力。这15个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今年春节前将与市民见面。

据介绍,在此次特色历史街区建设中,各县(市)区对街区内的历史建筑进行了普查,对部分历史建筑进行了抢救性保护,同时充分挖掘街区文化内涵,推动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如鳌峰坊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将打造成以书院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历史街区。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