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正文
分享到:

福建籍院士梁敬魁逝世 身边人讲述他生前故事

2019-01-24 16:39:1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培欣  
出生于福建福州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梁敬魁同志,于2019年1月19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梁敬魁先生(右)和他恩师卢嘉锡先生一起探讨学术上的问题。(卢葛覃供图)

东南网1月24日讯(本网记者 林先昌)出生于福建福州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梁敬魁同志,于2019年1月19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梁敬魁长期在结构化学、材料科学和固体物理交叉前沿领域从事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研制出属首创的核试验测温装置,在多晶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和相图测定方面取得大量创新性成果,并成功地应用于新材料探索,他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主要奠基人。

近日,记者走访中国科学院福建物构所、福州市科协等单位,向相关人士了解梁敬魁院士在闽工作、生活等情况。

“这本去年由我们编撰的《福州院士》书籍,里面涉及梁敬魁院士部分的内容,都是经过他本人亲自审定而成。”福州市科协相关人士对记者说道,在编撰的过程中,他们多次与院士进行沟通,反复核实纪实相关材料。院士虽然很忙碌,但是对于家乡的核稿要求,给予积极的配合,体现了他对家乡事业热切关心和赤诚之心。

上述人士表示,此前每年在京都会举行榕籍院士新春座谈会,梁敬魁院士也都有出席。

据《福州院士》一书记载:梁敬魁出生于福州市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951年,他秋考入福州大学(福建协和大学和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合并而成)化学系。1953年秋,因院系调整,他转入厦门大学化学系。1955年7月,他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1956年9月,他被中国科学院派赴莫斯科苏联科学院巴依科夫冶金研究所学习,师从阿格耶夫院士和戈卢特宾博士。1960年2月,他从金属合金热化学和晶体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苏联科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相当于欧美的哲学博士)。

1960年2月回国后,梁敬魁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晶体学研究室工作。60年来,他一直在晶体结构化学、材料科学和固体物理三个学科的交叉领域从事前沿性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在多晶X射线衍射和相图研究工作方面,他做出了大量创新性的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

1984年3月至1987年6月梁敬魁院士任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党委委员,1985年12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物理化学专业博士生指导教师,1987年7月起历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常委、副主任。

梁敬魁的科研成果获得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奖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市、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他1997年和1982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和优秀中共党员,1991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1年获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会“卢嘉锡化学奖”。

 

同事眼里的梁敬魁院士:

先生为物构所后来出成果、出人才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新涛对记者说道:“梁先生研究工作做的非常仔细,我同他有一起工作过,合作发表的论文他改非常细,这一点特别像卢嘉锡先生,治学非常的严谨,学术上可谓是精益求精,对我们有很深刻的影响。”

吴新涛说道,1981年5月,卢嘉锡先生出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后,他就推荐了梁敬魁先生来担任中科院福建物构所所长。“来所工作前后,梁先生对BBO成果是有很大的贡献,可谓是幕后英雄,梁先生指导开展了相图在单晶体生长中的相应研究,确定了具有倍频效应的是偏硼酸钡低温相,解决了BBO单晶体生长的原理问题,首次生长出小晶体,为BBO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打下了基础。”吴新涛对记者如是说道。

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卢葛覃回忆说道,2011年的时候梁敬魁先生获得卢嘉锡化学奖,当时获得这个奖还有一笔不菲的奖金,可梁先生把这些奖金通过我们基金会都捐助给了他的母校福州三中、家乡梁厝小学学校建设和困难学生,他自己一分钱都没有留。

已退休的中科院福建物构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国富在谈及梁敬魁先生时,时至今日仍然记得当初第一次在北京的办公室见到他时的场景。“1982年我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跟随梁敬魁先生学习相图研究,从我发表的一篇学术论文,到我退休获得福建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时,这两个都跟梁先生的指导是分不开的。”王国富说道,梁先生对于年轻人的栽培可谓是倾注了很多的心血,给予我们很大的帮扶。

在北京学习的半年时间里,王国富形容说对他后来的学术生涯奠定了很深厚的基础。

“在这期间,我正准备刊发一篇论文,这是我的第一篇论文,梁先生给了我很多建议,在他的指导下,他对我的论文可以说是三易其稿,最后,这篇论文发表在当时权威的杂志中国化学学报上。”王国富对记者说道,如果把我的学术生涯比作马拉松的话,那么梁先生好比是这场马拉松的教练,有了他,让我在起跑线上更自信,比赛的中途也更有信心。

已退休的中科院福建物构所高级实验师官钦杰曾回忆道:梁先生的办公室和课题组的其他实验室都在物理楼七层,因为仪器防震以及保证水压的需要,我工作的实验室设在三楼。缘于日常报送实验数据和作为安全员的职责,我也常上七楼。我对梁先生的了解以及所形成的印象,有几成是这样的“上窜下跳”中积累起来的。令我记忆犹新的是,身为所长的梁先生,经常在百忙中挤出时间到实验室指导研究生,帮他们解决学习和工作中的疑难问题。他耐心细致地为学生们答疑解惑,直至每个人把问题彻底弄明白了,他才露出欣慰的笑容,为此常在不知不觉中拖过了下班和用餐的时间。

曾担任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所党委副书记的何鼓生曾撰文写到,1981年5月,卢嘉锡先生出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后,福建物构所所长之职一直空缺着。办好一个研究所,关键在所长。了解学生莫过于老师,卢嘉锡院长知人善任,很自然地就点名要梁敬魁先生来担任,并由时任中科院干部局的顾远程局长“三顾茅庐”地前去动员,邀他出任。尽管存在不少困难,但为了国家科学事业的需要,梁敬魁先生毅然承担了下来。从此,他远离家人,只身由北京南下福州赴任。梁敬魁先生在其三年半任职期间,尽职尽责、不辱使命、承上启下,为物构所后来出成果、出人才打下了坚实基础。何鼓生在文章中写道,梁敬魁先生以他长期在中科院物理所从事晶体结构化学、材料科学与固体物理三个学科的交叉领域的研究长处和广阔视野,从物构所晶体材料科研工作的现状出发,提出了自己的一整套设想。物构所在此期间,无论在理论与实验、化学与物理、结构与性能之间的结合的研究都更加深入、协调地进行着。不同学科、不同侧面彼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曾任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所研究员林璋说道,学者对事物的观察和描述的精确,不仅仅在学问之中。每次梁敬魁先生到物构所,我总能看到许多人和他打招呼,不管是当年的研究人员,还是后勤人员中的吹玻璃工,还是司机队的司机师傅。而梁先生总是和他热烈地交谈。当年的逸事,他自然是完全地不忘记,而对某些人性格点的描述,也往往一词命中。有时在言谈中,还透出几分让人忍俊不的幽默。可以说,在梁先生敦厚的个性中,还融合了精细和圆融。

 

学生眼里的梁敬魁院士:

先生给我最多印象是在伏案工作或与人讨论问题

自1978年以来,梁敬魁先后招收(含合作培养)了四十多名博士生,18名硕士生和8名博士后。他言传身教,精心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毕业的学生大多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和相关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其中有的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有的获得了“百人计划”、“杰出青年”资助,以及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梁敬魁先生的学生饶光辉回忆:“每次到先生家,几乎无例外地看到他坐在书桌前埋头工作,眼前是正在看的稿件,正前方是明亮的台灯书桌两端摞满高高的稿件、文献书籍。这种景象一直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一提及先生,似乎就是这种印象。对他来说,家似乎理所当然是办公室的延伸。前几年,先生出差汕头大学的时候,不慎伤了髋骨,在汕头做手术及治疗期间,仍念念不忘学生的工作及学报稿件的编审工作,不时叫人捎带稿件过去。回到北京后,为治疗检查方便,暂住在所里的招待所,先生又把家里和办公室的工作模式搬到所住的客房,在招待所轮流安排与学生讨论。近几年,先生的脚腿不太利索,但仍坚持每周几次到办公室和学生讨论工作,或把学生请到家里讨论。课题组的学术交流活动,他更是一次不落地参加。”

梁敬魁先生的学生陈小龙说道,我博士毕业,常请先生评阅论文和参加答辩,先生仍是一丝不苟,每次都提出不少的评阅意见,密密麻麻的小字工整地写上一大篇。答辩时,对有疑问的问题刨根问底,有时候我坐在台下也为答辩的学生捏了一把汗。先生给我最多印象是在伏案工作或与人讨论问题。

孩子眼中的梁敬魁院士:

父亲是非常重情的人

梁守丹、梁恒、梁璟梅回忆父亲梁敬魁先生:父亲不光在学术上认真,他的处事为人也是我们的榜样。我们从小长大,如果我们做了错事他对我们有严厉的时候,可是我们从来没见过他和母亲吵过架和红过脸。我们各自长大成家以后才意识到那是多么的少见和难得。父亲出生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家境不富裕。他上有父母,下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他作为家里的长子,虽然多年在北京远离老家福州,但对家人也是尽心尽力。他留苏回国工作以后,用自己的薪水资助了弟弟上大学。我们的叔叔后来成为一名医生,对父亲一直很感激。父亲的这种对家人的照顾也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我们兄弟妹三人在海外总是互相关心和照顾的。爸爸是一个感情不轻易外露的人,可是他是一个非常重情的人。

他们回忆道:在我们的眼里,父亲敬业求学的精神是无人能比的。父亲在家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用于案前。他的书桌上总是堆满了学术书籍和正在写的专著或修改的学术文章。父亲的视力虽然不好,他的字迹却是非常的小。父亲手笔的稿子或笔记总是密密麻麻地被写满正反两面。父亲在他的专业上被誉为学术权威,带出过的弟子也是桃李满天下。可他多年来精益求精的做学问态度却从未改变过。这也许是他可以多年以来不断开拓新的学术方向和保持他的学术领先地位的原因之一吧。父亲做学问的态度是非常的谦虚和谨慎的。虽然父亲发表过数百篇国际论坛上的学术文章,他还虚心地对他的英文文章参考过我们的意见。

梁敬魁院士(前排左三)参加2011年福州市科协举办的在京院士座谈会。福州市科协提供

 资料图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