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好用的手机是网约车的必备设备。福建日报记者 魏桂莲 实习生 林小雨 摄
准备开工的出租车。 福建日报记者 魏桂莲 实习生 林小雨 摄
东南网2月1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魏桂莲 实习生 林小雨 文/图)春节期间,武汉市民高先生打车难的帖子引起许多网友共鸣,吐槽网约车打车难、打车贵再度成了朋友圈的热议话题。网约车新政实施两年有余共833天,情形如何?
供不应求
高先生在帖子中提到的“软件显示有空出租车,但没司机接单”的情况,福州也常出现。
福州市民叶红女士告诉记者,最近,网约车软件频繁出现不好打车或者要加价的情况。“平均要加1.8倍,最夸张加3倍多,从阳岐路到融侨锦江要50多元!”叶女士说,“干脆不打了,转两趟公交车,3元搞定。”
正月初七,记者发现,即便开假了,朋友圈里仍不乏“打车依然难”的抱怨。
记者当天中午发出从梅峰路附近到西禅寺的订单,帮邦行显示,周围有好几辆车,大概要7分钟左右就可以到。但是,订单发出4次,等了13分钟都无人接单。同样的路线,使用易到,提示周围车辆少,要加价近两倍,即便点击同意,也依然没能成功叫到车。最后,记者通过滴滴呼叫普通出租车,1分多钟就叫到了车。
当天14点50分许,非用车高峰期,记者从滴滴司机江风的司机端上看到,一张热力图实时显示福州全市用车需求的分布情况,从东二环到城区到西二环及几个区的中心区域,几乎被一片红色覆盖。“颜色越深,需求越旺。尤其是雨天,从早高峰一直到晚上11点多,中心城区基本都是红色的,而在机场、火车站等区域,则是全天候深色。”江风说,在用车需求旺盛的时候,多家网约车平台几乎满负荷,司机一天能接20单。
人员流失
记者随机采访发现,在福州,除部分车主对网约车仍持观望态度外,还有不少专、兼职网约车司机选择离开。
当了一年多网约车司机的郑智勤师傅算了一笔账:“我每天辛苦17个小时才跑500元流水,每个月营业额1.5万元,除去平台分成20%多,每天加油最少150元,每月2次保养最低800元,真正拿到手6200元。加上车损、保险,还有可能发生的事故以及违章等不确定因素导致的罚款等,实际上每月平均有4000元挣就已经很好了。”郑智勤无奈地说:“投资10多万元的车,每月挣6000元,3年把投资收回来,车也基本报废。”
郑智勤告诉记者,几次处理不公平的问题事件是他离开网约车平台的主要原因。他说,乘客取消订单的理由五花八门:有等不及打车走了;有临时决定不走了;还有对方手机关机联系不上了。这些没成交的订单,平台把过错都怪到郑智勤头上。
去年下半年开始,各网约车平台都在减少司机端的补贴。神州专车司机丁师傅告诉记者,之前高峰期一单能拿到11元的补贴,现在只有2元。据他透露,平台规定接30单以上有奖励,但更多同行反映,接到二十八九单后就再难接单。丁师傅告诉记者,因为利润变薄,很多老司机退出,现在大多都是新司机。
快车司机刘建塔师傅说:“前几年做网约车司机一个月净赚3万元很容易,现在一天工作15个小时,也远远挣不了这么多。之前是出租车司机羡慕网约车司机,现在则相反。”
“现行规定要求兼职私家车必须转为营运车辆,成本剧增。而且,如今在一些网约车平台上接单,补贴和奖励越来越少,抽成却越来越高。”经常兼职当网约车司机的福州市民李荣感慨。
行业合规性欠佳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自2016年实施至今已两年有余,社会各界一直予以关注。
某网约车平台总经理叶平告诉记者,经过两年的发展,网约车环境有了一定改善。在解决了传统打车市场面临的潮汐需求波动、信息不对称问题后,出行效率极大提升,打车难、打车贵等市场体验痛点有效缓解。如今,网约车荣列经济发展新动能,在提升信息消费、扩大就业空间、促进绿色出行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乘客反映欠佳的加价问题,他认为,随着各地网约车细则出台,准入门槛提高,很多司机选择观望或离开,加价情况可能更严重。
福州锐思市场调研策划公司总经理孙钰婕女士告诉记者,他们针对网约车新政实施情况和效果展开跟踪调研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福州已获许可的网约车平台有8家之多,而持证网约车只有3800多辆,办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的车辆3307辆,办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8388本,每天实际接单营运的网约车达数万辆。两年来,福州共有数万名车主或司机在网约车平台获得收入。也就是说,在福州,网约车平台还存在大量给不合规车辆派单的现象。
孙女士认为,尽管福建各设区市都出台了网约车细则文件,但网约车合规方面均不够理想。
监管细化 执法趋严
虽然从诞生之初起,包括监管方、平台方在内的社会各界就都对网约车安全保障给予了极高重视,但随着蛋糕持续激增,监管压力水涨船高。
记者梳理相关报道发现,自2016年网约车新政颁布起,网约车执法随即展开。尤其是2018年以来,各地执法力度有加大趋势。
记者从交通执法部门获悉,福州市自2018年5月18日起,交管部门强制各网约车平台停止不合规车辆和驾驶员注册。同时,全市准入的所有网约车平台的数据均接入市网约车监管平台,车辆卫星定位数据对接传输、运营数据实时上传,市道管处对平台数据进行审核监管。各网约车平台也响应监管、加强措施。例如,元翔专车实现了全程监控管理,神州专车实现了线上线下比对和实地暗访抽查管理机制,还有3家企业使用人脸识别等技术确保人车匹配。
福州交通执法部门还加强对网约车平台企业的监管,持续清理平台存量不合规车辆。到目前,滴滴清理1.1万辆,易到清理1万辆,首汽约车清理468辆,神州专车清理256辆。网约车平台企业如有“违法违规情节严重”“多次违规且未落实整改”“不配合执法和相关部门调取查阅相关数据信息”等情形,福州市交通执法部门将依法按上限3万元予以处罚,并将处罚信息抄告市道管处,作为平台新增网约车许可的参考依据。
去年初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有关主管部门明确表态或下发文件,致力于推动网约车行业监管持续升级。
2018年1月31日,交通运输部表示,鼓励并规范顺风车、营运车辆城际拼车等新业态新模式参与春运。
2018年6月5日,交通运输部、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行业事中事后联合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进一步织密了管理制度网络。
专家建言 加强监管
福建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伍长南认为,网约车行业发展速度势必迅猛,在市场高需求的驱动下,网约车平台公司就有可能出现对司机背景审查不严、内部管理不严、售后服务管理不严,存在商业利益与公众利益相冲突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对平台加强监管。
福州大学法学院博导丁国民表示,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和出行安全问题上,网约车平台企业都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责,在产品设计、内部安全管理以及对突发事件处理等方面,都要有与其地位相称的社会责任意识。
高级经济师雷云认为,网约车作为共享经济,应实现与社会各界持续的咬合、融合、磨合。从用户来看,公众希望网约车能随时随地满足出行需要;对于政府部门来说,要加强监管,还要发展交通大数据,充分利用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和智能化的信息集成及应用系统,对行业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满足公共出行需求;对于平台来说,要形成龙头企业,推动行业自律,提升行业水平。
2018-02-14《共享单车不妨以信用促共管》
2017-08-16《仗剑法规,网约车如何更美?》
2017-04-01《咬合·磨合·融合——从社会关系看摩拜模式的风行》
“互联网出行”相关报道新福建集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