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2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段金柱 卞军凯)17日,福州市召开全市建筑工程安全隐患排查视频会议,部署开展建筑工程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全力消除建筑工程安全和质量隐患。 根据福州市出台的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方案,从17日起,在全市范围摸排自建民房、在建工程和市政设施安全隐患,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整治、消除隐患。其中,重点整治六类自建民房,即:已建成但建设标准低、失修失养,经属地政府或者有关部门鉴定的危房;无正式审批、无设计图纸、无资质施工、无竣工验收的“四无”自建房(含厂房);擅自加层、改扩建的房屋;生产、经营、居住功能混杂的“三合一”自建民房;用于出租特别是群租牟利的自建民房;改变功能作为居住使用的厂房。 方案提出,对全市自建民房进行拉网式检查,发现房屋出现明显倾斜、裂损、擅自加层、出租牟利、改变使用功能等情况要进行建档立册,做到“一楼一档”。各县(市)区要成立危房鉴定机构,对排查出疑似危房的自建农房,由房屋所在地的属地政府提出申请,聘请有资质的检测鉴定机构开展鉴定。鉴定机构论证定性,提出处理建议。 按照方案,建设标准低、失修失养或擅自加层、改扩建的房屋,经鉴定危险性为D级的,人员必须组织撤离,建筑予以拆除,属一户一宅的优先纳入当地危房改造计划。经鉴定为C级以上危房的,严格禁止出租。另外,经查出核实为“四无”自建房的,相关责任部门应组织对房屋结构进行重点检查,对隐患较大的进行危房鉴定,根据危房鉴定情况分类进行处置。经核实为“三合一”场所或用于出租特别是群租牟利的“四无”自建民房、改变功能作为居住使用的厂房,应及时予以劝离;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应采取强制措施搬离居住人员。 同时,严把在建工程和市政设施安全质量关。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市政、水利、交通、地铁等在建工程,行业主管部门应责令参建方采取措施,立即消除隐患,隐患未消除前不得继续施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已建成使用的桥梁、隧道、涵洞等大型市政设施,由相关产权单位聘请有资质的机构进行结构安全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采取补强加固、降低使用频率、加强监测等措施,确保安全。 |
相关阅读:
- [ 02-16]新春走基层:静海区钢铁企业转型升级 对接雄安新区向装配式建筑发力
- [ 02-15]“福州古厝”历史建筑图片展开幕 展览持续至21日
- [ 02-15]历史建筑图片展在三坊七巷宗陶斋开幕
- [ 02-09]2019中国建筑行业(平潭)发展论坛今日开幕
- [ 02-04]为《三明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的实施点赞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