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的力量》系列报道(一):福建加快数字农业建设 传统农业有“智慧”
2019-04-04 19:21:4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瑶 陈晖 |
7790dcc79250bdc247b56e4d4a4be4f8 优质产品营销网络化 农民卖出优质价 光泽县建立的中国生态食品城业务运营服务监管平台,通过产品流通信息管理系统对农产品的销售去向、市场行情有所了解,做出相应的调控决策。“原来,我们种植的花菜通常只能卖给到田间地头的商贩,价格方面从来都是被动接受,而如今,我们可以通过运营监管平台,对比福州、厦门、上海等地的市场行情,从而决定花菜往哪里销售,去年我们的花菜就取得了一亩地卖出一万块钱的好收益,优质稻米一斤米就可以卖出15元的好价钱。”富民丰农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罗建武介绍说。 仁厚村村民在科技示范基地捕获稻花鱼 通讯员李福根 摄 仁厚村的大地之子周建仁介绍,联农农业合作社有社员102个,种植优质水稻600亩、养殖稻花鱼160亩,通过数字农业科技示范,提升了品牌效应,稻花鱼和花鱼米产业,带动了全村15个贫困户年平均增收5000元。 光泽县县长赵大建表示,依靠智慧农业技术,光泽立足武夷山保护区的自然生态和区位优势,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生态食品城建设,探索出闽北山区发展绿色现代农业,带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错位发展新路径。 “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培育一批农业战略科技创新力量。”这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智慧农业提出的要求。 福建省现代农业智慧园系统平台 通讯员黄献光摄 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我省在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方面,积极推广遥感监测、智能识别、自动控制、机器人等设施,按省级现代农业智慧园建设“六个100%”要求,优先选择茶叶、蔬果、食用菌、畜禽、水产等五大特色产业,每年新建10个以上现代农业智慧园,对验收合格的现代农业智慧园,省级财政按相关投入的50%给予以奖代补,每个智慧园补助最高限额100万元。到2020年,福建全省建成现代农业智慧园50个以上。相信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技术的应用将带来更多改变时代的力量。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