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农村人口流失、农田出现抛荒等现象,农业产业化之路该怎样走?记者近日来到光泽县寨里镇山头村进行探寻—— 山头“三变” 东南网5月2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郑雨萱 通讯员 高德运) 春种时节,光泽县寨里镇山头村,平坦广阔的田野引来白鹭驻足停留。这幅绿意盎然的农村生态画卷,曾由于农村人口流失、耕地抛荒而一度消逝。 2018年,一场以产业为依托、以股份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的“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紧紧牵住了乡村振兴的“牛鼻子”,成为光泽县探索农村发展的新路径。 资源变资产,生产有干劲 山头村地处闽赣交界,毗邻江西贵溪市樟坪畲族自治乡西排村。全村下辖6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共336户1518人,拥有2.6万亩山林,2328亩耕地平坦连片,水源充沛,是种植水稻等农作物的好地方。 然而,“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作方式让农户面临自然和市场带来的双重风险。“单家独户分散经营,资源利用不充分,始终成不了大气候。”山头村第一书记龚启程说,近几年来,全村三分之一以上的村民向城市流动,导致农田抛荒、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 2017年,由光泽县、寨里镇政府共同牵头,带动山头村、西排村与贵溪大三元集团联合组建注册资金2000万元的福建绿兴惠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拉开山头村“三变”序幕。 在公司股权中,山头村占比10%。“村集体将路坝沟渠等农田基础设施通过确权变为经营性资产,在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同意后,评估折算200万元投入公司建设。”龚启程说,村集体和农民承包的土地、林地、水域等自然资源,通过清理核实、确定权属关系后可转化为“活资产”。 “在自愿前提下,农户可以将自己的承包地以每年每亩400元的价格流转给公司,获得耕地流转收入。”龚启程说,2018年全村流转土地1080亩,在公司统筹下,集中力量生产富硒农产品,走高端、差异化的农产品供给道路。为保证农业生产质量,公司采取农户分户承包种植、公司定价统一收购的方式,在与农民签订生产承包合同后,统一提供稻种和农资、进行技术指导、收购。 “加入绿兴公司,除耕地流转金,还能获得承包的水稻种植收入和股份分红,多劳多得,我们生产积极性更高了。”村民童纪才说,去年他把9亩地流转给公司,获得每亩400元土地流转金,随后他又承包38亩田种植富硒稻,公司按每50公斤干谷180元的保底价收购,一年获得纯收入8万多元。 农民变股东,增收可持续 起初,面对改革,一些山头村农户持观望态度。 新丰三组的龚文亮是村里的老农技员,对自己的农业技术颇有信心。去年公司启动时,他没有立即加入,依旧在自家十多亩田里种杂交水稻。可去年遇上了稻瘟病,亩产减半,购买的保险一亩只赔偿240元。眼看着加入公司的农户,受灾稻田被公司以亩产500公斤的价格进行兜底收购,龚文亮终于服了。“再也不敢小瞧改革的力量了!我们个体生产抗风险能力低,加入了公司,才有持续发展的可能。” “针对农户对改革产生的疑惑,政府的介入很重要。”光泽县县长赵大建说,在组建公司时,县、镇两级政府以“拨改投”的形式,分别投入400万元和200万元,参与到改革中来。一方面发挥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另一方面,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可以发挥监督、引导作用,把好改革的方向盘,让参与改革的农民安心从事生产经营。“改革要顺利推进,离不开农民的支持,所以政府必须引导企业,把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利益放在突出位置。” 要让农民心甘情愿地将手头资产评估折价入股,让资金变为股金,企业的效益是关注的焦点。2018年,山头村的改革成绩有目共睹。公司带动农民增收202万元,村集体收入也从上年的19万元增加到了35.8万元。 既有政府的领航,又有企业的实力掌舵,山头村“三变”改革的路越走越宽。“今年一开春,全村2328亩耕地全部流转到公司统一经营,没有一处土地抛荒。”龚启程自豪地说,不仅如此,还有26名村民自愿回村种田,5名大学生返乡创业。 在绿兴惠民公司,改革中涉及重大的投资经营决策,由股东会决定,而股东会的成员中,就有山头村11个村民小组的代表。“以往,农民把土地租给企业,等于给企业打工,普遍不关心农业和企业发展。”龚启程说,如今,山头村的农民逐步有了向股东身份转变的意识,对公司的经营发展的参与度越来越高。 面对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如何分配村民之间的利益?公司通过多方调查,征求意见,最终确定了以村民小组为单位集体持股,未来公司每年产生的利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配,小组内部按当年实际人口平均分配,人员实行一年一次动态调整。“通过这样的方式,全村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为了年底多分红,大家必须拧成一股绳加快生产。”龚启程说,这一实施办法,获得全村100%的党员和村民代表、98%以上的户代表支持。 “在山头村,农民对于改革的态度从犹豫被动转向积极主动。”赵大建说,未来,在公司带领下,山头村还将发展水稻加工、观光、休闲、康养、旅游等项目。农民作为股东不仅享有生产收益,还将全程享受产业化收益,实现可持续增收。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