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美瑜正在在教授小学生做棉花画。 起死回生:一脉传人踟蹰行 上世纪80年代,漳州棉花画一度供不应求,远销40多个国家。人们每逢乔迁、新婚,都喜欢在新房里挂上一幅棉花画。然而,恶性的市场竞争很快搞垮了这个行业——为抢夺订单,企业间不是比拼质量、创新,而是大打价格战。到上世纪90年代,棉花画厂纷纷倒闭,郭美瑜所在的企业也不例外。盛极一时的棉花画几乎到了人散艺绝的境地。 下岗后的郭美瑜黯然回到家中,接手了父亲的照相馆。不过,她对棉花画的喜爱并没有减退,在照相馆里,她用棉花画布置了一个又一个精致的场景,让这份美丽伴在左右。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2004年央视《夕阳红》节目播出后,有关部门开始寻找棉花画传人。最终,时任漳州市二轻联社主任周建成找到了郭美瑜,希望她能挽救这濒临失传的技艺。复出后,郭美瑜的作品先后蝉联第五届、第六届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大赛银奖,她因此被省政府授予第四届“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为了潜心创作,她还忍痛关掉了父亲留下的照相馆。 作为棉花画目前唯一的传承人,郭美瑜的作品继承了传统技法,又进行了创新。她在棉花中掺入绒线,使棉花画的亮度、色彩更胜一筹。她还将中国画、雕塑、现代光电技术等巧妙地融入创作之中,让棉花画从原来的平面堆塑改为具有立体感的浮雕、圆雕造型,更加活灵活现。 眼下,郭美瑜正带领团队接手一个大项目——用土生土长的棉花画表现漳州本土的风景、古迹、人物和故事。这个大型系列作品被她暂时命名为《一带一路》,今年下半年有望在漳州美术馆展出。 艰难守艺:后辈学艺需定力 虽然棉花画已经入选漳州市级非遗项目,虽然女儿也开始系统学习制作技艺并自主创作风格活泼、贴近年轻人的生肖主题棉花画,但67岁的郭美瑜仍时常眉头紧锁。她担心,随着自己年纪越来越大,这门技艺后继无人。 “完成一幅作品,往往需要几个月时间。”郭美瑜说,由于创作耗时长,自己精力有限,加上会做的人太少,棉花画很难走向产业化。她“重操旧业”这些年来的作品,除了被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订购、收藏,或赠送朋友,真正进入市场的只有寥寥数幅。 产业化缺乏条件,技艺的学习门槛又相对较高。郭美瑜说,学习棉花画不仅要喜欢更要用心。“光基本功就要练上好几年!”她表示,棉花画基本技法大概包括抽丝、按压、捏、搓、扎、剪、叠贴、刷胶固化等,每一样技法又包含很多小技巧,“一定要很有耐性,很有定力”。 对于棉花画的传承,相关部门也在想办法。每个月,漳州市艺术馆会组织郭美瑜到一些学校和基层社区开课推介棉花画。逢漳州非遗“圩日”,她也会受邀前往展示技艺。2013年,郭美瑜参加了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办的非遗技艺展演,让棉花画在中外专家面前惊艳了一回;去年,她又应漳州市文旅局的邀请赴台湾进行了交流学习。 “我就怕这个手艺断掉!”郭美瑜说,她希望多收一些喜欢棉花画又愿意坐下来认认真真学艺的徒弟,能够一起把这项具有漳州特色的传统工艺继续传下去,乃至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