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文教> 正文
分享到:

周宁:窑变的“新生”

2019-07-02 08:38:4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记者走进周宁县浦源镇萌源村的制硋作坊,看到肖家涨正与同伴分工协作,或手工制硋,或揉捻黏土,或晾晒硋盆。作坊里侧,成千上万件硋器鳞次栉比,用婀娜的魅影无声赞美着匠人的妙手给予的重生。

肖家涨(左)乐于指导青年人学习制作硋器。福建日报通讯员 黄起青 摄

东南网7月2日讯(福建日报通讯员 黄起青 记者 李向娟)

阳光,水,黏土。

6月下旬的周宁,黏土在呼吸,水温润,阳光正好。记者走进周宁县浦源镇萌源村的制硋作坊,看到肖家涨正与同伴分工协作,或手工制硋,或揉捻黏土,或晾晒硋盆。作坊里侧,成千上万件硋器鳞次栉比,用婀娜的魅影无声赞美着匠人的妙手给予的重生。

黏土艺术不敌新材料

严格说来,硋是介于陶与瓷之间的黑瓷。蔡襄曾在《茶录》中这样说:“建安所造者绀黑。”密封状态下的硋器,可以保留适度的透气性,是酿酒、腌菜、储藏酒和茶最适合的器皿,是中国南方人家常见的生活器物。

今年66岁的肖家涨是萌源制硋世家第7代传人,14岁起就一直跟在堂兄身边摸爬滚打,练就了手工制硋的好本领,米缸、酒坛、花盆等硋器制作他样样拿手。

转动笨重的陶车,不到10秒钟,原本“蜷”成一团的泥土在他的双手中“站立”,硋底、硋身、硋口慢慢成型。塑成型的硋得先晾两天,用小木板敲打修整,让表面光滑,同时去除黏土中的气泡。接着再用木板打上花纹,晾上三五天,等干透了方能上釉装窑烧制。在36小时的烧制过程中,肖家涨得不断“观火”以便添柴,稍不留神窑内两三千件硋器就会功亏一篑。

在他回忆中,和很多手工艺一样,手工制硋业20年前还挺热门,全县有近30家制硋作坊,想学这一技之长的人很多。但随着新材料的涌现,传统硋器不可避免地退出市场,一年也卖不出几窑瓦盆瓦罐。同时,手工制硋是脏活累活,学习和制作周期长,收益相对较低,能沉下心来学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即使是肖家涨这样的熟手,一年的产量也从三四十窑下跌到五六窑。“每次点火烧窑,心里都没底。”他表示,自己大半辈子都与硋“相依为命”,虽然市道艰难但真的停不下来,由此选择了默默坚持。

硋器“新生”还得靠创新

坚持,常能等来希望。近年来,周宁县经常在省内外举办各类旅游推介活动,“玩泥巴”的肖家涨与他的手工制硋技艺,成了周宁县的非遗名片之一。在鲤鱼溪民俗馆里,县文旅局给他留了个位置,得以展示手工制硋。6月上旬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肖家涨再次受邀在县城河滨广场“摆摊”,他的展演又一次吸引围观群众一试身手。

与此同时,肖家涨将原本较为粗糙的工艺精细化,开始制作一些茶具、洗磨盘及小狮子形状的纸镇、席镇等装饰硋器,颇受顾客喜爱。他说,过去自己只会造行业里大家约定俗成的产品,但现在的人特别中意这些带有文化味的小玩意,所以要开拓市场还得靠创意。去年下半年以来,陆陆续续有上海、广东等地的不少顾客上门定制。

原本自娱自乐的小东西,没想到成了新商机。“一窑可以烧五六百个茶具、小狮子,前几天刚烧的那一批,已经销售一空。”肖家涨惊喜地说,他还要不断改进装饰硋器的造型,添加更多品种,让“新产品”更加多样别致,更符合大众的审美。

经济回暖带动技艺的传承。如今,肖家涨一年可以烧上12窑,产品远销全省各地,年纯收入可达10多万元。为了应对源源不断的订单,他不光请来两个村民当帮工,还让儿子回乡继承家族技艺。

随着“露面”机会的增多,肖家涨手工制硋名声逐渐远播,周末、寒暑假常有学生慕名来学,他也乐意义务教授。这两天小学刚放假,家长叶燕彬便带着孩子来体验,她说:“手工制硋是优秀的传统技艺,让孩子来学,既是学文化也是培养动手能力,已经跟着肖师傅学了4节课。”

“学的人越多我越开心!多的时候有近40个学生,但现在的厂房只能容纳10个学生,所以我打算扩大面积,办一个有规模、更正规的培训班。”肖家涨有了新计划。

作坊里,木板敲打硋坯的声音起起落落,泥土无声,硋器有情。“窑”变出的一个个魅影,见证着流淌的岁月,演绎着民间艺人的执着坚守。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