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1983年的长期定位试验点。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摄 东南网7月11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文/图) 核心提示 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以下简称“台站”),通过长期、连续、规范的定位监测,采集土壤质量演变、生态环境变化的一手数据,为耕地质量提升、生态环境改善、农业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位于闽侯县白沙镇溪头村的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台站内,布设有一处持续36年的长期定位试验点。作为全省历史最长的试验点,它年复一年地记录着不同施肥方式对作物产量、品质与土壤肥力的影响,为全省中低产田改造立下汗马功劳。 这一进程,或因一纸征迁令戛然而止。省农科院与闽侯地方政府正协商,计划采取切块搬迁的方式,延续它的生命。 36年连续观测一亩稻田的演变 6月底,白沙台站内, 57岁的农技员刘慎斌,为插秧而忙碌。 一亩多的水田,被划分为12个小区。每3个小区,配套不同的施肥方式,分别是不施肥、单施化肥、施化肥+农家肥、施化肥+稻草还田。从插秧开始,到10月底收成,刘慎斌要事无巨细地记录下施肥用药、稻穗分蘖数、灌溉次数、稻田亩产、稻谷空壳率等详情。土肥所的技术人员,还要定期取土样测定其养分、pH值等指标。 目的很明确,通过长期定位试验,用数据验证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这样的工序,刘慎斌已坚持了36年。 上世纪70年代末,化肥工业兴起。为探寻科学高效的用肥方式,中国农业科学院领衔的全国化肥试验网,在全国布设了一批长期定位试验点。1979年至1988年间,福建在全省不同的土壤类型上,先后布设9个长期定位试验。 刘慎斌管理的这片水田,便是1983年设立的长期定位试验点。它所代表的土壤类型是福建常见的黄泥田。 “长期定位试验是国际上研究土壤质量演变机理与调控对策的通用做法。”省农科院土肥所副所长王飞说,1843年由 John Bennet Lawes 在英国建立了洛桑实验站,2002年12月更名为洛桑研究所有限公司。迄今为止,研究所已有17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业研究站,被誉为 “现代农业科学发源地”。我国的农业长期定位试验,发端于1930年,但大多无疾而终。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福建的9个长期试验点,为中低产田改良攻关贡献良多。 “当时,全省共有低产水稻土400多万亩,占水稻土总面积约四成,其中又以冷渍田类、浅瘦田类最为典型。”省农科院土肥所副研究员李清华说,这类土壤生产条件较差,经营集约化程度较低,土壤熟化度不高性状不良,常年水稻单产低,若加强地力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增产潜力巨大。 白沙试验点的黄泥田,正属于低产田中的浅痩类。多年的定位试验数据表明,通过有机无机肥配施,可比单施化肥增产11%;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幅提高,肥力稳步提升,为高产稳产奠定基础;水稻实现优产,籽粒氨基酸等含量显著增加。这为全省中低产田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与解决方案。在全省中低产田改良攻关中,省农科院向65个县市推广以黄泥田为主的优化施肥技术成果1670.4万亩,实现亩增稻谷22.9公斤,累计增产稻谷3.8亿公斤,增收2.6亿元。 以此为起点,白沙台站不断拓展新的长期定位试验点,涉及紫云英与土壤肥力、农业面源污染、重金属源头控制、耕作轮作制度、生物多样性等领域。目前,台站内拥有7个国家项目长期定位试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