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经济> 正文
分享到:

周宁:山城花开“金”满地

2019-07-17 08:03:4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基于这一优势,近年来,周宁县着力推动发展花卉苗木产业,让山城周宁花开“金”满地。

孙清彬在采摘盛放的非洲菊。福建日报记者 李向娟 通讯员 黄起青 摄

“云端之城”周宁,利用高山立体小气候着力培育冷凉花卉产业

山城花开“金”满地

东南网7月1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李向娟 通讯员 黄起青 文/图)

地处福建东北部的周宁县,平均海拔880米,被誉为“云端之城”。这里拥有冷凉的高山立体小气候,夏季日平均气温仅为24℃,非常适宜球根类及冷凉花卉的生长。

基于这一优势,近年来,周宁县着力推动发展花卉苗木产业,让山城周宁花开“金”满地。

筑巢引凤

近日,记者走进周宁浦源镇溪坪村宁德向山兰园植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鲜满园基地,只见一盆盆大花蕙兰排列整齐,青翠欲滴。

5年前,向山兰园无锡总公司急于寻找适合大花蕙兰鲜切花的种植基地和原生品种。几经考察调研后,终于在周宁县发现大花蕙兰野生原生种,而周宁独特的高山生态气候极为适合兰花种植。

2016年2月,向山兰园无锡总公司把花卉基地设在了溪坪村。经过多轮种植试验,他们发现在周宁生产的大花蕙兰品质好效益高,年亩均收入可达12万元。去年,这一基地种植的花卉实现产值800万元。

宁德向山兰园植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云向记者坦言:“兰花价格与市场投放时机有关。这里的特殊气候,使精品大花蕙兰花期最长可达5个月,正好填补每年6月至10月的市场空档。”

今年年初,向山兰园无锡总公司干脆把总部迁到了周宁县山海协作产业园。“预计研发新基地建成后,可实现兰花产值4000万元,也在周宁形成了‘种植与研发’相配套的产业模式。”刘云向记者透露,下一步,公司将发展“旅游+花卉”“电商+花卉”等新业态,带动更多农民增收。

近年来,周宁县多次组织花卉产业招商小分队赴各地考察学习,吸引花企落地。今年4月,周宁县制定“促进花卉产业发展十三条措施”,砸下真金白银,鼓励花卉产业发展。这些措施包括实施大棚补助,协调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龙头企业以“公司+农户”传帮带的方式带动农户连片种植花卉20亩以上(含20亩)的,每带动一户给予奖励5万元;对企业具有行业规则主导权或国内领先技术研发能力、总投资不低于1000万元的,一次性给予奖励科研经费100万元;除大棚设施外,其他固定资产额达到1000万元的,按固定资产额的20%予以奖补,单家企业不超过300万元;对于企业参加农业保险的,县财政按照其保费50%给予补助;县农业农村、供销等部门统筹安排布局和建设冷藏库支持企业生产经营……

今年5月,周宁县成立高山冷凉花卉产业领导小组,县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和政协副主席任副组长。同时完成《周宁县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的编制,正着手编制《周宁县花卉招商手册》。

“我们正与一些公司、学校对接芍药种植项目和百合花种球的研发事项,也在积极准备花卉招商会,吸引更多的花卉企业入驻周宁。”周宁县林业局局长阮孙富说。

百花齐放

周宁花卉产业正绽放出越来越多的美丽。

泗桥乡天蓝蓝花卉基地创始人王永光回乡创业7年,精心培育了上百个杜鹃花品种,年产值达100多万元。

浦源镇延周现代农业百合基地每天都有2万多支百合花销往全国120多个城市。“百合花喜凉耐寒,属于冷凉型花卉,在周宁,可以实现错季生产、持续供花。”该基地负责人杨晓鹏说。百合花产业的发展,让附近20多户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还有8名农户正在基地学习种植百合技术。

在咸村镇吾家洋村非洲菊基地,基地负责人孙清彬介绍:“非洲菊喜冬暖、夏凉,又喜湿润,这里特别适合非洲菊的生长。”2017年10月,她和好友一起承租老家10亩地,次年就成功种植和销售第一批非洲菊,四季皆可采摘,亩产值达1.2万元。之后,孙清彬又扩种10亩非洲菊。吾家洋村、樟岗村的20多位村民在基地打工。“希望周边的村民能参与非洲菊种植,我们可以提供技术、帮助销售。”孙清彬说。

周宁县绿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与广州生辉兰业有限公司投入100多万元,在咸村镇川中村建设蝴蝶兰基地;泗桥乡发展油用牡丹200亩……

目前,周宁县花卉苗木生产企业共12家,花卉苗木种植共2014亩,年产值7750.9万元,花卉苗木产业正成为周宁县新兴的特色产业。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