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营商环境,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厦门获批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试点 东南网7月1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潘抒捷)日前,厦门市成为国家外汇管理局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全国9个试点地区之一。据悉,这将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跨境贸易融资难问题,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年初,国家外汇管理局打造了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这是目前国内金融领域涉及范围较广的区块链平台,也是国内少有的由国家监管部门牵头组织建设的区块链平台。3月22日起,在上海、重庆、南京、杭州、福州等五市开展试点。本月外管总局扩大试点范围后,厦门入选。 “厦门的外汇收支占全省的一半以上。”国家外汇管理局厦门市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试点城市,平台的建立既便利了企业,也提高了银行开办业务的效率,对城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促进作用很大。 厦门参与试点工作的银行有10家,获批3个应用场景,即“出口应收账款融资(发货后)”“企业跨境信用信息授权查证”“进口货到付款融资”。 在传统出口贸易融资中,银行主要依赖企业提供的线下纸质单据审核办理业务,缺乏核验渠道。如今,平台以区块链技术整合了出口报关数据,利用区块链的数据不可篡改特性,通过“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合一推动资金“脱虚返实”,将为银行出口贸易融资真实性审核提供新渠道、新手段,大幅提升银行的出口贸易融资业务审批效率。 10日,平台上线试点首日,工商银行厦门集美支行率先利用该平台,为宸展光电(厦门)股份有限公司办理了出口发票融资业务,全流程线上操作,企业10分钟就获得融资145万美元。 试点前两日,建行厦门分行即为所辖70家网点设置平台使用功能,并于7月11日为4家客户办理了6笔跨境金融区块链上链业务,合计金额近190万美元,客户群体涵盖国有、外资和民营企业,成为截至目前试点业务笔数最多、试点客户最多的银行。 据介绍,厦门自贸试验片区管委会十分重视区块链技术在金融场景的运用。区内厦门国际金融资产交易中心2016年即采用区块链技术运用于金融资产交易,获评我省自贸试验区十大金融创新案例,并于3月11日上线“账速融”供应链金融服务系统(FAST),引入区块链技术,以服务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中小企业为抓手,助力中小企业融资。 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厦门市将继续以区块链试点为契机,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厦门自贸试验片区管委会也在积极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的区块链服务平台,首期将运用于服务贸易、外汇支付两个金融场景。 |
相关阅读:
- [ 07-16]杭州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上链 “区块链存证”提升司法可信度
- [ 07-12]厦门获批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试点
- [ 06-28]“区块链”、“虚拟货币” 警惕互联网非法集资陷阱
- [ 06-11]福州出台措施加快区块链产业发展
- [ 06-04]竞猜、传销、庞氏骗局?小心区块链游戏这些“坑”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