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经济 > 正文

漳浦石榴填鸭:历史风味做足富民文章

2019-07-22 07:56:08 黄如飞 萧镇平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7月2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如飞 萧镇平 通讯员 洪锦城)

清晨时分,漳浦县石榴镇石榴村村民许宗议把家养的10多只填鸭宰杀好,用摩托车送到10多公里外县城的几家“石榴填鸭”店去。

在石榴镇,像许宗议一样从事填鸭养殖的还有许多。填鸭是漳浦县知名的地方特产,其中,以石榴镇的最为出名。

时光流转,具有厚重历史的当地名小吃,演绎了新时代的富民传奇。在融入新经济、助力区域发展方面,它又会带来什么新的可能呢?

佳话传古今

《漳浦县志》记载,石榴名产“石榴填鸭”,肉质清香可口,肥而不腻,风味佳美,每年有3万至4万只填鸭供应市场。

填鸭不是指鸭的品种,而是指鸭在养殖过程中用到“填饲”的方法。并非所有品种的鸭都适合“填饲”,一般常见的为北京鸭和番鸭。

“漳浦石榴填鸭,主要的品种是北鸭,即北京鸭。”石榴镇石榴村书记、石榴填鸭协会会长许惠端说,在民间传说中,“填鸭”是清朝文华殿大学士蔡新从北京带回来的。有一次,蔡新的朋友请他吃北京填鸭。他夹了一块肉放进嘴里,只觉肉质丰润,既不油腻,又香甜可口,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蔡新省亲回漳浦老家,就让妻子何氏依法填鸭,一吃,全家个个赞美不断。一家人吃得不过瘾,又杀了一只。大学士家里填鸭好吃的消息在附近的乡村传开,何氏亲自出马,教会了村民们填鸭之法。于是,美食便在当地落地生根了。

“漳浦县境内多个乡镇都有填鸭,可能是石榴养得较多,所以石榴的填鸭慢慢就较出名吧。”许惠端解释说。

美食通千里

“我共养了三四百只鸭子,如果没有进行‘填饲’,只能当普通菜鸭卖,一只赚不了多少钱。经过‘填饲’后,每只填鸭可以卖到100多元,多赚几十元钱。”许宗议说,石榴村是石榴填鸭较大养殖基地之一。村里养鸭大户有60来户,存栏数逾万只,再加上周边其他乡村,估计有数万只。

石榴填鸭是人工填喂催肥的,宰杀时经去血拔毛,清水煮熟捞出后,趁热抹上盐巴,有些比较讲究的,还会抹上五香粉、椒盐等调料。这个做鸭的过程和闽南传统的咸水鸭的做法基本一样,完工的填鸭外形丰腴、肉质细嫩、肥而不腻、香气诱人。

“石榴填鸭采用的北京鸭有较好的肥肝性能,是国外生产肥肝的主要鸭种。肝是填鸭的精华所在,也是填鸭的价值所在。”许惠端说,填鸭的肝比普通鸭肝大一倍,大的重达500克以上。由于脂肪增加,填鸭肝特别嫩软,炖熟后仍保持松软状态,石榴当地称之为“粉肝”,可与法国鹅肝媲美。零售的填鸭每公斤约为50元,而“粉肝”每公斤可卖150元左右。

近年来,一些餐饮经营者纷纷将填鸭传播出去,在漳州、厦门等周边地区,都能找到主打菜为“石榴填鸭”的饭店。

“许多养殖户还常会应一些饭店的需要,将填鸭宰杀后马上通过客车或私家车冰鲜寄到漳州或厦门去,一般两三个小时就可以到达。”许宗议说。

市场需求激发了农户们的养鸭热情,石榴、胜利等周边村,许多村民开始喂养填鸭,成为当地农户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

寻求“产业+”

如何才能更好地做大做强石榴填鸭呢?

近年来,漳浦努力推进“互联网+”新经济,不断普及和深化电子商务,引导传统商贸业向电商产业转型。作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漳浦县电商从业人员超过1万人,并通过“一镇一品”的模式,培育出一系列电商特色品牌产品。

“石榴填鸭是熟食品,不易储藏,要做电商,有点难。”漳浦县商务局的林文达说。

“将石榴填鸭搭上电商快车,我一直在想办法。据市场调研,浙江、广东、省内等地区对填鸭有较高的认知度。”漳浦县农捕手水果专业合作社的郑建财一直从事电商产业,已顺利将许多当地名产通过电商推广出去。

“填鸭生产具有季节性,要成为持续性、竞争力强的品牌,必须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完善营销方式。”石榴镇分管农业的党委统战委员何朝政说,当地党委、政府一直在思考如何做大做强填鸭产业,在提高产量、满足市场所需的同时,扩大连锁店数量,同时,在深加工方面做足文章,提高附加值,延伸产业链。

石榴镇区位优越、资源丰富、交通发达,拥有丰富的温泉地热资源及红色旅游资源。近年来,石榴镇做足优势,努力打造集标准化生产种植、加工展示、电子商务和农业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特色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园——漳浦县(石榴)田园综合体。

“借力电商,借势乡村游,做大特色餐饮,填鸭致富大有可为。”何朝政说。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