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民生 > 正文

厦门:垃圾分类成为生活习惯

2019-08-29 08:31:04 杨珊珊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8月2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杨珊珊)作为全国开展垃圾分类试点的46个重点城市之一,厦门的垃圾分类推进工作起步早,成效明显。在湖里区江头街道,为了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街道党工委以市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为契机,夯实党建基础,引领小区治理,积极构建“党支部+”的共谋共治共管工作模式,引领垃圾分类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如今,在江头街道,居民们已经切实从垃圾分类中受益,垃圾分类也成为越来越多居民的生活习惯。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该街道今年已经5次获得垃圾分类考评全市第一名,其中3至5月连续三个月取得厦门全市垃圾分类考评满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致力于为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作出更大贡献,江头街道正在探索梳理可复制推广的垃圾分类“江头试点经验”。

党员带头垃圾分类深化推进

垃圾桶少了,乱扔垃圾的现象大大减少,小区越来越整洁了……在江头街道的新景天湖广场小区,垃圾分类带来的变化让许多居民深有感触。

原本小区的高层居住楼中,每层都设有一个垃圾桶,垃圾分类之前,垃圾桶时常因为垃圾混投而污水横流,特别是在夏天里,难免飘出异味,吸引蚊虫。如今,小区撤掉了每层楼设置的垃圾桶,集中设置为两个垃圾分类投放点,垃圾桶每天都得到清洗,居民看到小区越来越整洁,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也大大提升。

从一开始很多居民投诉“撤桶带来不方便”,到居民积极参与,背后是小区党支部带头的宣传引导。

“垃圾分类,党员先带头示范,从自家做起,带动一个家庭,再到带动一片居民。”新景天湖广场小区党支部书记徐满萍说,刚开始入户宣传垃圾分类时,就是靠党员和小区秘书一起“扫楼”宣传,逐渐转变居民的观念。

江头街道吕厝社区党委书记肖桂芳介绍,社区共有16个小区,每个小区都设有党支部,共有党员180余人,党员们不仅率先进行垃圾分类,参与督导,还通过将垃圾分类融入主题党日、志愿服务等,积极推动垃圾分类工作。

“垃圾分类好处多,绿化环保齐心协作,变废为宝,节约资源……”老党员黄星虞还自创了垃圾分类歌曲和垃圾分类“三句半”,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垃圾分类深入人心。

变“要我分”为“我要分”,居民的观念逐渐转变,徐满萍说,如今,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越做越轻松”了,“接下来我们还要把垃圾分类加入到小区的居民公约中,号召居民都来落实。”

据悉,在江头街道,垃圾分类工作成为小区治理的重要项目,每月还会召开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会议,议难点、议重点、议堵点,及时解决垃圾分类等小区治理的重难点问题。通过党支部引领,点线结合,体系运作,垃圾分类工作有效开展。

因地制宜创新探索垃圾分类

江头街道面积10.41平方公里,下辖143个生活小区及蔡塘、后埔两个“城中村”社区5个自然社,不仅住户多,街道的店面数量也居全市前列,情况相对复杂,针对不同的环境,街道制定了适合的垃圾分类方案。

“通过对辖区酒店、农贸市场、学校、清洁楼、写字楼、生产加工企业等单位进行重点跟踪与管理,我们建立了10条转运环节执法流程。”江头街道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启超。

例如,为破解无物业管理小区垃圾分类的难题,街道在园山社区镇政府宿舍楼等十个小区撤除了原有的室外垃圾桶,推行“定时定点”投放垃圾的直运模式。两名垃圾车驾驶员化身垃圾分类督导员,在垃圾直运中现场对居民垃圾分类投放情况进行督导、做好记录。

值得关注的是,街道主动转变以罚代管的被动局面,回到执法为民的主旨思路上来,在厦门市执法局牵头组织下,工作人员深入与单位、物业签订责任书,开展“门前三包1+3”工作,全方位开展人人参与、家家有责、环环相扣的系统化建设,形成垃圾分类新时尚的共同认知,打造推进垃圾分类的“江头试点实践”。此外,每日都开展垃圾分类巡查检查工作,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异常情况快速反应,在垃圾运转过程出现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针对交运环节不负管理责任的单位,执法部门及时介入配合,形成各部门主动规范化配合的流畅运行模式。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