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福建日报特刊•脱贫攻坚】精准施策 多元共助
2019-09-26 11:25:1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护理专业委培班的学生们在病床前学习如何护理。福建日报记者 吴恩儿 摄 周宁:家门口的“扶贫车间” 东南网9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枫 通讯员 黄起青 ) 9月21日,周宁县浦源镇上洋村,鸿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食用菌生产基地里,工人们有的忙着采摘香菇,有的忙着将菌棒上架。 2017年,在浦源镇政府动员下,上洋村及周边村庄的3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加入了家门口的鸿腾公司“扶贫车间”。38户贫困户128人,以认购近3.7万棒香菇菌棒入股该公司。其中,针对特别贫困的20户40人,由政府资助每人认购价值1000元的菌棒。 77岁的张佛紫,原是特困户,其子二级残疾,一家收入主要靠其老伴打零工。2017年,张家自费2640元,政府资助3000元,与鸿腾公司签下合同。到目前,他已领到3笔分红,共3500多元。张佛紫说,将认购菌棒托管,生产销售都由公司负责,既增加了收入,又轻松了许多。 鸿腾公司“扶贫车间”还吸纳贫困户就业,张佛紫的老伴就在这里打工。公司负责人陈伟介绍,一年能为务工贫困户户均增加2万多元收入。 同时,该公司还设立精准扶贫产业实训基地,邀请技术员通过理论讲解和现场示范,在种植环境、栽培技术、出菇管理方面,对贫困户手把手教学。 2018年底,入股鸿腾公司的38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打响脱贫攻坚战役以来,周宁县创新模式,积极搭建各类“扶贫车间”,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该县先从传统种植养殖业入手,鼓励建立种植类“扶贫车间”15个、养殖类“扶贫车间”3个。 随着全域旅游和“互联网+”战略发展,该县又因地制宜,推动“扶贫车间”与群众生活、新型产业相结合,实体经济与网络经济相结合,打造了“旅游+扶贫车间”“服务+扶贫车间”“电商+扶贫车间”。 在苏家山景区苏氏农业有限公司搭建的“扶贫车间”,公司出资在美食广场建设10个店面,免费提供给有创业意愿的贫困户;在延周百合花基地搭建的“扶贫车间”,免费为8户贫困户提供种植技术培训服务,帮助他们转型为职业花农;在日有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搭建的“扶贫车间”,货品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直接供应到惠民扶贫实体店、网店…… “‘扶贫车间’的创建,不仅促进贫困人口增收,也推动了人才、技术、资本、管理等要素向农村流动,激活了闲置山场、土地,培育了一批新型农民。”周宁县扶贫办常务副主任李丹舟说。 截至目前,该县共建立各类“扶贫车间”20个,吸纳带动贫困户274户,户均年增收5523.68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