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正文
分享到:

蟳埔女服饰 行走的特色文化标志

2019-10-02 08:47:5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怀揣初心 数十年坚守期盼后继有人

一套传统服饰,既体现了蟳埔当地的风土人情,也成为代代蟳埔女性勤劳奋斗的缩影。2007年,黄晨在丰泽文体部门的支持下对蟳埔女服饰制作中心进行改造,成立了蟳埔女传统服饰传习所,希望能将此作为展示和交流蟳埔女习俗的重要窗口。

不同材质的布料,制作精致的成衣,色彩丰富的簪花围头饰,防水轻便的腰包,乃至形象逼真的蟳埔女人偶……在蟳埔女传统服饰传习所,记者见到了各式各样的蟳埔女服饰,所有的服装成品均为黄晨亲手制作。“有些衣服中其实都藏着故事。”黄晨指着一件由两种花色拼接而成的衣服介绍道,“以往人们衣服都是一种颜色,会出现这种拼接的衣服,主要是因为很多蟳埔女在挑担做事时肩头部分容易磨破,但又舍不得其他地方完好的布料,就干脆拿另一块布料拼接在一起。”寥寥几句,便将蟳埔女辛勤朴素的形象勾勒而出。

随着时间流逝,穿着蟳埔女传统服饰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但不少老人还是有意识地为孩子穿上传统服饰,希望传承这一文化。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正因蟳埔女服饰承载的意义重大,这份文化符号背后的传承就显得弥足珍贵。黄晨感慨道,以前的蟳埔女,自出生后家中便开始准备传统服饰,从小穿到大。如今在村中,穿着蟳埔女传统服饰,盘头戴簪花围的多为中老年女性,年轻一代穿着传统服饰的人数十分少,“很多人连穿都很少穿,更别提能制作这些传统服饰了。”

近年来,蟳埔女习俗在多方宣传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蟳埔女这一独具特色的形象也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在多个民俗文化节上均能看到身着蟳埔女传统服饰的年轻女孩致力宣传这一形象及背后的民俗文化。但热闹之余,愿意真正学习蟳埔女服饰制作的人依然是少之又少,“曾经有人来找我学过这项技艺,但是学过一段时间后还是选择放弃了。”谈及此事,黄晨露出无奈的笑容,“现在让大家长时期待在一个房间里缝缝剪剪,很多人可能都做不到。”

走进高校 传统技艺唤醒传承希望

黄晨用了二十几年的剪刀,磨刀师傅在刀刃上标记磨刀的时间和客户名字。东南网记者 陈培源 摄

不甘式微,苦等传承,这是很多传统技艺当前所处的状态。黄晨和无数匠人一样,日夜坚守,守护着一方的历史风情与文化。40余载光阴流逝而过,无数个挑灯制衣的夜晚,陪伴他最久的是那两把用了20来年的剪刀。

近年来,黄晨也试着将蟳埔女服饰制作技艺传授给自己的儿女,“但现在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了,学得也不是那么扎实,还是需要有人来踏踏实实将这项技艺学习传承下去。”正当他为如何传承发展这一项技艺而苦恼时,黎明职业大学的老师找到了他,商讨在校内成立大师工作室的相关事宜。

“我们学校也是不甘看到许多传统技艺的没落,希望通过大师工作室的建立,加强这些匠人与学校专业群深度对接、融合,并通过实境教学、生产实践把文化的传承交流融入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黎明职业大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保护与传承蟳埔女服饰制作技艺,黎明职业大学与黄晨经过探讨,确定邀请黄晨以定期讲座或者课程融入的方式在学校服装专业课程教学中加入蟳埔女服饰的设计、制版与工艺制作等模块,同时将蟳埔女服饰元素融入到毕业设计中。

蟳埔女头饰 东南网记者 林婕摄

今年4月,黎明职业大学将校内多个大师工作室聚集起来,打造成海丝文化集镇,并设立了海丝文化展厅,黄晨的蟳埔女服饰大师工作室就在其中,他也将部分蟳埔女服装与头饰作品置于展厅,供学生参观交流。“这种走进学校的模式,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黄晨表示,自蟳埔女服饰制作文化设置到学校当中后,不少学生表示出了强烈的兴趣,“有很多学生会特地跑到我的服饰传习所,跟我学做簪花围等,有部分人也逐渐产生学习蟳埔女服饰制作的意愿。”

技艺唤醒传承希望,黄晨依旧不敢懈怠,“学习蟳埔女服饰制作并非一朝一夕可做到,这项技艺的传承发扬也需要付出很多心力,未来的路还很长。”谈及未来,他表示在延续与学校间交流合作的同时,还将致力于争取更多面向社会的平台,将蟳埔女习俗中的精髓魅力传播出去。

 

1  2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