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今日要闻 > 正文

【网事】不负青春 不忘初心 18岁东南网全新改版再出发

2019-10-22 09:29:4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仁青卓玛 
分享到:

2019年10月22日福建日报网事版(9版)主要稿件:

不负青春 不忘初心 18岁东南网全新改版再出发

东南网10月22日讯(本网记者 黄丽红 冯川叶)2019年10月18日,在成立18周年之际,东南网全新改版上线。

全方位升级 全媒体化报道

东南网新首页以全新形象全方位升级,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和融媒体等形式,实现全媒体化报道。在内容建设、用户体验、传播方式等领域为网友带来全新的变化。

新首页页面简洁大气,版块区分清晰明朗。导航条重新规划,突出主题宣传、融媒产品,提升用户体验。页面首屏增大新闻信息量,设置双头条,强化宣传重点;要闻区新闻推荐数量更多,及时把最新最热的新闻呈现给大家;幻灯图片更大,带给网民更强烈的视觉冲击。

新首页加大视频新闻推送力度,包括新开设“视频·直播”及“东南网视听”栏目;幻灯区下方推荐东南网最新视频直播节目,为网民呈现最直观的新闻现场。

页面还增加“融媒体关注”版块,加大推送更多“动新闻”,重点推送东南网原创H5和图事汇等融媒体作品,向网民提供更好的交互体验。

本次改版,东南网保留并加强了福建新闻名专栏——“直通屏山-省委领导留言板”“西岸时评”等精品内容,继续为网民奉献“党政网群”“国内·国际”“娱乐·体育”等栏目的精彩资讯。

体验感提升 获网友好评

对于此次改版,网友的反应如何呢?

何秀娟是一名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对她来说,每天浏览东南网是她多年来形成的一个习惯。她认为,改版后的东南网在首页上增大了新闻信息量,要闻区新闻推荐数量更多,最新最热的新闻第一时间得以呈现,省内外的重点新闻一目了然。尤其是首页设置了双头条,宣传重点突出,体验感大大提升。

“改版后的东南网更丰富了,特色更突出,优势更明显。”网友“老道”是东南网资深网友,他说,改版后东南网的拳头产品更加突出,直通屏山等名专栏精品内容继续得到了重点体现,并且把原创H5和图事汇等融媒体作品更好地呈现给网友,提供了更好的交互体验。“一路伴随东南网成长,能感受到东南网坚持原创、坚持创新,不断转型升级的步伐。”

“改版后的东南网更年轻,更有活力了!”大学生林晓阳说,改版后的东南网在页面设计上更加简洁,图片更加显眼,视觉上更有冲击力。另外新首页加大视频新闻推送力度,网友还能够看到省内许多重要活动的直播,很受年轻人喜欢。

昙石山文化:开启福建文明的钥匙

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再现了昙石山人的生活场景。

扫码浏览本期印记(事件)更多内容

东南网10月22日讯(东南网记者 卢金福 文/图

昙石山遗址博物馆首任馆长欧潭生:用考古讲述福建文明起源  

“东海传说昙石山,昙石山边昙石湾。昙石湾里故事多,滔滔闽江流进了宽阔的海滩。”这是昙石山遗址博物馆首任馆长欧潭生前几年所作的一首歌词。他今年已经74岁,退休10多年的他,仍然心系昙石山文化。

昙石山位于闽侯县甘蔗镇昙石村。1954年,昙石村民在修堤取土时发现了很多白色蛤蜊壳堆积层,后来南京博物院考古专家定名为昙石山文化。

福建称“闽”,古代被称为“蛮荒之地”。昙石山文化就像一把钥匙,开启了福建文明。欧潭生特意在考古厅上方醒目地写着“福建文明从这里开始”。

1945年,欧潭生出生于闽北建阳,1963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北大毕业后,欧潭生先在河南工作。1988年,他作为人才引进调到福建省博物馆。

1996年,欧潭生应邀前往昙石山小学商议筹建昙石山文化标本陈列室时,在山上的一片番薯地里捡到陶片和一块小孩的眉间骨,他断定山顶还有尚未发掘的墓葬和遗存。

当时,许多人认为40多年来昙石山经过了7次挖掘,已经没有挖掘价值了。欧潭生坚持上报国家文物局,经过一年多的发掘,山顶发现了42座墓葬,两条壕沟和五座陶窑。

1996年底,福建省领导视察第8次考古发掘工地,指示就地保护,筹建考古博物馆。1997年欧潭生从当时的省文化厅接过重任,开始筹建昙石山遗址博物馆。2001年6月24日,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建成开馆。

在任馆长期间,欧潭生对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呕心沥血,从展览的布置到讲解词的撰写,对外宣传到讲解员的培训,都投入了大量心血,使一个考古发掘现场,变成闻名遐迩的博物馆,再现了福建五千年历史文明。2004年,时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题词:“昙石山文化遗址”。

欧潭生认为,中华第一灯、昙石山人颧骨、原始瓷器、提线陶簋、殉葬男奴、十八件陶釜等文物堪称“中华之最”。昙石山人颧骨和现代解剖学中的“日本人骨”有同样的特征,可以说日本人祖先可追溯到昙石山,而出土的十八件陶釜相当于现在的砂锅,可说明福州人爱喝汤的饮食文化始于昙石山。

欧潭生2005年退休,转任闽江学院考古学教授和福建师大考古与博物馆学研究生导师。他退休后,经过对昙石山文化的反复思考和论证,提出昙石山文化不是居住遗址,而是氏族墓地。下层是五千年前昙石山文化,上层是三千多年前西周大墓遗存。广义考古学也可称为“昙石山文化遗址”。

印记点评

昙石山遗址位于福州市闽侯县甘蔗镇昙石村,自1954年发现以来,历经10次考古发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建省发掘的比较完整的文化遗址。

该遗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其中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内涵已经被学术界确认为“昙石山文化”,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最早被认定,也是福建省第一个被确立的考古学文化。

昙石山文化以昙石山遗址为代表,以闽江下游为中心,以东部沿海为主要分布范围,几乎覆盖福建全境,并连接闽台两省。它是福建古代海洋文化的摇篮,也是先秦闽族的发源地。它所蕴含的丰厚的历史文化,对东南沿海地区,乃至中华古代历史文明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福建省政协举办网络答题

东南网10月22日讯 (本网记者 冯川叶)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为了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福建省政协办公厅在东南网、新福建客户端上举办“福建省政协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网络答题活动”。答题活动上线后,来自福建各地的网友踊跃参与,逾12万人参加了答题活动。

活动采用“先注册,再答题”原则,每次答题从题库中随机抽取5道题进行测试,全部答对者每天可参与一次抽奖。手机端答题,可获得一次复活机会。此外,福建省政协网站还推出“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政协知识百问百答”供网友学习。

主办方介绍,通过本次答题活动,回顾了人民政协伴随共和国一起成长的光辉历程,梳理总结人民政协70年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成果,新时期政协履职新举措、建言献策新成就,充分展示了人民政协70年来的伟大历程和宝贵经验,展现了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共进的精神风貌。

省高速交警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多样化

东南网10月22日讯(本网记者 陈星宇 通讯员 刘君华) 根据扎实开展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工作要求,近日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直属各高速交警支队广大民警积极响应,正式启动全省高速交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

为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交警总队主题教育办专门印发了各项文件,研究制定了科学、细致的工作任务安排和具体要求,形成省厅指导、总队牵头、支队主抓、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的良好态势。

交警总队由总队领导带队,“全面覆盖”参加高速交警支队党委组织的集中学习研讨,帮助支队找准补齐在理想信念、工作作风、能力素质等方面的短板。各级高速交警则根据所在区域的工作实情,充分灵活思路、创新形式,开展了更有针对性、特色化的主题教育。

全省高速交警正以饱满的政治热情、严实的工作作风、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多样化的形式投身到主题教育中来,将主题教育落实在实际行动中,做到初心永不变,警徽永向党。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