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民生 > 正文

生态画卷 美丽莆田

2019-10-31 10:51:31 伊晓燕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仁青卓玛   我来说两句

绶溪公园

市民在绶溪公园晨练

遍植绿树 造森林之城

延寿溪是木兰溪最大的一条支流,发源于仙游县东北部莲花山,全长57公里,下游经涵坝水闸汇入木兰溪,流域面积386平方公里,其流经莆田中心城区的河道位于城东北郊,温润婉约如一条碧绿的绶带,故别称“绶溪”。

从高处俯瞰,荔枝林苍翠欲滴的绶溪片区保留着2000亩上万株荔枝树,这里因而也被称为莆田“城市绿肺”。2010年,《莆田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年)》出炉,莆田大手笔规划65平方公里城市绿心。2011年,位于“绿心之冠”的绶溪公园启动绿心生态修复、绿道建设和河道综合整治等项目。

绶溪公园围绕“三园二带一中心”思路规划建设,以生态基底保护为基础,以“清溪·绿岛·古桥,丹荔·田园·乡村”为主题,突出生态、文化、休闲特色建设。公园分两期建设,结合延寿溪的河道综合整治和城市绿道建设进行同步规划设计。

如今,绶溪公园成为“刷爆”朋友圈的新“网红”。2017年国际雕塑展,2018年菊花展、梦幻灯光秀,201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快闪活动,相继在绶溪公园举行,聚集了大量人气,成为全民打卡的“宝藏”公园。

不久前,莆田市市长李建辉带队调研绶溪公园片区开发建设工作。他指出,绶溪公园片区承载着莆田厚重的历史文化,各级各部门要坚持规划引领,最大限度保留原有的历史脉络和村庄肌理;拓宽融资渠道,加快招商,培育周边新兴业态,实现片区高质量发展;创新工作机制,推动项目保质保量建成投用,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按照《莆田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修编(2009—2030年)》的规划要求,莆田构建“一心三区、三廊三湾、山辐水聚、自然成环”的市域绿地系统,形成了与区域生态系统相协调、城乡一体的多功能、多效益、完善的城市发展生态网架。近年,结合城市发展新格局,莆田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进行适当调整,突出强调“一心、二岛、三湾、四水、五山”等自然山水的生态保护。

环城五山和绿心是莆田建设环绿都市的基础,该市始终把保护城市大山水格局作为工作重点。

为保护约112平方公里的绿色大背景,莆田围绕面城一重山——“五山”公园建设(壶公山、凤凰山、天马山、九华山、囊山),落实现有山体保护管理措施,修缮登山步道及入口广场等配套设施,形成生态优先、功能完备、景色宜人、规模庞大的郊野公园群,并根据各山特色,分别定位为森林公园、生态休闲公园、风景名胜区等不同类型,然后进行保护开发。

为了保护生态绿心,莆田开展《莆田市生态绿心保护条例》制定工作,以及《莆田市城市绿心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2018年,莆田启动对绿心范围内古树名木普查工作,对每株树木进行 GPS 定位和数码拍摄,详细记录树种、位置、树龄、胸径、树高、冠幅等信息,调查记录古树名木973株,其中一级古树名木17株,二级古树名木956株,主要以古荔枝树为主。

莆田市以荔枝为魂,以水系为骨,荔林水乡地域特色显著。为传承这一地域特色,莆田市在荔林保护、水系综合整治等方面下足功夫,中心城区荔枝林带、北渠绿道、绶溪公园绿道等项目就是两相结合的特色精品。

截至今年7月,莆田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40.56%、45.01%和15.02平方米,建成绿道达353公里。值得一提的是,莆田市生态绿心保护修复项目获2017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去年,莆田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随着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莆田壶山兰水、“荔林水乡”特色更加鲜明,城市园林绿化成为城市形象重要的展示窗口。

1  2  3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