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红色引擎”助振兴
2019-12-27 07:29:2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12月2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郑雨萱 通讯员 何兴明 张辉铭) 临近年关,邵武市金坑乡重下村首批“生态米”上市。这些来自金坑山区的优质农特产品,沿着红色旅游公路,与省城福州、邻省江西等地市场实现无缝对接。 “搭上红色旅游‘顺风车’,我们村的农副产品运输成本至少降三成。”重下村下派第一书记俞秀斌说。 邵武是革命老区县和原中央苏区县,老区苏区范围大、位置偏,如何立足资源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成为新时代发展的重要课题。 金坑乡是原中央苏区闽赣省委、东方县委、金坑区苏维埃政府驻地和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前沿阵地,保留了明清两代形成的古建筑110多栋和11处革命遗址。然而,全乡坐拥丰富的红色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常住人口却不足1000人,一度成为邵武经济落后的代名词。 如何才能摆脱捧着金饭碗受穷的尴尬? 2011年,邵武市提出“红色金坑”构想,金坑乡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2013年,金坑至福银高速公路朱洋互通口全长15.6公里的红色旅游精品公路开建,金坑乡群众从此告别崎岖险阻的碎石岭盘山土路,迈出发展红色旅游的第一步;2015年起,邵武市与武夷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出资1.3亿元重点开发金坑红色旅游景区。 “红色血脉、古色文脉、绿色经脉是金坑的三大亮点,乡里制定了生态立乡、绿色兴乡、旅游富乡的发展路子,以中央苏区旧址和传统古村落为核心,高标准编制了旅游发展规划、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和金坑乡总体规划。”金坑乡党委书记邓炜华说,搭好基本框架后,乡里发动全体党员干部用两年合力打造出金坑红色旅游景区。 “金坑以当地红色遗址和革命党史为载体,与南平市委党校、邵武市委党校对接,打造金坑乡红色教育基地。我们采取‘菜单式’教育,每一堂课的教师、内容、侧重点都根据学习需求量身定做,将传统革命精神与新时代新思想相结合,为党员干部初心回访构建了丰富的精神家园。”邓炜华说,今年5月金坑红色旅游景区获评国家4A级景区,红色研学成为金坑旅游的重要载体,目前已累计接待省内外各类教育活动200余批次、开展培训300余场、接待学员游客6万余人。 随着红色旅游兴起,农家乐、土特产等与旅游相关的产业成为村民增收的新渠道。今年6月,金坑村党支部在村部旁开起“幸福苑”餐饮店,试运行期间由3名村两委带头承包经营。“以前村里只有一家餐馆,现在开了6家,忙时一天要接待二三十桌游客。”村委委员李新杰说,“幸福苑”不仅为游客提供餐饮,还承接村里的红白喜事,助力乡风文明建设。 此外,为丰富旅游业态,金坑村成立了民宿专业合作社,整合村民闲置且环境较好的房间统一经营,租给游客。“村民除收取房屋租赁费外,村委会从餐饮和住宿的经营收入中收取5%的管理费,共同探索出一条壮大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李新杰告诉记者,今年村里5户42个床位已接待200多名客人,村集体收入达10万元。 金坑红色旅游品牌渐渐打响,农特产品的销售渠道随之打开。“今年我们打造‘金坑好物’区域品牌,村里的优质农特产品经过检测后将授权商标,统一包装走向市场。”邓炜华说,未来,金坑红菇、重下好米、优质稻花鱼等一系列农特产品都将依托乡里的平台,破解销售瓶颈。 撬动红色资源主脉,金坑把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与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新引擎。“弘扬古田会议精神,必须强化党建引领,村两委不仅在岗位责任上成为先锋队,还要在壮大集体经济、创业致富上成为领头雁,引领群众共同走上富裕的道路,才能在群众的心中树起党的旗帜。”邵武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严军说,未来,邵武还将继续在政策、项目、资金上向红色资源丰富的区域倾斜,引导老区苏区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因地制宜发展支柱产业,让老区苏区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