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正文
分享到:

罗源建成全省第一座县级畲族文化民俗馆

2020-01-02 09:43:2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省具有丰富的畲族文化资源,但也存在畲文化元素较分散,难以形成开发合力的问题。新年伊始,罗源建成全省第一座县级畲族文化民俗馆,打造畲族文化民俗小镇. 

两个村,培育文旅融合产业链

在罗源,畲族村数量不少。以往,这些村落发展乡村游多单打独斗,没有形成合力,还容易同质化竞争。此次建成的畲族文化民俗小镇,让八井、竹里两个畲族文化特色村实现强强联合,文旅产业链得以延伸。

多彩炫丽的畲族服饰凤凰装,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竹里村一大招牌。依托国家级非遗畲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蓝曲钗,村里建起了畲服传承示范基地,设有畲服展示厅和畲服手工作坊,是游客体验罗源凤凰装的好去处。“凤凰装改良后,游客穿着更方便,欢迎大家来体验!”蓝曲钗说。

此外,罗源县引进的首家文化创意企业谷仓画院也落户竹里村,专门从事软装空间设计、雕塑、美术及绘画等业务。谷仓画院将竹里村的荒废老屋改造为文创基地,游客可以现场进行各种文创DIY,如陶泥、竹编、手绘、写生、装裱等,也可以购买手作文创产品。

在旅游配套服务方面,八井村发挥自身长处——利用10余栋木构老房屋及周边土地,积极建设畲乡里度假区项目,包括度假民宿、餐厅、咖啡厅、游客接待中心、会展中心等,打造自然田园式的畲族原乡度假区。

雷可寿介绍说,度假区还将开发畲族编织、畲族剪纸、畲族拳术、畲族山歌学唱、畲族酿酒、畲族医药泡澡等一系列畲族特色体验项目,让游客充分感受畲乡的文化魅力。

新平台,开启“畲族文化聚宝盆”

蓝、雷、钟、盘“四姓广场”经过改造后,内涵更丰富;修复后的畲族村落遗址,记忆更清晰;随时可见的畲元素墙绘,画面更生动……八井村经过整体改造,畲族文化历史传承的脉络令人印象深刻。

“畲族文化民俗小镇建成后,将一系列畲族文化元素、符号、非遗体验项目等串珠成线,成为推介罗源畲文化的全新平台,开启前景可期的‘畲族文化聚宝盆’。”罗源县副县长徐忠琼表示。

近年来,为了顺应市场潮流,以时代性审美推动畲文化创新发展,打造更具魅力的文化产品,罗源县邀请100名中国知名设计师(团队)参与“2020年中国(罗源)畲族创意设计邀请展”,设计“罗源畲”文创产品。通过对畲族文化的创意解构和视觉再造,提炼出以罗源地域为代表的畲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内核,大力提升对年轻游客群体的吸引力。

目前,“2020年中国(罗源)畲族创意设计邀请展”项目成果正在小镇里展出,为小镇又增添了新招牌。

小镇的未来,更加耀眼——按照规划,罗源县将根据产业功能,以汇聚两条河流的滨海观景轴,将畲族文化民俗小镇分为生态涵养区、畲族文创区、休闲农业体验区、畲族文化展示区和畲医畲药康养区。五个片区规划发展,让畲文化在文旅融合发展潮流中大放光彩。

1  2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