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建成全省第一座县级畲族文化民俗馆
2020-01-02 09:43:2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两个村,培育文旅融合产业链 在罗源,畲族村数量不少。以往,这些村落发展乡村游多单打独斗,没有形成合力,还容易同质化竞争。此次建成的畲族文化民俗小镇,让八井、竹里两个畲族文化特色村实现强强联合,文旅产业链得以延伸。 多彩炫丽的畲族服饰凤凰装,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竹里村一大招牌。依托国家级非遗畲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蓝曲钗,村里建起了畲服传承示范基地,设有畲服展示厅和畲服手工作坊,是游客体验罗源凤凰装的好去处。“凤凰装改良后,游客穿着更方便,欢迎大家来体验!”蓝曲钗说。 此外,罗源县引进的首家文化创意企业谷仓画院也落户竹里村,专门从事软装空间设计、雕塑、美术及绘画等业务。谷仓画院将竹里村的荒废老屋改造为文创基地,游客可以现场进行各种文创DIY,如陶泥、竹编、手绘、写生、装裱等,也可以购买手作文创产品。 在旅游配套服务方面,八井村发挥自身长处——利用10余栋木构老房屋及周边土地,积极建设畲乡里度假区项目,包括度假民宿、餐厅、咖啡厅、游客接待中心、会展中心等,打造自然田园式的畲族原乡度假区。 雷可寿介绍说,度假区还将开发畲族编织、畲族剪纸、畲族拳术、畲族山歌学唱、畲族酿酒、畲族医药泡澡等一系列畲族特色体验项目,让游客充分感受畲乡的文化魅力。 新平台,开启“畲族文化聚宝盆” 蓝、雷、钟、盘“四姓广场”经过改造后,内涵更丰富;修复后的畲族村落遗址,记忆更清晰;随时可见的畲元素墙绘,画面更生动……八井村经过整体改造,畲族文化历史传承的脉络令人印象深刻。 “畲族文化民俗小镇建成后,将一系列畲族文化元素、符号、非遗体验项目等串珠成线,成为推介罗源畲文化的全新平台,开启前景可期的‘畲族文化聚宝盆’。”罗源县副县长徐忠琼表示。 近年来,为了顺应市场潮流,以时代性审美推动畲文化创新发展,打造更具魅力的文化产品,罗源县邀请100名中国知名设计师(团队)参与“2020年中国(罗源)畲族创意设计邀请展”,设计“罗源畲”文创产品。通过对畲族文化的创意解构和视觉再造,提炼出以罗源地域为代表的畲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内核,大力提升对年轻游客群体的吸引力。 目前,“2020年中国(罗源)畲族创意设计邀请展”项目成果正在小镇里展出,为小镇又增添了新招牌。 小镇的未来,更加耀眼——按照规划,罗源县将根据产业功能,以汇聚两条河流的滨海观景轴,将畲族文化民俗小镇分为生态涵养区、畲族文创区、休闲农业体验区、畲族文化展示区和畲医畲药康养区。五个片区规划发展,让畲文化在文旅融合发展潮流中大放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