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议政】补齐短板: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020-01-12 08:47:3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黄丽红 |
东南网1月1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 张颖)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去年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摘帽,剩下的6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达到退出标准。如何让全面小康的成色更足,成为委员们高度关注的热点。 省政协委员、福州市委统战部部长陈晔说,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要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需要发动更广泛的统一战线资源,共绘扶贫“同心圆”。目前,福州有针对性开展“百侨帮百村”“千企帮千村”活动,得到广大民营企业家、商会以及侨胞的积极响应,汇聚扶贫工作的多方力量。“今年是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我们要将最广泛统一战线的资源导入到产业项目、农村电商、乡村旅游、职业技能培训上,注重内生式扶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更重要的是“全面”,对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提出更高要求。 在省政协委员、闽北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黄亚惠看来,全面小康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加快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要走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相促进的高质量绿色发展新路。绿水青山如何转化为金山银山?这正是像南平这样生态资源富集的欠发达地区所面临的共性问题。黄亚惠认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人才,转化的支撑在产业。她建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状况,专业设置对接绿色产业,培训项目对接企业、乡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广“冠名班”“订单班”等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技术工人技能培训,为乡村振兴和实体经济培养更多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助推高质量发展。 农村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近年来我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势头良好,特别是十大乡村特色产业齐头并进,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7万亿元。省政协委员、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伍长南表示,我省的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应当继续积极进行结构调整,提升内涵,继续围绕“特色”二字,在差异化发展上做文章。在区域协作、城乡一体化领域,应当关注特定区域的小康问题,以更灵活的办法改善基本公共服务,补齐教育、医疗等民生短板。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省政协委员、浦城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郑莉说,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基本解决了,“三保障”还有不少薄弱环节,特别是教育、医疗,城乡差距还很明显,应该扩大农村地区普惠优质教育、医疗卫生供给,改善薄弱中小学办学条件,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解决老百姓上学难、看病难的问题。“基础设施也是公共服务的重要方面,建议一些未通铁路的山区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如加快推进温武吉铁路项目,补齐闽北山区发展短板。”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