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丘头遗址群 向海迁徙的第一块踏板
2020-02-17 09:52:4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世界遗产·文化】 福建日报社 福建省文物局 合办 2020年第5期 平潭壳丘头考古遗址公园 念望舒 摄 文物名片 壳丘头遗址群 壳丘头遗址群主要位于平潭综合实验区苏平片区山显美村至剑湖村之间,最早发现于1958年,是福建沿海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6500年至5500年,代表着闽台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文化。目前,壳丘头遗址群包括壳丘头遗址、东花丘遗址、龟山遗址,总占地面积超过16万平方米,2019年被公布为第八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距今6000年前后,人类开始有组织、有规模地向沿海岛屿迁徙,这是人类开发海的开始,而壳丘头文化遗址的时间点和南岛语族向海洋迁徙的时间点刚好吻合,壳丘头先民在地理和时间节点上最具备向海洋迁徙的条件。 前世传奇 探寻福建海洋文明基因 讲述人 范雪春(福建博物院研究员、平潭国际南岛语族研究院院长) 平潭壳丘头遗址,考古定性为福建海洋文化肇始的地方,是闽台史前文化之源,是目前福建沿海地区发现最早的一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也是台湾海峡西岸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平潭也因此被考古学界认为是研究南岛语族起源地的关键区域。 距今6500多年前,壳丘头处于山麓与海湾间的台地之上,北依低矮的马后埔山,南面为古海湾滩涂,海拔仅5米,地势平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东临海湾不足百米,北为连绵低矮丘陵,是依山面海的好地方。 这里为壳丘头先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充足的天然资源,成为海岸边一处理想聚居的地方。先民在此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史前海洋文化,考古发掘佐证了壳丘头的原始居民过着定居的采集渔猎生活。 平潭地处闽江口,四面临海,与台湾隔海相望。考古专家在壳丘头遗址挖掘出大量的海生贝类、鱼类骨骼,说明捕捞是当时一项更重要的食物来源,故有学者将其概括为海洋性适应型经济。先民利用骨锥、骨匕和凹石,通过撬取或砸击的方式,获取贝壳中的肉质。 遗址群还发现以平面呈梯形的小型石锛为代表的磨制石器,此外还有少量的穿孔石器。生产工具中石锛普遍较小,小者长度仅有3.5厘米,很难作为单体农业工具使用,而应是作为装柄的复合工具,用来采集或攫取食物,更有可能是用于修房、造独舟破木的木工工具。 食物需要器皿盛放。壳丘头先民在获取食物后,使用支座支起硕大的陶釜烹煮。当时,陶器外表的纹饰虽然简单,但种类不少,包括压印贝齿纹、戳点纹、刻划平行条纹、指甲纹、镂孔等,总体上陶器颜色以灰、黑、灰黄、红、褐色为主,明显火候不匀,温度不高,但其装饰体现了壳丘头先民原始的审美观念。 壳丘头文化并非孤立存在的,相似的史前遗址曾见于福建发现的平潭祠堂后遗址、南厝场遗址、闽侯昙石山遗址下层、溪头遗址下文化层等。另外,南至广东、东到台湾,皆存在与壳丘头文化特征相似的文化类型或遗址,说明此类遗存于中国东南,甚至可以将眼光投向更远的越南所在的中南半岛,那里是东南土著的文化,是其后形成的百越族群的祖先型文化。 壳丘头文化正处于南岛语族离开大陆向海洋迁徙的历史时期,因其文化面貌反映了该地区史前文化向岛屿扩散的迹象和趋势,近年来已经成为国际南岛语族研究的热点区域。 距今6000年前后,人类开始有组织、有规模地向沿海岛屿迁徙,这是人类开发海的开始,而壳丘头文化遗址的时间点和南岛语族向海洋迁徙的时间点刚好吻合,壳丘头先民在地理和时间节点上最具备向海洋迁徙的条件。 20世纪以来,考古学家、语言学家、民族学家以各自的方法相互结合,认为南岛语族的起源地在亚洲大陆的东端,甚至确指是中国的东南沿海。值得一提的是,林惠祥与凌纯声两位老先生首次指出了中国东南的百越族群是马来人的起源,其重要的意义在于将中国东南与南岛语族纳入了统一的土著文化共同体。 壳丘头文化与台湾的大坌坑文化之间有较多的共性,也已证实闽台之间的史前文化早在6500年前便有交流互动。著名的考古学家张光直认为,台湾最早的大坌坑文化“如果代表台湾本岛内南岛语族的祖先,那么台湾应该至少是原南岛语族的老家的一部分”,“如果(金门)富国墩文化是大坌坑文化在台湾海峡西岸上的表现,那么考古学的研究已经初步地把南岛语族的起源推上了福建和广东的海岸”。 目前,国际学术界普遍观点是:距今大约6000年前,居住在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先民开始驾舟出海、逐浪而徙,第一站抵达台湾登岛而居,距今5000年左右扩散到菲律宾,之后继续向东向南迁徙,将文明的火种撒向广袤的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形成了现在世界上最庞大的分布于南太平洋及印度洋岛屿的南岛语族族群。 从“原百越—南岛”一体化进程的视角来审视这一庞大的课题,壳丘头文化作为百越的祖先文化(即原百越文化),将对“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的研究起到关键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