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谐共赢
2020-06-07 08:07:53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
本报评论员 三明市万寿岩遗址,是20年前时任福建省代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作出批示,从炸药包下抢救回的人类史前家园,如今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崭新面貌向世人展示。万寿岩遗址的保护和发展,是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文物保护关系的生动样本和经典案例。 从规划保护鼓浪屿到保护三坊七巷,从为《福州古厝》作序到主持审议有关武夷山“双世遗”保护的条例,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高度重视文物保护,身体力行推动文物保护和抢救工作,进行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开创性、战略性的理念创新和实践探索,为文物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多年来,我省文物保护力度显著增强,文物管理能力明显提升,文物事业积极融入新时代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我们要增强对文物的敬畏之心,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文物保护的关系。 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是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保护文物就是促进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强化底线思维,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要进一步落实属地管理要求和地方各级政府主体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建强专业队伍,推动文物保护长效化常态化。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经济社会发展与文物保护看似矛盾,但只要我们正确处理两者关系,在加强保护前提下对文物进行科学开发和利用,就完全能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我们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推动文物保护利用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相结合,与产业转型升级、脱贫攻坚相结合,有效挖掘文物蕴含的历史、文化和科学等价值,在加强保护前提下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八闽大地钟灵毓秀,历史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把握承办世遗大会的重要契机,让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谐共赢,共同守护我们的文化根脉,开创我省文物保护的新局面。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