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的劳动者】“轮船美容师”的苦与乐
2020-06-22 09:38:0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作者: 魏桂莲连彬(右)和吴传巧在工作中相互配合。福建日报记者 魏桂莲 通讯员 薛小秋 陈益梅 摄 东南网6月2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魏桂莲 通讯员 薛小秋 陈益梅 文/图) 烈日炙烤、发烫钢板、60摄氏度高温……在这样的环境中,造船厂的油漆工依然忘我地工作着。18日,记者来到位于福州马尾港口的福建东南造船有限公司,体验“轮船美容师”的辛勤劳动。 早上7点多,港口已然闷热潮湿,虽有阵阵海风吹来,却让人感觉不到一丝清凉。几十名造船厂涂装部工人身着厚厚的工装、安全帽、防护口罩,在一艘等着“美妆”的巨型货轮前开例会。负责人陈国荣强调安全生产的规范后,工人们登上巨轮,忙碌的一天开始了…… 一天下来腰直不起来 “除锈、打磨、刷漆……涂装作业贯穿造船生产的全程。”陈国荣说,“这艘船进入交船倒计时了,前天已经结束了喷漆工作,今天大家就是对喷漆后有缺陷的地方做局部修补。” 两小时后,货轮已变成大“烤箱”,甲板上的温度达60多摄氏度,空气滚烫,白晃晃的阳光晃得记者直犯晕。宽阔的甲板上,10多名油漆工人提着几公斤重的油漆桶,手拿滚刷,或蹲或跪,四处为轮船“补妆”。他们深色工装和鞋子上早已油迹斑斑,难辨本色。 记者见到43岁的吴传巧时,她正弯腰、扭头给护栏的底部补漆。见记者打招呼,她直起腰,把滚刷放入油漆桶,使劲闭了一下眼睛,眼睫上挂着的汗珠顺着脸颊滚落,瞬间消失在裹着脸的头巾里。 吴传巧告诉记者:“我干了十多年油漆工。今天很轻松了,只是给护栏补漆。找出瑕疵,用砂纸磨光,再擦干净,然后补上漆。这活几分钟就能学会。” 记者闻言,拿起油漆桶里的滚刷,在吴传巧指导下补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油漆有黏性,记者在弯腰扭头的姿势下,用了很大的力气才推动滚刷,好不容易补刷了书本大小的一块漆面,已经是腰酸背痛。 “涂装是造船厂较辛苦的工种之一。”站在一边的陈国荣说,“首先是热,这种热能把人烤得连汗都出不来;另外,弯着腰刷八九小时的油漆,最后腰都直不起来。” “有时候弯腰还不够,必须尽量把头低下去,仔细查看底部有没有喷上漆。”吴传巧指着粗细不一的几根管道底部说。 记者弯下腰,脸几乎贴着滚烫的钢板,感受到油漆工人的操作难度。站起来时,两眼直发黑。 “别看我们操作简单,其实一天干下来,个个腰酸背痛、手腿抽筋。”说着,吴传巧摘下像浸过水的棉线手套和头巾,使劲一拧,“哗”的一声,拧出的汗水砸在甲板上,眨眼工夫就被滚烫的甲板蒸发得无影无踪。 隔舱内只能蜷缩着作业 在船舱里,十多名油漆工人正忙碌着。刺鼻的空气熏得记者睁不开眼。喷漆、修补、预涂、报检、再上漆……“船体吃水线下,要五道油漆,前两道防锈,中间一道过渡,最后两道防污……”谈起操作规范,涂装部检验员连彬的脸上透着专注。 “油漆工最怕的就是船舱内操作,那种苦是无法言喻的。”连彬介绍,在船体内,分布着许多大小不等的舱室,小的只能容下一个蜷缩起来的成人。有些较小的隔舱,高度只有五六十厘米,宽度也就一两米。空间太小,手脚放不开,在里面蜷缩着工作,每次操作完,工人都会累瘫。由于空间有限,空气也稀薄。这几年船体外都加配了鼓风机,不间断向舱内送气,比以前好多了。 说着,连彬背贴着滚烫的钢板爬进一间小船舱,一点点地检查补过油漆的地方。出来的时候,浑身上下都被汗水浸透。连彬说,船舱通常要上4遍油漆:两遍底漆,两遍面漆。“就拿这艘轮船来说,上漆的面积有几十万平方米,一点都不能漏。” 弯身钻进连彬刚检查过的小隔舱,记者才感受到什么叫“连汗都出不来”。和甲板相比,舱内更热,四周蒸发着一层白茫茫的火热空气,人在里头,不仅视线模糊,还有散不出去的异味,让人呼吸困难,身体极度不适。 记者发现,船舱里的工人都戴着很特别的口罩。连彬说,因为工种特殊,工人们戴的是防毒口罩,护口鼻处采用硅胶材质,前端带有滤罐。喷漆作业不论时间长短,工人都必须按要求戴防毒口罩,配透明防护面罩,穿连体防护服,戴橡胶手套。 心情不好的时候看看大海 因为油漆工技术门槛不高,记者了解到,这里的油漆工人大多在四五十岁。 “大家都知道油漆里有有害物质,现在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做油漆工。”陈国荣告诉记者,涂装、清扫等大部分工作只能依靠人工完成,最好的防护办法就是严格做好作业环境的通风,并做好劳动保护。 吴传巧说:“这份工夏天最辛苦,太热了,不过现在也习惯了。” “你们太辛苦了。”记者感慨地说。 “我们也有很多快乐啊。”吴传巧告诉记者,“每天下班了,可以在淋浴头下尽情地冲凉;心情不好的时候,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吹吹海风,所有的烦恼都没了;想到我们造的船可以走遍地球的各个角落,特别自豪……就像我小孩在作文中写的,每一艘大船扬帆起航,背后都凝聚着‘轮船美容师’的辛勤汗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