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乌龙茶香 有人为它守望
2020-08-21 13:19:3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瑶 作者:林永清 李姗姗推广新茶品不忘古早味 林燕腾品茶确定产品的质量等级。李姗姗 摄 茶界激烈的竞争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让漳州茶厂一度濒临破产,“老茶”慢慢被“新贵”取代,到2000年时,传统乌龙茶精制工艺面临着消失的危机。 拯救漳州茶厂,就是拯救漳州传统乌龙茶精制工艺。 2005年后,在漳州市供销社的支持下,漳州茶厂进行了机构体制改革,盘活企业资产,减少历史包袱。林燕腾带着留下来的老员工,在逐步恢复“流香、色种、一枝春”等传统茶品的同时,推出奇兰白、八仙白、观音白等“漳州三白”,用白茶的工艺来制作乌龙茶品种,解决了漳州茶品种上的缺陷。此外,他们还开发了“红流香”“肉桂”“金观音”等11个花色品种,市场反响不俗。2015年,白芽奇兰茶获得米兰世博会“乌龙茶类”的名茶“推优”荣誉;2018年,在世界茶联合会第十二届国际名茶评比中,漳州茶厂的红牡丹、特级白芽奇兰、特级黄旦、流香、一枝春均荣获金奖。 时至今日,尽管茶厂早已搭上“电商快车”,林燕腾仍偏爱用传统方式手工包装精制乌龙茶。古早的味道透过古早的包装,清香四溢。怀旧的茶品形象,在漳州味展示展销平台O2O电商特色产业区也吸粉无数。 “要重振漳州传统乌龙茶精制工艺,就要先让漳州人想起漳州茶的香气。”这款漳州“老茶味”的回归,让林燕腾颇感庆幸,“虽然经历许多困难,好在技艺一直没丢!” 申遗让老茶味继续飘香 林燕腾参加茶品。受访者供图 从2010年起,林燕腾决心做好漳州传统乌龙茶精制工艺的申遗和传承。通过查找历史档案,他将这项工艺的传承时间追溯到百年以上。他还向上争取资金,将茶厂原有车间改造成全省唯一的传统乌龙茶精制工艺非遗展示馆。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2月,漳州传统乌龙茶精制工艺获得了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上报为国家级茶叶非物质文化遗产备投项目。 林燕腾为第五代传承人讲解包装技巧。李姗姗 摄 “我们还需要走出去,把工艺介绍给年轻一代的茶友。”近年来,林燕腾奔波各处开课教学,传播茶文化,推广漳州传统乌龙茶精制工艺,学生达5000多人次。他不仅是各种茶文化讲坛的常客,还先后出版了《漳州茶说》《漳州茶史略》等著作,全面系统地为漳州茶叶文化梳理根脉,展现漳州当代茶产业链及各产区名茶。 作为这项工艺的第四代传承人,林燕腾正在培养两个年轻的传承人。“交接难同流俗转,只将茶品肖为人。”这是他一生的志向,只为守望那份醇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