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2020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福州)活动主题演讲举办 聚焦社区和城市品质提升

2020-10-31 19:50:00 卢金福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嘉宾演讲 东南网记者 卢金福 摄

嘉宾视频演讲 东南网记者 卢金福 摄

东南网10月31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2020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在福州开幕,在随后举的主题演讲上,来自中国、俄罗斯、德国等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社区代表等围绕“提升社区和城市品质”年度主题,分享在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和改善人居环境方面的经验做法。

2020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福州)活动由中国住房城乡建设部、福建省人民政府与联合国人居署主办,由福州市人民政府承办。除开幕式和主论坛,上午还举办了“完整社区,共同缔造”“品质城市,幸福生活”两场专题论坛。

“中国城市正从大规模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从城市扩张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加强社区建设,重塑社区价值十分重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杨保军表示,社区是宁静自守的港湾,应该采取以慢制快的策略,回归健康社区,重拾传统价值,重建社区文化。

他认为,当前中国居住社区建设发展面临新机遇、新挑战,推动完整居住社区建设,应注重坚持以人为本,在社区管理层面,考虑人性化生活需求,使社区环境更加体贴人、温暖人;促进绿色发展,应大力推进绿色社区创建行动,促进社区居民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实现城市美好生活、人居环境与生态系统共生发展;鼓励智慧创新,加快社区各类设施智能化改造,鼓励社区物业企业大力发展线上线下社区服务,突出智慧技术和社区建设管理的集成应用;增强文化认同,深入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搭建沟通议事平台,培育积极向上的邻里风尚,营造具有共同精神的社区文化,提高社区归属感、认同感、自豪感,实现共建共享美好家园。

联合国人居署全球报告与趋势部门负责人阿里玛在演讲中提到了可持续城市化的经济价值,他说,有良好规划和管理的城市化,可以提高生产力,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增加GDP,吸引外国的直接投资,提高竞争力,同时能够提升城市的竞争力,能够让城市更加具有包容性,更加繁荣。密集的城市网络起到经济增长加速器的作用,但如不能妥善管理,则会存在潜在风险,新冠肺炎疫情证明了这一点。

他还提到了可持续城市化的社会价值,对城市的权利是城市化的社会价值的基础,所有人,特别是弱势群体,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获得城市资源、商品和服务。城市化的价值在于具有社会包容性,即促进性别平等、保护少数群体和弱势群体的权利,以及确保社会包容性。此外,文化多样性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活力、繁荣、包容性、竞争力和正面形象。

香港发展局局长黄伟纶介绍了香港的发展,他说,香港集约、高密度的城市发展模式有一定的优势,集中人流、货流及服务,比较容易提升经济规模和效应,也比较容易促进集群交流,鼓励创新,为城市增添活力。但也产生了狭小的居住和工作空间,社区设施的不足、交通堵塞、热岛效应等问题。

他表示,香港政府的规划署正进行《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规划与策略的研究,目标是更新香港的发展策略,让香港成为宜居、具有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的亚洲国际都会,包括健康安全的城市,富蓝绿资源的城市,具抱负及互助的城市平等共融的城市独特多元的城市。“希望一个既安全也充满活力的环境,让每个人都可以生活得更健康,与大自然和谐共存。也让市民有公平、公正、均等机会的环境,鼓励他们追求理想,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人类第一次变成城市动物,中国从农业社会变成城市社会,人类文明进步都和城市相关。”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表示,城市的经济充满创新和活力,世界就有活力,世界经济就有希望,城市已经成为全人类文明之间交往还是冲突在关键网络节点,而社区生活的幸福,决定了人类整体的幸福感。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发言中表示,中国工业化、城镇化“下半场”必须面对三个基本变化,发展主体的变化,社会阶层分化,中产阶级的形成,大学生成为社会新增就业的主体;农民工群体的选择能力提高,人的选择生活与选择就业优先顺序的改变。发展模式的变化,从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驱动,转向供给侧改革,供给要素的优化配置,转向创新驱动,城市的发展动力改变,功能分野。发展逻辑的变化,从低价要素供给招商引资企业入驻,吸引就业与人才的模式,转向城市生活质量与服务水平吸引人才企业入驻,经济发展的逻辑。

李晓江指出,要用城市设计来替代规划,指引社区建设、城市建设,从追求开发效率转向满足人的需要,从功能的碎片化转向多元融合的混合开发,从宏大的形象到关注人的尺度,从开发效率到场所精神。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