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福州:以茶为媒谋升级 乡村振兴得双赢

2020-11-03 08:16:18 冯川叶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茶艺师正在演示茉莉花茶制茶工艺。东南网记者 冯川叶 摄

海丝国际茶文化论坛预热调研实录之六

福州:以茶为媒谋升级 乡村振兴得双赢

东南网11月3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 文/图)日前,首届海丝国际茶文化论坛系列活动组委会调研组前往福州连江、仓山等地,实地走访茶企,了解当地茶产业发展情况。福州是茉莉花之乡,更是茉莉花茶的发源地。近年来,福州多地通过茶旅结合,打响了茶叶品牌影响力,实现了茶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双赢。

茶旅结合

来自“最美茶山”的邀请

长龙镇是福州市连江县的茶叶重镇。这里现有茶园面积2.36万亩,茶叶加工企业20家,主要产品涵盖了绿茶、乌龙茶、红茶等,也培育了一批本地茶叶品牌。以往,长龙镇生产的茶叶以中低端为主,大多销往广西等地。近年来,该镇通过茶旅结合,不断提升茶叶品质,促进茶产业的升级与发展。

几年前,电影《失孤》在这里取景,让当地的茶山走进了观众的视野。2018年,长龙镇被评为“2018有福之州·最美茶山”,从此就有不少人慕名来打卡。近两年,当地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对茶山进行环境整治,并开辟了红色旅游线路。每到假日,自驾前来旅游和摄影的游客很多。

“游客感受过这里的生态环境后,对这里的茶叶品质也更加认可。”陈锋是连江县长龙第一茶厂的负责人,对于茶旅结合带来的效益,他颇有体会,而茶叶的销售数据更是直观地反映了这一改变。

2014年前,长龙第一茶厂每年明前茶的销量大约在1000斤。从2014年开始,陈锋摒弃了低端茶叶的种植和生产,转而专攻明前茶。为了提升茶叶品质,他不断引进优质的茶叶品种,保持茶山的土壤质量,采用生态无公害的种植方法。在提升品质和加大宣传双管齐下的作用下,茶厂明前茶的销量逐年大幅度上升。今年即使受到疫情的影响,销量仍超过4万斤。

游客的到来,不仅提升了当地茶叶的知名度,同时也带动了当地旅游、餐饮、特产的消费。当地不少茶企还结合亲子游、深度游推出了茶叶采摘、制作的茶文化体验项目。

茉莉飘香

“一朵花”带动的乡村振兴

永泰县春光村如今是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每到节假日,来这里赏花的游人如织。

几年前,春光村引进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春伦集团种植140余亩茉莉花。由村民先将土地流转给企业收取租金,再由企业聘用从事养护、采摘等工作,带动全村劳动力约80人,增加全村工资性收入超过100万元,单此一项,增加户均年收入5000元。随后,春伦集团继续加大与春光村的合作力度。春伦集团租用周边村庄空置房屋,修建春伦驿站,打造以茉莉花观赏和体验为主题的设施,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5万元。

成片的茉莉花还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给农民们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在村里的支持下,农民们涌上街头摆起集市,天然土法制作的土特产品、绿色生态的有机蔬菜和畜禽供不应求,销售一空。

“永泰大樟溪畔适合种植茉莉花。对于企业来说,我们获得了优质茉莉花的稳定来源;对于当地村民来说,有了固定的收入、村里的环境更美了。真正实现了企业、村庄的双赢。”春伦集团负责人说。

后继有人

茶产业发展创新大有可为

“我们看好福州茉莉花茶产业的前景,对未来的发展有信心。”在此次调研的座谈会上,不少茶企代表表现出了这样的自信。

“我们已经和国内、省内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对茉莉花的香气展开深度的研究利用。”在闽榕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德星看来,茉莉花产业大有可为,除了传统的制茶,还可以开展香氛、制药等领域的研究。

对于茉莉花茶制茶工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成忠来说,对茉莉花茶发展前景的信心来自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这一行业,传承茉莉花茶制茶工艺。“我的儿子也从事这行,他也是非遗传承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继承衣钵,就为这个行业注入了创新发展的新鲜血液。”

记者从福州市农业局了解到,下阶段福州市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用好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做大做强福州茉莉花茶产业,加快福州茉莉花茶向二、三产业延伸融合,发展保护好“福州茉莉花茶”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争取在2022年将福州茉莉花产值提升至60亿元。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