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进泉的“蒸笼”岁月
2020-11-11 08:17:5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瑶 作者:金晶晶 蔡意 黄汉业寻味 回望历史记住乡愁 小朋友们津津有味地吃着开花馒头。东南网记者蔡意 摄 “现在经常有久居外地的本地人,经过多方打听,来我这儿买蒸笼。”黄进泉说,他们带着蒸笼去外地,思乡的时候,就蒸上一些馒头,便能吃到原汁原味的家乡味道。 为何莆田人即使远赴他乡,仍然不忘带上蒸笼?黄进泉介绍,制作蒸笼的柳杉吸水性较好,蒸出来的馒头、包子皮软而干,而铝、不锈钢制蒸笼蒸出来的皮面都是湿的,影响口感。但柳杉独特的木质香味能持续散发几十年,其所蒸的食品带着淡淡的清香,别有风味,那便是乡愁的味道。 相传,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秋,戚继光奉命从浙江率师援闽抗倭,取得“林墩大捷”。当时忠门东埔、度下有卷炊工匠,用自制的蒸笼,在涵江一带“炊米糕”,卖“炊包”,听到戚家军在林墩歼灭倭贼,就把炊好的米糕、菜包、肉包、“宝糕”,挑去慰劳戚家军。据说,戚家军很爱吃炊糕和炊包,但因蒸笼炊具太小,官兵人多,供应不及。戚继光就叫军中的能工巧匠,帮助忠门人,改造蒸笼炊具。这些忠门人,学会了制作多层蒸笼炊具,回家后,便传艺兄弟、甥侄和乡亲们,一代传一代。经过不断实践和改造,制作忠门蒸笼的人越来越多,生产的品种也逐渐增加。于是,蒸笼制作工艺一直沿续至今,成为北岸地区手工工艺的一大特色,迄今已有400余年历史。 蒸笼蒸煮的开花馒头。东南网记者江瑞鑫 摄 美食承载记忆,味道留住乡愁。经过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蒸笼蒸煮出来的食物,依然是莆田人萦绕心间的家乡味道。 据了解,在改良之前的蒸笼多用竹子制作,不但没有香味,材质易蛀虫,而且宽度受限制,无法制作需要用于蒸佛跳墙、大馒头等食物的蒸笼。 邻居黄清荣说:“吃上一口馒头,我们就能辨别出是否是忠门蒸笼蒸出的,有些人甚至能从馒头形状分辨出。”蒸笼直接关系到蒸煮食物的品质,好的蒸笼不仅保持了馒头、红团等食物原有的甜味,还能留下一股淡淡的木香。 传艺 播撒种子落地生根 提起开设展览馆,黄进泉滔滔不绝。东南网记者江瑞鑫 摄 如今,传艺,成了黄进泉心头的一块疙瘩。“手工制作蒸笼,费时费力,现在的年轻人基本不愿学。”他说,时过境迁,他熟识的一些手艺人也不再操刀了。 今年6月13日,莆田市举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启动仪式暨“莆田有礼”非遗购物节,黄进泉作为蒸笼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也参加了此次活动。“我每年至少参加两次这种活动,通过微薄的努力宣传这项祖辈传下来的技艺,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上蒸笼制作技艺,不让它在时间长河中渐渐消失。” “希望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重视蒸笼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组织集中免费培训,延伸产业链,创新制作小竹编等文创产品。”黄进泉说,他计划开设一个有关蒸笼的展览馆,免费对社会开放,却因没有场地一直无法实现。 去年,北岸文化部门定期举办了非遗文化进校园、研学等活动,旨在让青少年零距离感受蒸笼制作技艺的魅力,在他们的心里种下一颗种子,推动这项传统技艺“落地生根”。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蒸笼制作技艺?北岸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蒸笼是每一个忠门人的家乡记忆,北岸将制订五年保护计划,邀请文化民俗专家指导开展对蒸笼制作技艺的资料搜集,建立健全项目档案,让蒸笼制作技艺以全新的姿态焕发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