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开元寺:“桑莲法界”结缘“海丝之路”
2020-11-30 09:27:4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作者:【世界遗产·文化】 福建日报社 福建省文物局 合办 2020年第22期 开元寺航拍 福建日报记者 何金 通讯员 张九强 摄 千年古桑 福建日报记者 何金 通讯员 张九强 摄 文物名片 泉州开元寺 泉州开元寺是宋元时期泉州规模最大、官方地位最突出的佛教寺院,于唐垂拱二年(686年)创寺,经历代兴扩,主体格局定形于宋元时期。寺院坐北朝南,由中路主体建筑群、东西两路附属组群及东西石塔等组成,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 1982年,泉州开元寺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中国邮政发行“中国古塔”邮票一套4枚,第二枚就是泉州开元寺镇国塔。 在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后廊,有一对雕刻有印度教神话故事的石柱,柱上雕刻的图案以毗湿奴及其化身的神话故事为主,配以八幅中国吉祥图,有中国人喜欢的菊花、牡丹花等图像,充分体现了中印文化在泉州这个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的相互融合、和谐共存。 前世传奇 一对石塔高古至尊 讲述人 黄明珍(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中心副研究员) 公元1250年,泉州开元寺内的东西两座塔建成,至今为全国建筑高度最高、年代最古老的一对石塔,是中国的“四大名塔”之一。可以说,东西塔是宋代佛教石雕艺术的珍品。 泉州开元寺创建于唐武后垂拱二年(686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原名“莲花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为“开元寺”。位于中轴线上的大雄宝殿,因传说建殿之时有紫云盖地,所以又叫“紫云大殿”。大殿上方巨匾上写有“桑莲法界”四个魏碑风格的大字,以应“桑开白莲”之说。 关于开元寺,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记载,早在唐朝初期,泉州已盛产丝绸,开元寺这片地原是泉州富商黄守恭的桑树园。传说,一天,黄守恭梦见有一个僧人向他募地建寺,他说等桑树开白莲花后就献地结缘。几天后,满园桑树果然都开出白莲花,黄守恭深被无边佛法所感动,果然把这片桑树园捐献出来。其实,黄守恭本来就是一位乐善好施的人,“桑开白莲”之说乃是人们敬慕佛祖,附会而成,但这一神奇的传说却为泉州人民所津津乐道,世代相传,因而开元寺也得了“桑莲法界”的美称。 作为唐初本地富商,黄守恭的经商理念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他认为,仅凭一己之力,发展始终有所限制,只有相互协商,互相帮助,才能达到商业上的共赢。黄守恭的豁达胸襟和远见卓识,得到了当时泉州所有商业同行的尊敬。在他的带动下,唐朝以后的泉州,丝绸业逐渐形成了分工明确的产业链,有人栽桑,有人养蚕,有人缂丝纺纱,每年有数十万匹丝绸源源不断销往海外,泉州也逐渐发展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 在开元寺的后回廊中央,有两根雕刻精美、造型别致的十六角形石柱,它们是古印度教石柱,曾被明末泉州名僧木庵称为“石柱牡丹”。石柱的每个圆盘内分别雕刻有印度教古代神话故事图案,配以中国古代传统吉祥图案及花草图案。这些故事的主要内容,和印度著名史诗《罗摩衍那》有关。在大雄宝殿前的月台须弥座束腰处,有73尊印度教的狮身人面像青石浮雕,这在全国的寺庙里也颇为罕见。 谈及开元寺,就不得不提东西塔。位于开元寺内的东西塔,是开元寺的镇寺之宝,也是古城泉州最具标志性的地标。唐朝建寺时,最初建的是木塔,因为火灾,宋朝重建时改为砖塔,后再改为现时的石塔。东塔名镇国塔,高48米;西塔叫仁寿塔,高45米。 如此高的石塔,到底要用多少石头奠基?用多少大石头造塔身?传说,当年造塔时用的石头从西街排到泉州城郊,即现在泉州城东南的东海镇法石村,所以这个地方叫“石头街”。 在800年左右的历史当中,东西塔经历了台风、地震、冰灾等自然灾害,依旧安然无恙,特别是西塔连大修都没有过,就只有过几次的小修。 东西塔各建五层,每层有飞檐,有楼阁;塔身八角形,四面开圆拱门,设佛龛,每层的拱门和龛互相调换;塔尾有一粒铜葫芦,8个角有8条链和塔尖相连;每层塔角挂风铃,整座塔共挂40个风铃,风铃随风飘动,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塔身的浮雕石像,刻有武士、天王、金刚、罗汉,每座各80仙,造型生动,神态各异;塔底座的中部还有40幅青草石绘画雕刻。 印度教石柱 福建日报记者 何金 通讯员 张九强 摄 印度教狮身人头石雕 福建日报记者 何金 通讯员 张九强 摄 今生故事 石柱、义工诠释“和谐” 东南网11月3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何金 通讯员 张九强 文/图)去年10月,中印两国领导人举行第二次非正式会晤,谈及印度金奈与福建泉州古代的历史交往。 在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后廊,有一对雕刻有印度教神话故事的石柱,这对印度教石柱,来源于泉州历史上的印度教寺庙——番佛寺。番佛寺坍塌后,大部分印度教建筑构件流入民间,有的成为其他寺庙用来维修的构件。这对石柱是南印度朱罗时期常见的柱型。柱上雕刻的图案以毗湿奴及其化身的神话故事为主,配以八幅中国吉祥图,有中国人喜欢的菊花、牡丹花等图像,充分体现了中印文化在泉州这个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的相互融合、和谐共存。 如今,这对印度教石柱成为泉州开元寺最重要的文物之一,也成为世界各地游客“必看”点之一。在漫长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中,外来宗教文化在泉州落地生根,中华的宗教文化从这个城市窗口走向世界。作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泉州开元寺不仅是刺桐城辉煌“海丝”历史与中外宗教文化频繁交流的历史见证,也是当地的一扇文化之窗和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作为古城的地标,开元寺早已融为泉州市民生活的一部分。以开元寺为地点的庙会依旧盛行,主要包括了以勤佛为主的寺庙宗教活动和以西街庙会为主的商业活动。其中,最重要的宗教活动是绕佛,泉州话“绕(圈)佛”音似“勤佛”,“勤佛日”的叫法因此而来。 绕佛时,法师带领诸香客在大雄宝殿内礼佛诵经。随后法师敲木鱼边诵经,边引领诸香客顺时针而行。从大雄宝殿出,绕行到东西双塔,行至拜庭,沿拜庭石条绕行数圈,众人齐诵《阿弥陀经》。最后,回大殿内再次诵经行礼。 上世纪80年代,开元寺将勤佛日发放的“粥”改为“斋面”。“旧时,南方人吃‘面’是比较稀有的,粥是日常,面算是加料的。”开元寺德升法师说,泉州话“打斋面”,音同“打灾面”,便是消灾解难的意思,“所以吃面的人越来越多,聚集的人也越来越多”。 在泉州开元寺内,活跃着一个数量超过100人的义工群体,他们为开元寺内的秩序和各项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做义工很有意义,我经常过来。”施双婷说。她是一名教师,在开元寺的庙会中主要负责疏导人群。 “勤佛的时候,山门会关闭,把拜亭留给法师、居士和信徒,还有一些游客也会参与进来。”施双婷介绍,“此外,我在‘开元公益’中参与了一些慰问孤寡老人的活动,很受感触,就带女儿一起参加义工团队的活动。”她希望能把开元寺的义工传统延续下去。 专家点评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姚志强: 开元寺在元代合支院一百二十区为一寺之后,达到其发展的最鼎盛阶段。《温陵开元寺志》中称之为“禅风远泊,衲子兢集……食常万指”,寺院僧人多达两千人,加其庞大的寺院建筑、巨大的东西双塔,没有超级强有力的经济实力,是很难建设出这么罕见的建筑杰作的。开元寺为泉州佛教首寺,其宏大的规模、古老的双塔院格局、高规格的建筑形制、罕见的石塔建筑杰作,无一不彰显了宋元时期泉州港作为“东方第一大港”非凡的经济文化实力。更独特的是,其建筑构件、装饰中融合了丰富的佛教、古印度教文化特征,生动地体现了在10世纪至14世纪古泉州港中外宗教与文化、建筑与艺术的交融和共存。 泉州文化研究专家吴越: 泉州是一座古城,而开元寺作为泉州古城区域内最为重磅的文物集中地,可以说,这里是泉州文物之集大成者。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这些底蕴,就藏在这些以开元寺为代表的文物里。作为一座多元文化的宝寺,泉州开元寺更是见证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