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正文
分享到:

卢德生:坚守50载 只为泰宁山歌传承不止步

2021-01-13 07:37:5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作者:蔡晓卿
11月19日,在三明泰宁民主新街一处僻静的农家小院里,卢德生正一边低声哼唱一边斟酌新谱山歌曲子的歌词。虽曾是祖传牙医,但他却为山歌而着迷,年少接触山歌后便痴情于此,一心致力于山歌的传承与发展。

卢德生和山歌协会成员在唱《红军哥哥来泰宁》(视频来源:东南网)

东南网1月13日讯(本网记者 蔡晓卿 通讯员 陈启芳)11月19日,在三明泰宁民主新街一处僻静的农家小院里,卢德生正一边低声哼唱一边斟酌新谱山歌曲子的歌词。虽曾是祖传牙医,但他却为山歌而着迷,年少接触山歌后便痴情于此,一心致力于山歌的传承与发展。

一度,原生态泰宁山歌面临断代危险,凭借一腔的热情,卢德生深入农村,进行挖掘、整理、开发到再创作,组建山歌队,山歌协会,使得山歌成为泰宁的一张独特名片,唱响泰宁、唱向全国。

2018年7月,泰宁山歌被列为三明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20年1月,卢德生被确定为三明市第三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虽已年逾古稀,卢德生仍不忘初心,坚守近50载,只为泰宁山歌传承不止步。

年少学艺 情定山歌

卢德生(中)与搭档饶桂英、女儿卢雯,在租住的民舍里练唱山歌。陈启芳摄

泰宁山歌是客家山歌的一个分支,有着浓浓的乡土气息,是祖先一代代口口相传下来的,是旧时期人们通过口头艺术,记载泰宁社会生活,爱情、劳动的画面。山歌在泰宁流传已久,千百年来,泰宁人曾把山歌唱遍泰宁的山山水水。

卢德生今年72岁,曾经是位个体牙医。1964年,刚上初中的卢德生遇到了自己音乐道路上的启蒙老师-——当时下放到泰宁的浙江大学音乐教授,偷偷学艺三年,学会了谱曲作词,这也奠定了他的音乐基础。

1968年,卢德生作为知青到偏僻的乡村插队,跟农民去送肥料时,偶然听到田间的农民边干活边唱山歌,被用当地方言唱的山歌吸引。泰宁山歌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尾音别具特色,唱得亮、传得远,他一下子就陶醉其中,从此与山歌结下了不解之缘。

醉心创作 山歌放光彩

他开始利用下乡行医的机会,着手收集记录散落在民间的山歌。慢慢地,他发现泰宁山歌带有哭腔,腔调比较平,听起来像“丧歌”,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怎么被大家所认可,在喜庆的场合中往往不会出现。留意到这一点的卢德生,萌生了改编山歌的想法。他把原生态山歌进行重新挖掘整理再创新,去其糟粕,留其精华,经过一番修改,他改编后的民歌《十个俺健(女儿)九个“贼”》韵味悠长,朗朗上口,易于传唱,受到了大家的欢迎,也激发了他创作的欲望。

卢德生并不满足于改编歌曲,他还乐衷于创作歌曲。“红军哥哥来岭下,全村百姓忙筹粮;为了红军打胜仗,家家户户清储仓。”在他的原创歌曲《难舍难分一家亲》里记录了一段珍贵的红色历史,歌词里没有陈词俗套,给人一种朴实无华而又亲切自然的印象。为了保持创作的灵感,他常常下乡采风,为了保证歌曲接地气,他搬到农家小院,感受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他说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真正打动人心的歌曲。

卢德生(左)与搭档饶桂英在上清溪为游客演唱山歌  泰宁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泰宁发展旅游之后,又给了卢德生创作旅游山歌的灵感。他以泰宁山水为题材,试着帮导游、排工写歌,为泰宁增添了一分与众不同的乡村文化气息。这些山歌,曲调悠扬高亢,歌词风趣恢谐,既保持了泰宁山歌的原汁原味,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如《请到大金湖走一走》、《神往远古的上清溪》、《九龙潭之恋》等等。

40多年来,他创作了100多首山歌,歌曲内容还原百姓细碎生活、歌颂农村新面貌、赞美泰宁山水,赋予了山歌新的生命,深受当地百姓和外来游客的喜欢。2007年,在由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中国轻音乐学会、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原创音乐报》社主办的第二届原创音乐评选活动中,名人大腕云集,9万余首原创歌曲角逐,最终卢德生的《歌唱你哟富饶的莲乡》、《九龙潭之恋》脱颖而出,分别获得二等奖与三等奖。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被誉为客家山歌王的卢德生几十年来获得不少荣誉,成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文学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协会会员;2015年荣获福建省非遗协会,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新闻综合频道授予的“客家山歌民间传承大师”称号;泰宁县委县政府授予的“最美非遗守望者”称号;2018年荣获中国非遗总部基地、上海世界非遗文化城管委员会颁发的“非遗杰出贡献奖”; 今年,他被收录至《中国百强非遗人物年鉴》。

1   2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