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山海情》温情收官:扎进黄土地 山海情未了

2021-01-28 09:26:57 作者:树红霞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温情收官的对口扶贫题材电视剧《山海情》,在豆瓣获得高达9.4分(满分10分)的评分,成为该平台近年来评分最高的国产电视剧。在问答社区知乎,《山海情》站内评分达9.3分,与剧集有关的讨论热度不断攀升。 这部主旋律大戏何以火到“出圈”?创作背后有哪些感人故事?对于生产影视精品,该剧提供了哪些思路?27日,由国家广电总局主办的电视剧《山海情》创作座谈会召开。通过视频连线,与会者围绕“主旋律作品如何受欢迎、更响亮”展开热烈探讨——

扎进黄土地 山海情未了

东南网1月2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树红霞)

【数据】

据中国视听大数据统计,《山海情》首周每日平均综合收视率达1.340%,次周收视稳步上涨,东方卫视、北京卫视、浙江卫视播出的配音版电视平台综合收视率达1.466%,东南卫视、宁夏卫视播出的原声版,电视平台综合收视率也取得近来的最好成绩。

“我们有一种罕见的感受,虽然收官了,却还觉得这部戏没播完。一是这部戏确实让人意犹未尽,二是观众们的反应让我们觉得——山海情未了。”

——《山海情》制片人侯鸿亮

走到人民中间寻找力量

《山海情》以闽宁镇的发展历程为创作命题,展现了东西协作对口帮扶的政策背景下,福建和宁夏两地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描绘出一幅雄厚壮阔的脱贫故事画卷。

众所周知,主旋律的“命题作文”向来不易出彩,可这次主创人员硬是交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高分答卷。

“我宣布,我爱看主旋律!”“我每天只想钻到电视机中帮村民卖菇。”……无数观众发自肺腑的热评,让各大社交平台掀起了一股山海情“热”。为啥?因为它打破了家庭代际,追剧的观众中,既有传统的观剧人群,更有很多90后、00后。

“2019年底,我们接到《山海情》的拍摄任务,心里一直很忐忑,因为这个命题的高度、难度和周期紧张,还因为前期的采访和创作都没有找到恰当的表达和切入方式。”侯鸿亮回忆说,找不到方向的时候,大伙儿就去问脚下的土地,就去到人民中间,寻找力量。事实证明,这样的创作方法是有效的,观众们看到这部剧后,跟创作者们产生了共情和共鸣。

细节处见生活,温暖处见人心。这是主流媒体的共识,也是该剧成功的密码。

在创作座谈会上,中宣部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相关负责人给予该剧高度评价。大家认为,《山海情》深深扎根时代的土壤,从人民的实践中汲取营养,结出了累累硕果,有力地回应了“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创作要求。

“《山海情》令观众哭着、笑着、感动着、思考着,这是文艺作品的最高境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司长高长力深有感触地说。

写出吊庄移民的心灵史

编剧团队中,王三毛是地地道道的西北人,他所在的村子虽说离闽宁镇还有几百公里,但生活习惯、性格特点和早期的贫困落后都差不多,这为他前期的创作提供了便利。

但他很快发现,后期的创作难度陡增,很难驾驭。仅大纲阶段,他就数易其稿,可一直得不到出品方和主创核心成员的认可。

“我们打了败仗,一度认输,就像剧中开始写的那样,当了逃兵。但制片人侯鸿亮没放弃,导演孔笙也没放弃,他俩给我们打气,帮助我们找原因,让我们重拾信心,重找创作状态。”王三毛不断反思为啥写不好,慢慢明白了两点,一是压力大,太想写好,反而找不到方向;二是调子定高了,想写出吊庄移民的变迁史,却显得空洞乏力,人物扁平,不接地气。

“在和导演第一次沟通剧本时,我们大胆提出,这回不写变迁史,写一百多万吊庄移民的心灵史。这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他也想拍一部立得住、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王三毛最终选择了平实文学的力量。

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主创人员秉持客观性,既不回避人性的弱点,也不回避扶贫工作中会遇到的局限和困难。“《山海情》得到观众认可,是我们创作者敢于诚实地面对这段历史,不回避人性,不辜负人心,不粉饰生活,用一颗赤诚的心和对这片土地的爱完成了这部作品。”王三毛说。

最朴实最动人的艺术表达

在导演孔笙看来,这部戏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实。

“我们实实在在讲述了一个关于老百姓的故事。这个实,是真实的实、现实的实,也是踏实的实。”他说,要让普通观众接受一个并不熟悉的发生在农村的故事,最关键要让它接地气、不悬浮。

“我们一直强调,拍出来先要让自己相信,才能让观众相信。演员用方言演绎这些真实发生过的事,就让这部剧有了根和魂,成为最朴实最动人的艺术表达。”孔笙说。

踏实,是全体主创人员的工作态度。“我们用三个月时间,体会了当年的开荒建设。切身体会闽宁镇发展的艰辛,才能怀着敬畏之情进行创作。”孔笙说。

回想整个创作过程,领衔主演黄轩坦言,这是极其特别的一次体验。

“戈壁滩一望无际,每天拍摄都吃一嘴沙子,体验特别真实。这种真实让我们更自然地融入角色,并与角色产生共情。”他说。

扎根生活,匠心创作,倾情打造新时代精品力作。光明日报文艺部执行主任邓凯评价说:“这部剧不是拍出来的,而是从那片土地上‘长’出来的;这部剧蕴含的情感不是演出来的,而是像黄河水一样蜿蜒流淌、奔腾不息。”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