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沿海沉船遗址:水下考古的摇篮
2021-02-09 10:11:1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作者:今生故事 “水下考古第一”催生“首个遗址公园” 东南网2月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凤山 林霞 张哲昊 文/图) 趁着冬日暖阳,来到平潭综合实验区平原镇上攀村,走进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好似走进一条“时光隧道”。在海丝遗珍展厅,青花瓷盘、陶碗、陶片……这些发掘自“碗礁一号”的文物整齐陈列,鲜活地展现海上丝绸之路风貌。 站在地图前,海坛海峡水下遗址保护区徐徐展现:北至大练岛北侧,南至平潭大桥,西至屿头岛,东至苏澳码头附近海域,约90平方公里。其序列完整、无一缺环,证实海坛海峡至迟在五代时期,已经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航段,并且不间断地延续于之后的各个历史时期。 2013年5月,海坛海峡水下遗址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平潭首个“国保”单位;2016年,国务院批复《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方案》,平潭旅游迈入新纪元。在当下的岚岛,发展考古旅游成为热议,也成为推动旅游产业与考古事业实现“双赢”的妙招。 海坛海峡水下遗址是对位于海坛海峡水下文化遗存的统称。平潭综合实验区水下遗址保护中心负责人陈盛说,立足丰富的水下遗址资源,当地已编制完成《平潭海坛海峡水下考古遗址公园总体规划》,全力推动打造全国首个国家水下考古遗址公园。 遗址公园将以“海上丝绸之路东西航线交汇点”为背景,以保护、阐释、传承海坛海峡水下遗址重要价值为定位,依托于保护区,融合水下遗址及当地历史建筑、海岛村落等特色元素。据了解,遗址公园建设规模庞大,分为近期、中期、长期三个阶段,时间跨度至2035年。 具体说来,公园将串联海陆,形成“海上遗址保护圈”“沿岸文化展示圈”“公园核心功能圈”三大建设圈,重点建设大练岛、苏澳镇码头、小练岛、钟门村4个片区,具备文物保护、科研教育、生态涵养、休闲游憩等多项功能,以进一步推动海坛海峡与台湾海峡海上商贸等交流活动。 水下遗址公园还可全面承载海坛海峡、台湾海峡,以至中国东部海域地区水下遗址挖掘、科研、培训等工作,这方面已有先例可循。例如,2009年7月至8月底,结合第五期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实习工作,联合考古队对小练岛宋代至清代水下文物点及其周边海域进行调查,发现大练岛西南屿宋代沉船遗址;又如,2013年至2016年,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承担国家海洋局海洋公益项目“水下文物调查集成”,在海坛海峡实施时,先后发现“老牛礁二号”清代沉船、高屿宋代沉船等遗址。 “我们将积极推动海坛海峡水下遗址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力争在考古遗址保护和展示方面起到示范作用。”陈盛说,当地还将建立“海丝文化在福建”考古科研与教育基地,打造国际水下考古研究交流中心,为平潭国际旅游岛增添亮丽名片。 专家点评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辛光灿博士: 海坛海峡海域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域,长期以来留下了丰富的水下文化遗存。从数量上看,平潭是福建省发现水下遗址较多的地区。当前,平潭正在推进海坛海峡水下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并联合考古界力量对发现的水下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发掘保护,将其转移至博物馆。此举有助于保护平潭文化瑰宝,留住历史根脉,进一步提升平潭知名度,助力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