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正文
分享到:

在闽台籍教师马彦彬就地过年:感受福州乡村年味

2021-02-10 14:39:5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作者:卢金福

马彦彬在介绍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东南网记者 卢金福 摄

在榕台胞欢度2021春节系列活动 东南网记者 卢金福 摄

东南网2月10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今年因为疫情的阻隔,我没有办法回到台湾,跟家人一起过年,但只要我们心在一起,我们就永远在一起,天涯若比邻,祝福家人和所有的亲朋好友,平安如意、新年快乐。”这几天,在闽台籍教师马彦彬和妻子林佳垔正在准备年货和除夕夜的食材,他通过东南网向亲朋好友进行了拜年。今年马彦彬积极响应政府提倡的就地过年,决定留在福建,选择在永泰县同安镇过年,体验福州乡村的年味。

马彦彬曾任台湾逢甲大学的校长特别助理、秘书长、进修暨推广教育处处长、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等,2017年从他从台湾跨海来到福州,在阳光学院任教, 承担了阳光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的课程设计、师资培育和创业孵化,他还在学校成立了两岸融合发展研究院,帮助来到学校的台湾老师安心生活和工作。

2017年,福州市台协会成立人才委员会,为全国首个台协人才委员会,致力于为在榕台籍人才提供生活工作及政策咨询、收集反馈建议,增强其与政府部门合作等服务。马彦彬担任了人才委员会主委,该委员会一直探索让台湾人才投入到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当中,而美丽乡村建设就是其中一个项目。他自从2020年初开始,率领一支由5名台湾教师和5名台湾设计师组成的团队,进驻永泰县同安镇,开始对尾林村、西安村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改造村部、新建垃圾分类亭和裸房整治。

2月6日,“台湾人才助力乡村建设实地调研与经验交流会”实地参观调研台湾人才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乡村发展需要文创、电商、旅游等各方面的专业人士,台湾人才有很大的发挥舞台。”马彦彬表示,福建省“十四五”规划提到“支持台湾同胞参与福建社区治理和乡村振兴”,这是值得台胞参与的工作机会,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台胞可以参与其中,实现两岸融合发展,互利共赢。

2月7日,在永泰县同安镇岚口村的一家“岚口·遇见台湾”民宿正式对外运营,这是林佳垔和她的台湾闺蜜宋慧珍合作开办的。民宿由岚口村的旧村部与小学改造而成,共设有8个房间,每个房间都是以台湾著名景点来命名的,房内还会提供对该景点的介绍海报与书籍、台湾茶包与风味小点心,让来到这里的游客,都能有身临其境般的享受。

林佳垔告诉记者,运营这家民宿的初衷还是希望能让每一个来这儿的客人,了解台湾并看到台湾人和善的一面,消除两岸民众之间的芥蒂。在同安镇生活的这段时间里,她发现同安镇不仅有好山好水,还有朴实好客的村民,这也让她更坚定了留下来运营好民宿的信心。

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让马彦彬夫妇和周边的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几天,邻居们自告奋勇帮他们准备好了土鸡土鸭,他们自己准备了台式肉冻、台式花枝丸、台式萝卜糕等食,还有10多位村民热情地邀请他们夫妻到家里一起吃年夜饭,让他们体会到了乡民们满满的善意和温暖。“每一家都非常诚恳,一而再再而三邀请我们一定要去,但我们除夕夜还是想留在民宿自己吃,后面再到村民家拜年。”马彦彬表示,最近福州到处都张灯结彩,放起了鞭炮,有浓浓的年味,春节期间,打算体验一下福州乡村过年的特色,以借此机会多了解两岸的春节习俗。

春节前夕,马彦彬还参与了在榕台胞的新春聚会,2月7日晚,“家·圆”留榕台青围炉守岁话新年活动在福州举行,二十余名在福州工作生活的台湾青年、台胞齐聚一堂话团圆、畅想新年愿望。马彦彬说,台胞们在食材的准备、彼此祝福、写春联、包水饺的过程中,感觉很温暖,“年味很浓,有小时候过年的感觉。”

据了解,2021年春节将至,为共抗疫情,福州市台协会于1月11日发布了《相约伴榕城,福临万家过福年——致广大爱榕台商台胞台企的倡议书》,得到了广大在榕台商台胞的积极响应,大家纷纷选择留榕过年。为让台胞台商在榕度过多姿多彩的新春佳节,福州市台港澳办与市台协会启动以“暖意融榕 同心同行”为主题的在榕台胞欢度2021年春节系列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暖心活动,送政策、送温暖、送祝福,让留榕过年的台胞感受温馨、温情。福州市台协会还精心准备了五百多份新年大礼包,将陆续送至台商台胞手中,帮助他们在大陆度过欢乐祥和的春节假期。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