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与厦大走进“国家记忆”
2021-03-31 20:58:59 来源: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
陈嘉庚与厦大走进“国家记忆” 央视连续三天播放纪录片《陈嘉庚与百年厦大》 众多教授出镜讲述,解开不少疑团 厦门日报讯(记者 佘峥 通讯员 欧阳桂莲 郭瀛霞)从昨天起的三天,央视《国家记忆》栏目陆续播放三集纪录片《陈嘉庚与百年厦大》。 厦门大学百年校庆也进入倒计时。2021年4月6日,是厦门大学100岁生日。 厦大子弟牵线搭桥 消息来源说,陈嘉庚和厦大进入央视《国家记忆》栏目视野,源于一位厦大子弟的牵线。厦大宣传部副部长楼红英说,双方接触后,都对彼此有新的认识。 厦大方面悄悄考察《国家记忆》栏目,认为它的品质值得信赖。《国家记忆》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四套一档“为国家留史,为民族留记,为人物立传”的国史节目。 《国家记忆》的导演,随着对陈嘉庚和厦大了解的增多,也意识到这是一个适合《国家记忆》的题材。 厦大百岁教授出镜 楼红英说,从去年下半年,节目导演先后几次来到厦大采风、拍摄。不仅到厦大,还到集美学校、长汀等地。 据介绍,纪录片采访了方方面面的人,包括陈嘉庚的孙子陈立人,陈嘉庚研究者、厦大人文学院教授朱水涌等,最引人注目的是厦大教授潘懋元以100岁出镜,另一位出镜者、厦大教授陈孔立当时也90岁了,两人介绍了厦大当年内迁长汀的办学历史。 纪录片分三集讲故事 纪录片分三集播出,每集30分钟。 从央视介绍来看,三集侧重点不同,昨晚播出的第一集,介绍了陈嘉庚倾资创办厦门大学的艰难历程;今晚将播出第二集,讲述抗战期间厦大内迁长汀,在烽火硝烟中自强不息、弦歌不绝,最终成为“南方之强”;明晚将播出第三集,讲述新中国成立后的厦大。 昨晚,在看完第一集后,楼红英说,她印象最深的是,纪录片讲述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陈嘉庚的公司黯然收盘,心力交瘁的陈嘉庚,再也无力维持厦门大学的正常运转,他决定将厦门大学无条件奉送给政府。 纪录片介绍了陈嘉庚《南侨回忆录》中的一篇,他详细记录了在经济最为艰难时期为厦门大学筹钱的种种困境,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他仍谦虚地认为自己竭尽全力办学只是尽了一个国民的本分,却没想到经济上遇到困境,实在没有力量再办下去,以至于给政府添了麻烦,内心感觉非常抱歉。 楼红英说,当她听到解说“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抱歉!”时,忍不住流下眼泪。 【揭秘】 为什么建校初期不到120人, 陈嘉庚却要了一块2000多亩的地? 《陈嘉庚与百年厦大》昨晚播出第一集,讲述陈嘉庚艰难办学历史,解开了长久以来的疑团。 百年前,厦大所在的演武场是厦门南端一处荒僻的海角之地,曾是厦门岛抵御外敌的练兵之地。清朝初年,郑成功曾在这里屯兵训练;鸦片战争爆发后,演武场一带又成为清军的布防重地;1841年,厦门军民曾在这里抗击过英国侵略者的战舰……几经变换,最终成为一片荒冢墓地。 不过,陈嘉庚偏偏就选中了这块荒凉之地,毫不犹豫地将这里定为厦大的校址。不仅如此,他当时备受质疑,刚刚诞生的厦门大学,师生加起来不到120人,但陈嘉庚一下子要了2000多亩土地。 纪录片也从陈嘉庚晚年亲笔撰写的《南侨回忆录》里找到答案:当时陈嘉庚的脑中早已勾勒出未来改造完成后的模样:“北虽高山,若开辟车路,建师生住宅,可作许多层级,由下而上,清爽美观;至于东向方面,虽多阜陵起伏,然地势不高,全面可以建筑,颇为适宜……” 在培养学生方面,陈嘉庚也早为厦门大学制订好了长远计划,到第十五年,在校生要达到8500人。 后来的厦大,果然和陈嘉庚设计的一样:北边靠山建了凌峰教工宿舍,拾阶而上,厦大学生的规模,的确需要2000多亩的土地。 为什么地处东南一隅的厦门岛, 能吸引国内的知名学者来任教? 1926年10月10日,厦大国学研究院成立,在学术界文化界轰动一时,评论说“大有北大南移之势”——放眼整个国学院的学术班底,是一连串即使在今天也难掩光辉的名字:语言学家沈兼士、文学家林语堂、史学家顾颉刚…… 一直以来,很多人有疑问:厦大创办初期,为什么地处东南一隅的厦门岛能吸引到那么多国内知名学者? 厦大人文学院教授朱水涌在纪录片里举了一个例子,顾颉刚在北京大学的时候,他是一个刚刚升起的史学界新星,他在北京大学工资是50大洋,他到厦大后,厦大给他的工资是150大洋,后来又聘他为研究院的教授,给他的工资是200大洋。 换句话说,厦大当时给出的工资是当时中国各大学府的最高水准,将钱花到了刀刃上,这使得一批批知名的教授学者应邀而来,真正使得群贤楼内“群贤毕至”。 (记者 佘峥 根据《陈嘉庚与百年厦大》整理) 【预告】 今明继续看《陈嘉庚与百年厦大》 时间 3月31日20时 4月1日 20时 频道 CCTV-4 《国家记忆》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