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苏区海上游击队:驰骋海上的革命力量
2021-06-21 11:56:0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作者:范陈春讲述 小木船打兵舰 □陈孝道 我是海岛乡宫东村党支部书记陈孝道,今年63岁。我的爷爷比柯成贵大六七岁,当年跟着他一起在岛上闹革命。在我小的时候,爷爷经常会跟我讲当年他们在海上的传奇故事。要我说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木船打兵舰”的故事了,犹记得每每讲到这,爷爷脸上都会露出灿烂的笑容。 那是1934年10月的一天,国民党海军“通济”号军舰出航上海,途经西洋海面时,企图登岛刺探我军情报。游击队员看见敌人军舰来临,立即做好战斗准备。当“通济”舰放下舢板, 舰上几名海军官兵刚跳下舢板,我游击队旋即开枪射击,打死敌军一人。 枪声一响,“通济”舰上的敌人慌作一团。他们一边胡乱开枪还击,一边发急电称在西洋海面遭伏击,要求增援。陆上敌人接到电报,即派“海筹”号军舰赶来增援。“海筹”舰赶到后,两舰会合,但由于情况不明,也不敢贸然登岛,只好远远地停泊在西洋海面,伺机下手。 此时,柯成贵立即召集副营长林红俤和中队长以上干部开会,研究对策。大家想抓住有利战机打它个措手不及,杀杀敌人的嚣张气焰。柯成贵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提出了小木船打兵舰的大胆设想,大家表示赞同,并讨论补充了具体作战方案。当晚在西洋岛后门的龟澳顶布置百盏灯火迷惑敌人,然后船队悄悄迂回包抄。 当年西洋岛没有电灯,晚上海面上一片漆黑,唯有岛上有点点游动的灯光,随着海风的吹动时隐时现,像是队伍在运动。愚蠢的敌人果然上当了。他们认定这些灯光之处是游击队的宿营地,便开炮轰击。炮声隆隆,震天动地,敌人颇为得意,以为这下游击队该完蛋了。 正当敌人洋洋得意之时,海上游击队队员在柯成贵的率领下,乘着20多只小木船向敌舰迂回包抄。敌人开始还以为是出海捕鱼的渔船,等到这些小木船逼近军舰时,他们才醒过神儿来,但为时已晚。因军舰的火炮近距离不能发挥火力,眼看海上游击队的船只越来越近,用自制的手榴弹、土雷等攻击军舰,敌人连忙仓皇逃窜。海上游击队用小木船打跑了军舰,打出了军威。 今年,霞浦县关工委将这个故事写入《霞浦革命小故事》一书中,许多青少年借此了解这个红色故事。(福建日报记者 范陈春 整理) 红色传承 贫瘠小岛变为美丽新渔村 □福建日报记者 范陈春 通讯员 吕峰 池成祥 西洋岛渔港鸥鸟成群,美景如画。(海岛乡供图) 6月18日,坐落于海岛乡西洋岛落船鼻山头的宫东村齐心公园,几名工人正忙着修建一个个渐成雏形的蘑菇形凉亭。“这个公园有420平方米的观景平台,在平台上近处可以看到澳口的船只,远眺可以看到对岸的魁山岛、马刺岛等。”宫东村党支部书记陈孝道对即将完工的公园满是期待。 宫东村是海岛乡人口最多的建制村。在革命战争年代,这个村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海上游击队的根据地。 “别看宫东村现在干净又整洁,建起了民宿,吸引了游客,前几年,村里的文化广场还是个垃圾场,一年四季臭气熏天,后来村里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这才慢慢好起来。”宫东村村主任石和平感慨地说。 2016年,在海岛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宫东村整治人居环境,并积极寻找资金渠道,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至今,宫东村接连修建了下广桥军民融合广场、下广桥渔民休闲公园、落船鼻齐心公园,村民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多年来,村里还筹资安装路灯,清理下水道,建设污水处理厂,完成主要道路基本硬化,全面改善村容村貌,一个新型渔村渐渐展现在世人眼前。 红村蝶变,老区逢春。近年来,宫东村立足村情实际,发挥资源优势,注重产业发展,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从十多年前的贫瘠小岛,变为美丽新渔村,村集体收入从零增长到2019年的16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从几十年前的几百元增长到2020年的22078元。宫东村村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宫东村只是海岛乡众多岛村实现蝶变的一个缩影。“我们紧抓海上千岛城建设的机遇,围绕村庄增美、村民增收、村力增强的目标,深入推进海上乡村振兴工作。”海岛乡党委书记叶林茂表示,当地通过深度挖掘各村特色,力求打造一村一特色、村村有亮点的新型渔村。未来,将有更多村庄实现富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