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点赞闽宁协作新成效:脱贫不脱政策 衔接乡村振兴
2021-09-06 10:44:57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9月6日,《人民日报》13版刊发通讯《脱贫不脱政策 衔接乡村振兴》,讲述宁夏盐池县在脱贫之后,利用好闽宁协作资金、政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福建晋江等地的帮扶下,闽宁协作不断呈现新成果。 巩固帮扶成果,闽宁协作变单向帮扶为全方位合作—— 脱贫不脱政策 衔接乡村振兴(做好民生保障④) 核心阅读 近年来,宁夏盐池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接力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政策兜底保障,对脱贫户“扶上马,再送一程”;利用闽宁对口援助资金,发展特色产业,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在福建省对口援助下,不光盐池一地,中卫等地也在脱贫后继续发力,闽宁协作从原来单向帮扶,逐渐转变为两省区全要素、全方位、全领域合作。 汽车开到宁夏盐池县王乐井乡刘四渠村,路两边,是沟壑纵横的黄土梁,梁上散落着几户孤零零的人家,张学梅就住在这里。外面风吹得清冷,可掀帘走进去,门里却一片热闹。握着回访人员的手,张学梅眼角笑出皱纹。去年3月,她的儿子因意外车祸去世,老伴儿也得了癌症。原以为往后日子艰难了,没想到上报情况后,县里、乡里的帮扶工作队立马到家里,带来了帮扶政策,“现在生活有了保障,日子过得去了!” 盐池作为宁夏西海固地区第一个脱贫的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截至2020年底,全县脱贫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662元,同比增长18.8%,实现农业总产值7.1亿元,同比增长3.2%,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落实兜底保障 创业继续扶持 去年,刘四渠村的网格员朱仟了解到张学梅家里的变故,立马使用手机里的“脱贫攻坚动态监测预警”应用程序,将情况填报上去。第二天,县里就派了工作队过来,调研后,将张学梅家定性为“突发致贫户”,不仅给全家上了低保户待遇,还给儿媳妇介绍了工作。“生产、生活、收入、用水,乡亲们有什么问题,都能通过这个应用程序反映解决。”朱仟打开手机软件,里面农户数据管理、巡查管理、帮扶信箱等功能排列整齐。 2020年,盐池县依托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建立“红黄绿”三色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在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个层面,建立四级网格化管理模式,通过1011个基础网格,形成“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治理体系。除了防止突发性返贫,建立起动态防控机制,近几年,盐池县还坚持“四不摘”政策,对脱贫人员“扶上马,再送一程”,进行专项帮扶。 2005年,孙清艳嫁到红沟梁村,婚房是四处漏风的土坯房,那时她全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4年,孙清艳申请到5万元贴息贷款,一次性购买了80只羊,搞起了养殖。第二年,挣了近10万元,全家都脱了贫。日子过好了,可她还想过得更好。孙清艳和丈夫一起到北京,交了3万元的学费,学了一手烤鸭手艺。技成归来,孙清艳决定在县城开一家烤鸭店,但启动资金让她犯了愁。 想来想去,孙清艳去找村干部。了解到情况后,村支书说:“这有什么难的,以前你们家是建档立卡户,现在创了业,村里脱贫不脱政策,给你担保贷款!”这一番话让她舒了心。孙清艳拿着村里帮忙担保的32万元贴息贷款,把店开了起来,不久收入就达到100万元,还开了第二家店。现在,孙清艳的两家店吸纳了14名困难群众和留守妇女就业,“我是吃过苦的人,现在自己有能力了,也要回馈社会。”孙清艳说。 利用项目资金 激发内生动力 “吕主任,您看能不能再给点儿项目资金。”盐池县农业农村局里,农技中心主任吕志涛一抬眼,看到办公室门口站着一群人。仔细瞧,是花马池镇曹泥洼村的村支书张志铭,还有村里的党员、群众代表。 “上次村里拿了100多万元的建设资金,盖了30座大棚,大伙儿脱了贫。现在村里人去学习致富经验,回来大家一合计,觉得发展水果温室能赚更多钱。这不,又找您申请资金来了!”张志铭说得挺实在。 “你们村做得不错,你不来找我,我们也要开会研究给你资金的。”吕志涛答得挺干脆。 不久,第一批150万元的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资金到账,村里建起26个高标准种植大棚,不仅有毛桃、油桃、李子、葡萄等水果品种,还开辟了90亩特色采摘园。“村里总想盖水果温室,可就是缺钱。如今有了资金,一座温室补贴2.5万元,大家都有了热情。你看,我光采摘园就能挣5万元,这可是以前收入的4倍。”油桃温室里虽闷热,可村民郭峰却笑得合不拢嘴。 2016年至今,盐池县累计争取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资金近2亿元,组织实施11大类67个项目,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闽宁示范村建设、生态建设、特色产业培育等一大批帮扶项目。 同一个镇的郭记沟村也拿到了发展资金,钱有了,怎么用才好?走在村头的田地里,村委会主任黎仲彪琢磨,村里耕地面积1.2万多亩,地势又平坦,是不是发展农田机械更合适? 村集体大会上,大家一块讨论,村民一致赞成。当场就有人核算出了成本,开春犁地、播种、施肥,秋后收割、脱粒,用别人的农机,一亩地180元,村里自己搞机械,只要120元,合算! 拿定主意,村里就加紧采购。2019年4月,利用帮扶资金,郭记沟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成立,当年为村民让利4.1万元,合作社净利润达到3.5万余元,成为郭记沟村集体收入的“第一桶金”。如今,郭记沟村村民主动和农机合作社签订了机械化管理服务合同,村委会还抓住毗邻内蒙古、陕西的区位优势,开拓周边市场。村头,黎仲彪拿着手机给记者展示刚接的内蒙古订单,“你看,640多亩地,都交给我们来打理,这可是村民自己给合作社引荐的项目。” 福建对口帮扶 推进全面协作 在361°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繁忙的流水线上,一件件国产运动衣经过裁剪、缝制、包装,即将从福建泉州晋江市陈埭镇走向全国。30岁的宋立华心里格外舒坦。 家住宁夏中卫市中宁县长滩乡李滩村,宋立华高中毕业后挑起了养家糊口的担子,学得一手电工本事的他,却在去年初受疫情影响闲在了家里。在宁夏当地人社部门的牵线搭桥下,宋立华在去年11月来到福建晋江这个聚集了很多民营企业的城市。 不错的收入、整洁的宿舍、舒适的气候……在晋江,宋立华的小日子越过越甜,眼下,他正考虑在晋江娶妻生子、安家落户。“点对点”式的闽宁劳务协作,改变了宋立华的生活,也让宁夏农村居民搭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 宋立华发现,距家乡2000多公里的晋江,从便利店到商超再到专业销售平台,处处可见宁夏葡萄酒的身影。为宁夏葡萄酒扎根福建、走向市场架桥开路的企业之一便是福建省闽宁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通过航空物流,新鲜的盐池滩羊肉72小时内即可到达福州、厦门,每斤售价达六七十元;宁夏的枸杞、枸杞原浆等产品成为热销保健品,深受福建居民青睐……这些年,在福建晋江籍商人、闽宁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文章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宁字号”产品走上福建人的餐桌、走进福建人的生活。 对口帮扶宁夏吴忠市25年来,泉州选派11批46名挂职干部,累计投入对口帮扶资金4.2亿多元,累计引进100余个投资协议项目,总投资300多亿元,培养各类人才数万人次。吴忠持续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城乡发生巨大变化。 这些年来,福建泉州下辖的晋江、石狮、安溪、洛江、永春、德化等地,先后深度对接帮扶吴忠市盐池县、同心县、红寺堡区。2019年底,两地协作传出喜讯:盐池县、同心县、红寺堡区全部摘帽,18万名贫困人口脱贫,其中盐池县在宁夏所有贫困县中率先摘帽。 “进入新发展阶段,闽宁协作被赋予了新的重要使命,从原来的单向帮扶,转变为两省区通过全要素、全方位、全领域的合作,走出一条共赢、共富、共享的道路。”今年7月,福建省委书记尹力在第十二批援宁挂职干部欢送座谈会上表示。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