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社会 > 正文

emo,这个流行语缘何刷屏?

2021-12-13 08:19:29 作者:远 方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远方

“这个流行语刷屏了!负面情绪如何排解”“互联网时代,网络流行语的更新迭代似乎总是很快。最近,‘emo’又成了不少网友的口头禅”……

“emo”像是一个词语“万金油”,经常被用来表示一些负面情绪,比如不开心、失落等等:“加班到凌晨,emo了”“考试成绩不理想,我emo了”……

关于“emo”的含义,目前有两种解释:有一种观点认为,它原本是一种情绪化的音乐风格,在互联网世界里,则衍生出“忧郁”“伤感”“心情低落”等多重含义;也有一种解释是,“emo”是英文emotional的缩写,形容一些不稳定的情绪时都可以用这个词,相关意思可以延展为“不开心”“我太难了”等等;有的认为,“emo”只是使用者的一种自嘲,或者用来互相调侃……

为什么这个“emo”在网络上突然被刷屏?有的心理学家认为,“emo”虽然是一个用来表达情绪的词,但心理学目前对其还没有明确的界定。“emo”最初出现时,网友可能会觉得这个新词有趣,从而感兴趣;“另外,现代社会大家都很忙,工作不顺等可能常常使人处于一种紧张或压力的状态中,当‘emo’出现时,恰好符合人们表达情绪的需求”,“对一些网友来说,经常使用‘emo’这个词可能是寻求情感上的共鸣,也可能是寻求别人对自己情绪的关注,增加跟其他人交流中共性的东西”……

一种语言、一种社会流行语或网络流行语,自然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其实,它们更是人们情感情绪的表达,或者是表达了人们的一种心理现象。随着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表达,带有新生时代烙印的心理特征、心理情绪陆续显现,但在现有语言中根本找不到适合的表达词汇,一些特定的网络热词便由此进入现实的社交世界。“现代社会大家都很忙,工作不顺等可能常常使人处于一种紧张或压力的状态中”,由此我们内心很容易出现一些诸如“忧郁”“伤感”“低落”的情绪状态,而这种情绪又具有普遍性、共同性、共情性,此时则恰好可以用“emo”这个词语来指代和描述我们生发的这样一种心理现象、一种情感感受、一种矛盾的心境、一种生活的艰难抉择……

尽管“emo”被快速刷屏,成为时下人们表达、排遣负面情绪的一种语言,但人们并没有用“丧啊”“躺平啊”“佛系啊”这样的消极态度去对待它,而是表现了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和精神。看看网上,看看朋友圈,现在很多网友开启了告别“emo”的模式。他们或者录一段积极生活的短视频,互相打气:“消解负面情绪,和心情乌云说拜拜!”生活中不如意之事太过常见,需要以乐观心态面对。

有网友说,在感觉到委屈和颓废时,会翻一翻经典名著,“最近常看《道德经》,学习古人的智慧,读到‘上善若水’,会觉得比较治愈。也提醒自己不要过于追求完美,学会包容别人”。

还有的说,如果一段时间心情烦躁,自己会选择找个安静的地方独处、放空,“选择一条安全的路线,坐公交车到最后一站,看看风景,内心会平和很多”。

也有人选择正视那些令人“emo”的情绪,“负面情绪让我们不舒服,但不代表它是错的。只不过,情绪的表达方式有高下,我们可以学习更多适合自己的健康表达方式”。

网友这些对待“emo”自我态度、方式方法,是他们领悟到自己对自我在生活中的责任要有明确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心,必须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这种生活才是有意义的生活。人不会总是处于自我平衡、内心和谐和没有任何压力的状态下。只有当人富有责任感地去对待困难、处理问题时,他才是最快乐、最健康的,他的生活也才最有意义。

当“emo”袭来时,网友是阅读经典名著、领略先贤智慧,还是旅行阅读风景,独处、放空的治愈……这不仅是他们对待“emo”情绪乃至焦虑的心理调适方法,反映的也是他们不断前进、永无止境的生活态度,这更会让他们感悟到生活的深蕴和意义,使自我人格变得深邃而成熟起来……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