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今日要闻 > 正文

【网事】全力出击 东南网助力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

2022-03-25 10:43:1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分享到:

2022年3月25日福建日报网事版(12版)主要稿件:

全力出击 东南网助力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

东南网入选IPv6创新应用国家级试点项目 为全国唯一入选的网络媒体

省工信系统“行业工匠风采”系列视频展播|罗洪伟:脚踏实地闯出一番天地

职场安装上网监控软件,越界了吗?

全力出击 东南网助力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

爱心接力中,东南网主持人准备消毒药品进行交接。 施惠清 摄

科普长图截图

扫码进入网络专题

扫码浏览更多长图

东南网3月25日讯(本网记者 郭胜达 谢添实 李贤斌)3月13日,福建发生本土疫情。在疫情防控歼灭战中,全省党员干部响应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号召,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奋战在一线,筑起层层守护的坚强堡垒,共同汇聚起战“疫”的磅礴力量,谱写出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战“疫”时刻,东南网多形式、全方位、立体化进行宣传报道,积极做好网上舆论引导,助力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截至24日,东南网PC端发布疫情相关稿件210余篇,新媒体端发布370余篇;制作推出短视频45条,同步分发至新华网、央视频、头条号等头部平台和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第三方平台,累计播放量达852万;视频直播10场,累计观看量超367万。东南网全平台总阅读量(观看量)超6200万。

聚焦疫情信息传播科普知识

3月19日,东南网PC端推出网络专题《坚持“快、准、严、实、细”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关注省内各地疫情新闻,推出《尹力在省市疫情防控视频会议上提出要求》《省领导在泉州检查指导高校等疫情防控工作》,并在东南网首页重点位置体现。专题开设“快”“准”“严”“实”“细”等栏目,对接各分站,集纳泉州、厦门、漳州、福州等地的疫情新闻,从多角度、多方面,为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提供及时、全面的新闻信息。

东南网在PC端和新媒体端连续推出“防疫这些事”系列科普长图《健康码“变色”怎么办?别慌!戳这里→》《疫情期间如何释放压力、稳定情绪?》《保持正确姿势收快递啦!》《口罩,你戴对了吗?》等,聚焦疫情防控背景下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防疫,内容丰富、形式活泼,让民众秒懂防疫常识。东南网开设的微博头条话题“#福建战疫#”阅读量超2491万,微博话题“#福建齐心战疫#”阅读量超64.4万、“#泉州市召开疫情防控发布会#”阅读量超2.5万。

东南网围绕省内大家关切的话题,用手机快速制作小视频,截至24日,制作短视频45条,同步分发至新华网、央视频、头条号等头部平台和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第三方平台,观看量超10万的有22条,累计播放量达852万。同时,东南网分发省、市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9场,累计观看量超142万。

闽南网微信公众号共发布涉疫报道127篇,累计阅读量超1000万。其中阅读量超10万的微信有20条,特别是3月18日发布的《紧急提醒!泉州10县(市、区)今日全员核酸检测,未参加“绿码”将变“黄码”》,单篇阅读量达115万。

记录抗疫点滴讲述暖心故事

疫情发生后,泉州市部分白血病患儿的药品面临断药风险。3月18日上午,福建省助困公益协会联合公安交警部门、疾控、志愿者和媒体紧急为泉州的白血病患儿送上“救命药”。东南网、闽南网并机直播这场疫情下的双城爱心接力。原创直播《双城联动 爱心接力 为白血病患儿紧急送上“救命药”》分发至央视频、中国网、东南网、新黄河、江西电视台都市现场、百姓关注新闻客户端、微博、百度、抖音、今日头条、快手、搜狐视频、微赞等,累计观看量达225万。原创短视频《爱的接力!福泉双城联动,为白血病患儿送上“救命药”》于送药当天制作分发,大量网友点赞转发。

同时,东南网泉州站针对目前许多记者编辑仍在封控区、管控区的状况,利用他们的视角,通过拍摄窗里窗外的场景,记录抗疫点滴,讲述暖心故事。推出短视频《抗疫记录·窗里窗外:今天是居家隔离的第七天》。

闽南网与泉州县市区融媒体中心合作,策划“泉州抗疫日志”栏目,已推出《4位宁夏医生,请战泉州一线抗疫》《等疫情结束,我们办一场难忘的婚礼》《争分夺秒!泉州北峰隔离方舱通宵施工》等8篇报道,获得好评。

发布防控措施传递最新动态

疫情发生后,东南网记者第一时间发布福建省各级各地各部门部署落实疫情防控措施,采访交通、商务等部门的防疫运输、生活物资保障情况,关注福建各地全员开展核酸检测进展。

3月19日深夜和20日凌晨,东南网多名记者前往福州鼓楼区大儒世家天澜、鼓楼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台江区义洲街道泰山社区、晋安区新店镇象峰社区、仓山区麦德龙广场等多个核酸检测点进行采访,了解核酸检测一线的工作情况,推出《福州全市启动核酸检测 记者夜探检测点……》《福州有序开展全市核酸检测 记者现场直击》等现场报道。

东南网实时联动省内各分站、各部门,第一时间综合推送新媒体端原创稿件。3月15日,推出微信稿件《福建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疫情防控最新情况》,并被全网推送。3月18日,第一时间整合推出原创微信稿件《这是此刻的福建!加油!战疫必胜!》,结合东南网原创及各地市信息,整合福建企业、学生、医护人员、志愿者奔赴一线的感人事迹,稿件一经推出获得网友纷纷点赞。

东南网入选IPv6创新应用国家级试点项目 为全国唯一入选的网络媒体

东南网3月25日讯 (本网记者 林先昌) 近日,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通知,确定IPv6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试点名单,共22个综合试点城市和96个试点项目。福建有3家单位入选试点项目名单,分别是:福建东南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试点方向是重点行业IPv6融合与应用;福州大学,试点方向是IPv6与5G建设应用同步实施;厦门海翼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试点方向是工业互联网IPv6升级改造。其中,东南网是此次全国唯一入选的网络新媒体。

通知要求,各试点城市和试点单位要高度重视试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支持,稳妥有序推进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网信办要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所属地区试点城市和试点项目的政策支持、指导服务和协调推动,集中资源重点突破。

互联网IP地址相当于网上“门牌号”,互联网协议第四版(IPv4)地址总量仅有43亿个,目前地址资源面临枯竭。随着5G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应运而生,其所能提供的网络地址数量之多,几乎可以为地球上的每粒沙子提供1个IP地址。IPv6是互联网升级演进的必然趋势、网络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网络强国建设的基础支撑。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IPv6规模部署工作,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2021年又把“全面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商用部署”写入“十四五”规划。福建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把IPv6规模部署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截至去年底,我省IPv6规模部署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全省基础网络设施已全面支持IPv6,具备IPv6业务承载和运行能力;省政府、各设区市政府门户网站已全部改造完成;全省县区门户网站逐步推进升级改造;全省有线电视网络已全面完成IPv6改造,业务系统迁移到IPv6网络上运行;我省52所高校已接入教育系统IPv6技术核心节点,厦门大学等4所高校校园网络已完成升级改造;省内金融服务机构门户网站已完成升级改造。

省委网信办相关负责人此前介绍,“十四五”时期是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省具有数字福建的优势,更应该在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上先行一步、落深一层。要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认清形势,加大改造力度,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持续推进IPv6规模部署,为建设网络强省和数字福建提供坚实支撑。

2021年10月,我省东南网“新闻媒体网站集群IPv6升级改造项目”和厦门大学“校园网IPv6规模部署”共同入选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全国百个优秀案例。

在福建省委网信办指导下,东南网积极参与主办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闽江夜话”IPv6专场活动,并与相关单位发布《IPv6共同宣言》,倡议共同构建IPv6网络命运共同体,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东南网开设福建省首个IPv6专业推广频道,这也是全国首家开通的省级IPv6推广频道。该频道定期发布省委网信办相关政策信息、省内行业TOP排名情况,构建福建IPv6动态地图,提供IPv6评测结果实时查询等。截至目前,东南网“新闻媒体网站集群IPv6升级改造项目”已协助改造了10余家政府单位和新闻网站。

福建是数字经济大省,也是数字中国战略的思想源头和实践起点。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做足四篇文章,高起点培育经济新动能。要着力打造数字经济新引擎,坚持把数字福建建设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等。东南网将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加快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创新应用,助力数字经济成为福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凝心聚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省工信系统“行业工匠风采”系列视频展播

罗洪伟:脚踏实地闯出一番天地

罗洪伟(左一)指导工人使用纺纱机器。

扫码观看视频,了解罗洪伟更多的故事。

东南网3月25日讯 (本网记者 詹颖婷 文/图) “工匠精神”是当下热议的词语,其核心就是,不能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进行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为传承“工匠精神”,弘扬中华文化,助力企业转型,福建省工信系统推出“行业工匠风采”系列视频展播,运用镜头结合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特性,挖掘人物故事,展现工匠技艺、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促进行业发展,让“工匠精神”真正地深入人心。

本期视频讲述纺织女工罗洪伟的故事。

“千人纱、万人布”,是人们对传统纺织业的老印象。但在长乐,借助数字经济赋能先进制造业的东风,纺织这个昔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工艺流程进行了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改造。为了适应改造后的操作技能需求,纺织女工罗洪伟在工作之余刻苦学习、勤加练习,在近40℃高温的细纱挡车车间里,她一个人照看近十台设备,换粗纱、接线头、做卫生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需要挡车工技术娴熟、安排合理,才能让机器顺畅地运转。有丰富经验的她不仅把繁忙的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无接头化率还能达到100%。福建长源纺织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施宋伟评价罗洪伟说:“她的操作技术是一流的,别人挡三四台车都很吃力,罗洪伟挡十台车也能得心应手。”

罗洪伟16岁初中毕业就从四川来到福建打工,没有念过太多书的她告诉自己:“平平凡凡、脚踏实地也能闯出一番天地。”她始终践行着自己的信念。2018年,她获得“福建省纺织行业棉纺纺纱工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2019年获“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称号。未来,罗洪伟将在厂里担任“传帮教”的工作,把自己的技术手法、操作规范教给更多的工人,提升细纱品质,“织”出一片新天地。

职场安装上网监控软件,越界了吗?

东南网3月25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称,公司在其办公电脑里安装上网监控软件,发现其在上班时间向招聘网站投递简历,在领导约谈后被裁员。消息一出,引发网友们对于“企业采用软件管理员工网络行为”这一现象的讨论。

多家公司使用上网监控软件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福州软件园多家公司,其中一家公司的负责人秦先生告诉记者,这种软件在业界称为上网行为管理软件,这种软件并非新鲜事物,早在十几年前,其便被各种企业采用,其作用更多是为了防止泄密和保障公司的核心数据和客户资源。

据秦先生介绍,网上讨论的沸沸扬扬的软件是“员工离职监测系统”,该系统可以监控员工的上网行为,通过统计员工浏览招聘网站、投简历等行为的次数,以判断员工想离职程度。此外,还有一种应用更广也更多的软件“员工行为感知系统”。“只要安装了这种软件,上班聊天、炒股、听音乐、看球甚至骂领导,后台都记录得清清楚楚。”秦先生表示。

另一家公司的安全主管王女士则告诉记者,上网行为管理软件的安装通常简便并隐秘,不像日常应用软件一样肉眼可见且轻松易删除。同时,此类软件的售价并不高,根据网络带宽、终端数、功能、使用年限不同,上网行为管理软件的售价从千元到上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不等。王女士表示,现在采用类似软件的公司很多,特别是一些员工多、互联网属性重的公司。“软件的核心还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量,而非指向监控上班时的上网行为。”王女士表示,管理企业内部员工的上网行为,目的是保护Web访问安全,降低企业互联网使用风险,避免企业机密信息泄露,提升员工工作效率,阻止、限制P2P等严重消耗带宽的应用,保障企业核心业务带宽。

员工反感监控担心隐私泄露

对企业监控上网的行为,许多打工者表示不满。

网友王先生说,这种行为让他感到不适,从生活到工作好像全是透明的,毫无隐私可言。网友“视觉系混蛋”认为,公司可以管理员工,但不该用监控上网行为的方式。

“我们特别反感公司用软件监控我们的上网行为,所以很多时候大家都用手机处理私人事务。”福州某软件开发人员马先生告诉记者,作为互联网企业的员工,基本都明白公司网络是可被监控的。那么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用公司网络认真工作,不“划水”、不“摸鱼”,是最基本的职业操守。但员工不是机器人,高强度工作之余难免会用少量时间进行休息、娱乐或处理一些诸如缴纳水电费等生活必需事项。对此,公司应该理解并认为这是员工的正常行为和权益,不能打扰、曝光,更不能据此责罚。

也有网友认为,企业网络可以监控上网行为,不算侵犯隐私。上班“摸鱼”还要联公司的网,怪不得别人。

福建新寅格信息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治宇表示,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的职场智能监控的盛行,深刻体现了人工智能时代劳动关系主体间的利益冲突。一方面,企业出于提高工作效率、维持工作场所秩序、履行合规要求等经营管理需要,必须获取员工个人信息。另一方面,劳动者作为信息主体,享有法律保护的个人信息权益、通信秘密与通信自由等权益。

在王治宇看来,作为企业方,不愿意员工在工作时间内做无关工作的事情,使用此类行为管理软件对员工网络行为进行监控很正常,但是要提前告知员工,其目的主要是震慑。当然也有少数情况,企业并未告知员工,而是直接监控员工的上网行为,进而采取措施,这种就涉及侵犯员工利益了。

专家:监控不得超出限定范围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吴文芳表示,用人单位处理员工信息的行为是否为人力资源管理所必需,应结合正当性和必要性来判断。用人单位安装智能监控系统必须对员工履行告知义务,且应清晰易懂并披露足够多的细节,让员工能对约定目的产生一致的认识,并对个人信息可能使用的范围有明确预期。但现实中,一些企业并未向员工告知监控的目的与范围,这就违反了目的限制的要求,属于违法监控。如果用人单位事前告知监控但监控目的不特定、不正当或监控超出告知范围,也属违法。

福建枫华律师事务所律师彭晓晖认为,上网监控软件本身属于一种工具,是否侵权还要看具体使用情况,根据《劳动合同法》以及《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相关规定,公司在工作场所安装电脑监控软件,没有将员工的个人信息非法对公众披露、公开,只是公司对员工在工作时间内的行为进行了监控,这个属于公司的权利。

“但是,根据《民法典》第1032条的规定,该软件一般只能用于公事上,在限定范围内使用,不能侵入员工的私人领域,否则即是侵权,须承担法律责任。”彭晓晖表示,对于侵犯员工权益的事件,劳动监察部门应该介入调查,责令用人单位依法合理使用软件管理员工。他建议,企业在设计数字化管理的考核指标时,应更加重视伦理道德,注意保护员工的隐私,规避数字化管理的负面作用。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