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艺术帮扶,让键盘奏响圆梦曲

2022-04-29 09:30:45 作者:林蔚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image.png

建瓯市第一小学教师谢枫(左)根据项目帮扶教学内容,指导孩子练习弹奏。

东南网4月2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蔚 文/图)

“让更多孩子共享音乐之美”

翻开“圆乡村儿童钢琴梦”云上音乐会的节目单,听众可能会惊讶于可登台演奏的孩子数量之多——三所学校十首曲目的演出,共有64名学生参与其中。

此前,受困于硬件条件、师资力量等因素,这些山区小学的音乐教育长期以来定位模糊,与城市相比资源差距明显。举办钢琴音乐会,是不可能的任务。

改变,从去年9月开始。在省政协的主导下,参与“圆乡村儿童钢琴梦”项目的小学不仅有了新钢琴,还获得了帮扶教学。除了学生直接上课,三所小学的老师也得到专业能力指导。截至目前,每所学校都开设了2至3个班级的钢琴集体课,每个月平均开课8节。

“这次的‘云上音乐会’,是我们对该项目实施以来的一次成果总结。”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办公室主任黄国林介绍,“由于疫情原因,我们采取了线上统一发布音乐会视频的方式。”除了福建政协公众号,抖音、爱奇艺、优酷、西瓜视频等视频平台也进行了全媒体矩阵推送,线上线下齐点赞。

古田第一小学教师邱洁告诉记者,项目开展以来,学校里的钢琴普及度大大提升,“不再是阳春白雪,琴音伴着孩子们的欢歌笑语传遍校园”。

“我们要让更多孩子共享音乐之美。”“圆乡村儿童钢琴梦”项目执行方负责人、福建群星青少年艺术研究院院长朱臣竹说。

以前,钢琴多半只是老师上课时的伴奏工具。如今,孩子们一字排开,聚精会神地敲击着黑白琴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经典旋律从指尖上流淌而出。“小学阶段就能学习弹奏钢琴交响乐,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建瓯市第一小学的学生家长李明坦言,接受项目帮扶教学后,学校对钢琴交响乐、四手联弹等类别的曲目教导从无到有,让更多孩子对学钢琴产生了兴趣。

为童心与琴声相遇搭桥

“这里暂停一下,大家看我的手型。”

“好的,现在听我示范一遍。”

“对这一段还有什么疑问吗?”

……

隔着平板电脑屏幕为一群师生授课,是青年志愿者陈斌最近半年多来日常教学中常见的一幕。“云上音乐会”的演出水准,让他大感意外:“没想到主要以线上授课来开展的帮扶,可以达到这么好的教学效果!”

在陈斌看来,“圆乡村儿童钢琴梦”项目搭起了一座“彩虹桥”,帮助我省山区县市的更多青少年与音乐相遇。作为参与该项目的青年志愿者之一,他和同伴们所能做的,就是让七彩的乐符飞越空间距离。

福建群星青少年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朝告诉记者,钢琴教学是一种技术性和艺术性很强的工作,通常都要求面对面实时辅导。但因为疫情防控要求,实地教学一时无法进行。

不能面对面,怎么传达艺术感染力?怎么挨个儿为学生“抠”技术细节?为此,福建群星青少年艺术研究院自主开发了远程超低延迟双向视频教学软件。“它在声音、画面的实时同步方面较普通视频连线软件优化许多,使用者基本感受不到延迟,与线下教学体验比较接近,可以达到艺术类项目远程教学的要求。”林朝介绍说。

冬去春来,弦歌不辍。有了技术支持和保障,志愿者们针对远程教学特点,灵活调整教学方案,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紧紧跟进学生的学习进度。同时,三校联合筹备“云上音乐会”的经历也成为一次高效的教学过程。仅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孩子们就接受了多个声部编排、乐曲段落练习、完整曲目协作等方面的训练。

这场音乐会,虽然现场没有观众,但一首首动听的乐曲见证了孩子们圆梦的欣喜,以及所有项目参与者的爱心、付出。

记者手记

线上“翻转课堂”开新路

福建日报记者 林蔚

举办“云上音乐会”,原是一次无奈之举。

“圆乡村儿童钢琴梦”公益项目旨在缩小城乡音乐艺术教育资源落差,因此项目所选择的学校地理位置都相对偏远。但受疫情影响,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暂无法进行,倚托网络平台的新教学办法——线上“翻转课堂”成为首选。

迈出去,才能找到路。在持续的摸索实践中,线上远程教学方案日益成熟,“翻转课堂”效率不断提升,这才有了“云上音乐会”的出彩。

记者在采访中深切感受到,线上教学是促进城乡音乐教育资源均衡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径。它可以从容克服空间距离,使城市里的优质艺术教育资源向乡村倾斜。长远来看,线上教学还需要行政部门更加有效地加以规划统筹,让乡村地区及时获得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助力群众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