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立体养殖,蓝子鱼唱大戏
2022-07-14 09:03:2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7月1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萧镇平)近日,在漳州古雷港经济开发区霞美镇的海塘边,海鲜运输车正在装载刚刚捕上来的蓝子鱼,准备运往广东。 古雷港经济开发区有数十公里的海岸线,靠海地区拥有数万亩鱼塘,是海产养殖大区。这几年来,当地养殖户根据鱼虾贝的不同食性和对水体空间的不同需求,在虾池、花蛤池、海参池中引入号称“清道夫”的蓝子鱼,探索生态立体养殖,既改善水质环境服务主业养殖,又增加大效益。 古雷港经济开发区是海水养殖大区,塘中日趋增多的藻类让养殖户们十分头疼。“每年夏季,青苔过量繁殖,如果不能及时清除,就会很快占据整个鱼塘,消耗水体中大量氧气,严重败坏水质,从而影响水产的生存和生长,造成严重损失。”霞美镇董门村支书蔡加林说。 蓝子鱼,也叫“臭肚鱼”,东山一带也称“飞古鱼”,食物以藻类为主。早些年,霞美镇的一些养殖户在海里网箱养殖鱼虾,每次投饵后,总有成群的蓝子鱼苗钻进网箱中吃饵料,久而久之,有些长期混迹网箱的蓝子鱼长大后就出不去了。养殖户发现,虽然有一些蓝子鱼来抢饵料,但同时也吃掉常年清除不完的青苔。这种青苔,学名叫“浒苔”,对海洋生态危害很大。蓝子鱼除了吃青苔、净化水质外,本身肉质也很鲜美,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于是,养殖户纷纷加大蓝子鱼的生态立体养殖规模。 霞美镇董门村的蔡和顺17岁就开始养鱼了,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拥有42亩的鱼塘,是村里较为成功的养殖户之一。 “我的鱼塘里养虾也养蓝子鱼,塘底还养大文蛤,除了每年收成几万公斤的蓝子鱼外,还能收成对虾和文蛤。”蔡和顺笑着说。 古雷海域是野生蓝子鱼的重要栖息地之一,每到春季,许多蓝子鱼在这片海域产卵并最终孵化成小鱼苗。 霞美镇农村服务中心主任刘俊毅说,大家发现蓝子鱼的好处后,每到春季,就有许多渔民专门在海上捕捞蓝子鱼苗,再卖给养殖户。每年2、3月份是蓝子鱼苗最小的时候,只有米粒大小,1公斤达几千条。大约养三四个月后,这些鱼苗每只重达2两以上就可以出售了,1公斤12条左右可卖50多元,在广东、香港也十分畅销。目前,全镇共有近百户养殖加工作坊,10多个养殖专业村,从业人员4万人,年产值达2亿元。 “这几年来,古雷港经济开发区捕捞到的蓝子鱼苗除了供应本地及周边养殖户外,还远销浙江、山东等地。”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农林水局副局长林周兴说。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