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民生 > 正文

四川省诗书画院创作成果福建交流展举办

2022-07-20 16:29:16 作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7月20日讯(本网记者 傅心婕 见习记者 冯韵)7月18日,由四川省诗书画院、福建省画院共同主办的“四川省诗书画院创作成果福建交流展”于福建省画院正式开幕。福建省文联党组书记王秋梅,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刘伟泽,福建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省美协主席王来文,四川省诗书画院党支书记、副院长薛磊,以及福建四川两省有关专家、艺术家代表以及众多美术爱好者出席开幕式。

展厅现场 东南网记者 傅心婕 摄

本次展览共展出四川省诗书画院名师佳作83件,涵盖国画、书法、水彩等,流派纷呈,充分展现川闽两地文脉精神。

立于展厅中央环顾四周,映入眼帘的便是各式各样的名家诗书画作。王申勇笔下的《熊猫》刻画精致细腻,逼真而灵动,似乎比真实的熊猫更加漂亮传神、憨态可掬。薛磊带来的画作《峨眉三苏》中,主人公围坐于苍松掩映之下的水榭当中,品茶、抚琴、赏景,高雅脱俗。罗智慧的画作《彝家姐妹》在对彝族的服饰、民俗与生活状态的表现中,折射出彝族女孩淳朴的世俗情怀。

市民及艺术爱好者前来观展 东南网记者 傅心婕 摄

从潇洒率性的笔墨书法,到笔触细腻的山水画,从勾画巴蜀一处闲适自在的风土人情,再到描绘少数民族优游自适的生活一瞬,展览上的每一处每一角,无一不让人仿若置身西南之地,真切感受四川人民悠然安逸的风情韵致。

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刘伟泽宣布展览开幕 福建省画院陈艺敏摄

福建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省美协主席王来文致辞 东南网记者 傅心婕 摄

“四川是著名的文化之邦,巴蜀文化从古至今都是中华文化中一支厚重而充满活力的重要组成。相如赋、李白诗、东坡词便是其中最有成就的文学形式代表。在现当代,四川的伤痕文学、伤痕美术、乡土油画曾领一潮之风气。”福建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省美协主席王来文表示,福建的省会福州与成都一样是历史悠久、渊源流长的一座古城,“开一代风气之先”的名人灿若繁星,希望通过举办这次高质量的书画展,使两地艺术家们在情感上密切交融,在艺术上切磋共融,共同推动中国美术事业的蓬勃发展。

四川省诗书画院党支书记、副院长薛磊致辞 东南网记者 傅心婕 摄

“此次四川省诗书画院走进福建省画院举办创作成果交流展,旨在展示创作成果的同时增进学术交流和文化互动,让两地艺术家们通过创作思想的碰撞和艺术实践经验的交流,广交艺友,共同进步。”四川省诗书画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薛磊在致辞中表示,此次交流展的举办只是一个开始,随着两院艺术交流的持续拓展和深化,必将对川、闽两地文化艺术的良性互动与发展产生积极、广泛的影响。

福建省画院院长、福建省美协副主席张永海主持开幕式 东南网记者 傅心婕 摄

与会领导、嘉宾参观交流 福建省画院陈艺敏摄

川闽两地专家学者交流互动 东南网记者 傅心婕 摄

观众仔细端详作品 东南网记者 傅心婕 摄

“此次展览让我领略到了四川省诗书画院在营造诗、书、画、印多元并举、互生共进的传统人文艺术生态方面所做出的典范。他们既重视对民族艺术传统的传承,又重视地域文化艺术资源及文脉的传承。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何应辉先生为代表的书法篆刻家留心研习蜀地汉代砖文、崖墓题记等金石资源,该院老一辈名家如戴卫、何应辉、彭先诚、刘朴、秦天柱等,多得张大千、石鲁、黄胄、谢无量、陈子庄等先辈的影响或亲炙,渊源有自。现今在职中青年骨干,又多师从以上名家。”福建省画院画师罗方华表示,艺术家们笔墨表现丰富细腻,别有韵味,传递了一种四川人特有的闲适雅逸的生活情致。

对于川闽两地之间的文化交流,四川省诗书画院副院长冷柏青认为,川闽两地的地理环境不同,一个属内陆城市、一个属沿海城市,一个传统历史悠久、一个地处改革开放前沿,艺术创作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个性风貌。“正因如此,画院间的学术交流更具意义,艺术家们能够在文化的碰撞交流之下,相互借鉴、相互启发。”

展览开幕式之后,来自四川省诗书画院与福建省文化艺术界的专家学者还进行了书画创作与画院建设方面的交流,以书画为纽带共创一段艺术交流佳话。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