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美器曰饭甑
2022-09-20 09:04:05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
《闽都别记》第三百九十四回说,元宵节街头猜灯谜问答应对,相互调侃逗趣,连江人出上联贴于灯笼上:“古田兄缚甑,做福清糕,炊长乐粿。” 早年古田县隶属福州十邑,如今的福州六一路至市政府一带,过去是古田人摆摊一条龙,销售饭甑、笊篱、香菇、银耳等土特产。其饭甑炊具乃高山油杉打造,空灵美观,却扎实耐用。色泽花纹,几近第四纪冰川孑遗珍稀树种红豆杉。再匹配老虎灶里燃烧松柴烈火,炊蒸而出的大冬白米饭香喷喷、软绵绵,吃起来别有一番山野风味。如若伴工结伙而餐,东家饭甑送到田头丘尾,时不时遭遇“砍杉树”——吃到饭甑底朝天,从甑底下筛漏线线日光来。 这里的福清糕和长乐粿,指的是福清美食三角糕和长乐美味九层粿吧,总是各具美味,夺人口舌。不过,这里仿佛夹用隐喻手法,其中的“糕”字和“粿”字,依据《戚林八音字义》可和谐为“哥”和“鬼”,表面上读来直白平淡,其间的方言俚语,幽默诙谐,暗藏机锋,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古语云:“美食不如美器”。古田饭甑小到两三口之家,大到七八口十来口之家,自古是家备一甑。一家人大大小小,一个饭甑吃饭。家教往往是从捡拾一粒米饭,不浪费一箸青菜开始的。甑口圆圆,甑底圆圆,甑篦圆圆,甑盖圆圆,正是一家团圆和睦的象征。吃白米饭也好,吃番薯米也好,喝汤下饭也混个肚子车车圆。 清朝末年,古田桃溪铁门里六幢厝林家九兄弟,先发丁后发家,四代同堂发展到六十八人才分家,据传其家饭甑要两个人才抬得动。发丁时勤俭持家,从富人家里挑来残羹剩菜的馊水养猪,从中还可以捞出完整的带鱼头,洗干净煎给孩子们配番薯米饭。发家后商号开到福州去,老板的点心吃的还是自家山上种出的番薯。 上世纪中叶,老家合村兴办大食堂。那个大饭甑大到必需两个全劳力才抬得动。一日午后,在后山晒谷的妇女发现有大猪吃谷子,拿竹竿去赶,看那猪毛也长、牙也长,露出凶相要拱人,眼尖的人叫是“野猪狮”,一村人操锄头、扁担进行围猎,晚上吃野猪肉配大甑饭,结果也是“砍了一回杉树”。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