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福建:在保护生态资源中增进民生福祉 确保成果惠及民生

2022-09-27 16:24:5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东南网9月27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记者从“牢记使命 奋斗为民”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省自然资源厅专场上获悉,十年来,我省亿元国内生产总值耗地量下降率超过50%,以占全国1.3%的土地创造了4.27%的生产总值;盘活批而未供土地136万亩、闲置土地22万亩,连续4年入选国务院大督查奖励省份。经过多年努力,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更加精准集约,有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据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陈永共介绍,十年来全省共审批用地189万亩,供应国有建设用地245万亩,累计保障省级及以上重点项目2043个,一大批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项目用地用海得到精准保障,助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和“四大经济”加快发展。聚焦群众关注的教育、医疗、养老、居住等急难愁盼问题,共审批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项目用地108万亩,供应公共服务用地142万亩,单列供应保障性住房用地5万亩,为城市品质提升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动力。

在国土空间治理能力方面,积极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在全国率先出台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办法,62个自然保护地和六江两溪等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有序推进,矿产资源、无居民海岛、海岸线等专项调查取得成果,全省自然资源“一张底图”基本形成。“阳光规划”系统上线运行,公开规划成果数据9200个,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基本建成,辅助决策、电子政务、远程监管、快速反应“四大平台”有效运行,实现了土地、矿产、海域、执法的全流程管理。

在保护修复成果上,全省补充耕地62.4万亩,连续22年实现占补平衡。生态修复从专项整治到系统治理转变,巩固提升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和木兰溪治理成效,治理经验双双入选世界生态修复典型案例,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典范。开展多轮“青山挂白”和废弃矿山综合治理,清理退出保护区内矿业权面积398万亩,真正实现“还绿于民”。科学实施闽江、九龙江流域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修复林地、湿地和废弃矿山面积45万亩,修复河道堤岸317公里,全省重点流域生态环境显著提升。实施蓝色海湾等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修复海域面积2.4万亩、岸线长度22公里。地灾防治从治标为主到标本兼治转变,实施地灾防治“百千万”工程,治理重大地灾隐患点553处,排危除险1146处,惠及群众8.6万多人;近2万户群众实施避险搬迁,从根本上解除地质灾害威胁。经过多年努力,全省粮食安全基础和生态安全屏障更加巩固,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为“美丽福建”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十年来,我们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推动自然资源领域改革从“立柱架梁”迈入“积厚成势”新阶段。”陈永共表示,福建在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顺利推进,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试点走在全国前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征地制度、宅基地制度等“三块地”和旧村复垦“增减挂钩”等改革试点成效突出。执法监管持续“严起来”,“大棚房”、违建别墅、乱占耕地建房等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经过多年努力,一批关键性改革为全国提供了“福建经验”,自然资源管理新格局基本形成。

此外,福建在优化自然资源营商环境上持续发力,在全国率先实现用地三级联网审查审批,并推行智能化审查,审批时限从30个工作日压缩为15个工作日,一次性通过率80%以上。不动产登记更加便民,建立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在全国率先实现“外网申请、内网审理”。

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发放不动产登记证书744万本,发证平均用时0.23天,办理时效位居全国前列,群众满意率达98%。商品房预售抵押、矿业权登记及抵押备案、测绘作业证等16 项事项实现“跨省通办”。权益维护更加到位,创新推广和谐征迁“五五工作法”,实施征地综合区片地价,建立征地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补偿标准累计提高30%;运行省级征地信息公开平台,主动公开征地信息超过3.5万件,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地理信息助力新冠肺炎疫情精准防控,“防疫一张图”发挥重要作用。经过多年努力,自然资源服务事项更加便利高效,为民担当宗旨意识得到充分彰显。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