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多元多彩
2022-11-04 08:13:3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作者:福州市黄山小学学生在校外劳动基地割稻子。 黄山小学供图 福建师大附小学生在校内小狮子工作坊学习煎荷包蛋。福建师大附小供图 东南网11月4日讯(本网记者 张立庆 施远圻 通讯员 宋巧文) 为了增强中小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教育部今年新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劳动课从以前的社会实践课升级为义务教育阶段必修的课程。新课标明确,将劳动课程内容设置为日常生活、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大板块。劳动课并不像其他学科有统一教材和统一考核要求,那么福建中小学如何上好这门必修课并上出实际成效呢?来看记者的实地走访。 学习基本技能 成为生活小达人 “煎蛋的时候,要等锅里的水干了,才可以放入油,不然倒入锅中的油会飞溅到人身上……”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食育教室——小狮子工作坊里,二年级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煎荷包蛋方法。黄诗妍同学说,通过食育课程,还认识了五颜六色的食材、熟悉了各种各样的炊具食具、学会了操作功能不同的厨房电器。校长冯彦介绍,同学们通过亲自动手学会了烤面包、煎荷包蛋、腌制话梅等,感受到烹饪的趣味,也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和食物的来之不易,培养了遵守规则、勇敢探索以及主动学习的习惯。 记者注意到,教育部的劳动新课标设置的日常生活劳动任务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福建的不少学校,今年年初就已正式开启劳动教育课,同学们在生活劳动技能方面已经不只是初步掌握,有的甚至可以说是得心应手。如福州七中举行的“‘烹’然心动秀厨艺 争做劳动小达人”劳动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洗、切、炒、煮、炸……忙中有序、稳而不乱,荔枝肉、十三香小龙虾、虾滑、藕夹等上百种菜肴得到评委们连声称赞。 出力出汗 体验收获的喜悦 教育部新课标明确,生产劳动任务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在记者的采访中,各地各校结合实际,一方面,通过校内校外劳动基地资源,将劳动课的课堂教学与实地教学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正确的劳动观,体会劳动的价值;另一方面,创新劳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增强劳动课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福州黄山小学开辟了一块150平方米“阳光农场”实践基地,根据季节种植对应的蔬果,由学生定期进行浇水、除草、播种和收成。学校还与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开展共建,借助5000平方米的水稻育苗试验田,学生在这里观察研究、参与劳动,并亲自动手实践参与割稻、打谷等秋收的各个环节,深入了解水稻的一生。 福州七中的老师们带领学生走进校外劳动实践基地,体验面包烘焙全过程,增强劳动荣誉感和自豪感。中华糕饼研究院研究员、全国烹饪大赛面点金奖获得者程强指导学生动手揉面团,感受揉面的力度、技巧。林珊珊同学课后便回家准备配料,动手做了6个月饼。虽然味道没有比商店购买的好,但是她的月饼获得家人的一致肯定。 泉州鲤城实验小学,则是带学生体验闽南花灯制作、创意陶瓷设计、非遗景点做导游等课程。学校希望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让学生们真正学以致用,养成劳动意识。在今年芒种节气期间,该校六年级(6)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酿制青梅酒。“我们不仅学会了酿制青梅酒,芒种时节是青梅成熟的时期也让我们印象非常深刻。”卢雨灵同学说,希望接下去的劳动课可以更深入学习二十四节气知识。 开展志愿服务 争做时代新人 福州市黄山小学副校长郑力里认为,生产劳动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而以志愿和公益为主的服务性劳动,则可从小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品德。每年重阳节、学雷锋日时,该校学生作为志愿者将公益的春风带进了敬老院,为老人们送去自己从阳光农场采摘的花菜和西红柿。 福州第七中学与福州市琴亭湖管理处开展劳动教育实践共建,走进琴亭湖公园,开展除草护树活动。活动中,志愿者老师向同学们讲解了除草的技巧,包括如何辨别杂草,如何使用手撬、小锄头等劳动工具。此外,学校还开展了“送福进万家、墨香迎新春”进社区等志愿服务活动。 不搞一刀切 搭建多样化实践基地 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组组长顾建军表示,劳动课作为一门课程,由学校发挥主导作用,家庭发挥基础作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进。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福建省级财政每年均安排专项资金,全省已遴选建设有3个劳动实验区、30个劳动教育实践基地、340项劳动教育实践特色项目、20个省级劳动教育典型案例。目前,省教育厅正在组织编写《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指导手册》和《勤劳动 乐成长》《生活小能手》等十几种体现地方和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通过加强课程资源库建设,初步形成大中小学梯次推进、系统衔接,家庭、学校、社会协同推进的一体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在记者的采访中,不少家长表示,在学校多元化的劳动教育下,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逐渐养成独立自主、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