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时政 > 正文

共赴春天的约定——写在福建省全国人大代表和住闽全国政协委员赴京履职之际

2023-03-03 08:47:33 郑昭 郑雨萱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瑶

东南网3月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郑昭 郑雨萱)

春阳抚照,万物滋荣。

八闽大地春潮涌动,处处洋溢着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精气神。

回望过去一年,我们战疫情、稳增长、强动能、惠民生,福建地区生产总值迈过5万亿元大关,再度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作为福建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和推动者,福建省全国人大代表和住闽全国政协委员们坚守在抗击疫情的主战场,奋战在高质量发展的最前线,躬耕在深化改革的“试验田”,也奔走在反映社情民意的主阵地。

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到稳步提高群众生活品质,从加快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到维护社会安定稳定,一份份议案、提案和建议的背后,记录下这一年来代表委员们的倾情履职足迹。

沿着党的二十大绘就的宏伟蓝图,代表委员们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交出了令人民满意的履职答卷,用实际行动诠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初心和使命。

看发展,彰显福建担当

“必须把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作为最紧要任务”。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铿锵有力的话语,昭示着福建敢于同强的比、跟快的赛、向高的攀,以使命担当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福建篇章决心和勇气。

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福建省首个大数据交易所——福建大数据交易所正式揭牌成立。当天,交易所挂牌的数据产品近100个,并完成了平台首批交易,这标志着全省一体化的数据要素交易市场初步形成。2022年,我省数字经济增加值达2.6万亿元,继续居全国前列。

“数字”已成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和重要增长点。

作为数字中国的思想源头和实践起点,福建多年赓续奋斗,数字经济积累了创新领跑的深厚底气。新征程上,如何继续保持优势?

为了找出答案,去年夏天,福建省全国人大代表顶着酷暑,深入泉州、莆田,进企业车间,访项目现场,既看智能制造,也观“智慧工厂”。

大数据调度指挥平台、数字经济领域头部企业落地建设、营商环境指标数据实现汇聚共享……代表们欣喜看到,站上更广阔的发展舞台,福建以数字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显示出以数字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勃勃雄心。

喜悦心情的背后,是更深入的思考:如何依托数字技术发展更高水平、更具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无独有偶,去年8月,部分住闽全国政协委员参加省政协“提升福建制造数字化水平,加快制造强省建设”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为福建全面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谋发展、探出路。“顶层设计前瞻性要加强”“要加快系统化、国际性的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力争避免数字经济发展路径、举措同质化现象”……代表委员们期望福建进一步扎实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频频提及“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化优势为胜势,还要变潜力为实力,跑出转型发展加速度。

去年5月,一条文旅创意广告片《来福建 享福味》迅速蹿红网络,收获近2.5亿次浏览量,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福建。

素有“山海画廊、人间福地”的福建文旅资源丰富,近年来“清新福建”、“全福游、有全福”、“福”文化品牌持续打响。如何让“清新福建”不负“诗与远方”?

去年6月,一场以“加快培育全省文旅经济产业”为主题的专题议政性省政协常委会会议召开,部分住闽全国政协委员与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代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他们议现状、察问题、谋未来:

“要从更高层面、更大范围实现文化重塑性创新发展和旅游业迭代转型升级。”

“推动各方共同探索全领域、全行业、全要素布局下的文旅深度融合之道。”

良策越议越明,共识越聚越多。委员们表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打响“清新福建”、“福”文化等品牌,持续扩大福建文旅影响力,要让山海之美与人文之韵为福建高质量发展添彩赋能。

重实践,展现福建作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一次次探索付诸实践,一波波红利与民分享,福建一路蹄疾步稳、勇毅笃行,以改革创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展现了福建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总结提炼出的“晋江经验”因高瞻远瞩而历久弥新。20年来,福建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去年以来,我省民营经济创新发展若干措施出台实施,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5%,以实际行动续写了“晋江经验”新篇章。

站在新时代历史坐标上,如何进一步传承弘扬发展“晋江经验”,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新的活力和创造力?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多名住闽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关于设立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进一步弘扬发展“晋江经验”的提案》,受到全国政协和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

同年7月,在省政协召开的纪念“晋江经验”提出20周年企业家座谈会上,住闽全国政协委员既话往昔、忆峥嵘,又求发展、谋创新,从民企发力、政府助力等角度,提出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大基础研发投入,开展差异化竞争,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稳定透明的法治环境、亲商安商的社会环境等实实在在的建议。

“晋江经验”的实践探索孕育出发展奇迹,从福建“破冰”的林权制度改革则激活了农村的“一池春水”。

20年来,山川巨变,福建林改成为全国标杆,全国1亿多林农林权明晰到户,走上了不砍树也致富的新型发展之路。

持续深化绿色改革,巩固提升绿色金融支撑……去年7月,部分在闽全国人大代表赴三明市、龙岩市,深入林改的策源地和绿色经济发展前沿,详细了解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林业碳汇、林权按揭贷款等创新实践。

代表们认为,发展绿色经济任重道远,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升绿色产业发展水平,加强绿色经济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为福建高质量发展铺就最亮丽的底色。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

方向既明,惟笃行之。“在福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设立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加快破解远程医疗政策瓶颈”“关于支持加快推进金砖创新基地建设的建议”……过去一年,代表委员们潜心调研、积极建言,以履职担当的实际行动为中国式现代化探索福建路径。

扬优势,贡献福建力量

地处改革开放和两岸融合的前沿,福建立足自身的区位条件,将独特的优势转化为发展的优势,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贡献出不可替代的福建力量。

古往今来,一代又一代福建人跨山越海,走向世界各地。福建有逾1500万闽籍侨胞旅居海外,是全国第二大侨乡。

“支持福建建设闽籍华侨华人‘寻根’工程”——2022年3月,一条由福建代表团以全团名义向全国人大提交的建议一经报道,迅速引发热议。这也是福建代表团首次以全团名义向大会提交建议,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侨资、侨智、侨力”引进工程,鼓励支持侨胞来闽投资兴业,促进更多资源要素汇聚福建,助力我省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同时,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与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海外侨胞追本溯源、寻根谒祖的愿望和需求不断增大。新华侨华人和华裔新生代逐渐成为海外侨社的中坚力量。

福建省全国人大代表们敏锐地意识到,加强与华裔新生代的联系沟通,推动他们“把根留住”,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急迫而重要的任务。福建应该把握好时与势,在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上贡献福建力量。

代表们表示,“寻根”工程意义重大、内涵丰富,涉及面广、建设规模大,希望国家部委给予支持,把其打造成在国内可引领、可复制、可推广的侨务工作新品牌。

不仅在凝聚侨心侨力侨智上,福建大有可为,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福建更是肩负重要使命。

过去一年,福建对台出口增长20%以上,新设台资企业户数、实际利用台资金额均居全国首位,台胞在闽就业创业生活更加便利。

去年12月1日,全国首创的“走进政协·台湾青年说”主题分享活动在福州举行。围绕“协商民主与两岸融合发展”,住闽全国政协委员与两岸青年一起畅谈全过程人民民主经历、政协协商文化的体会,抒发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愿景。

在现场聆听台青分享的故事后,委员们深受触动。大家认为,应持续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创新服务闽台融合发展的渠道和载体,进一步深化两岸民众特别是青少年交流交往,不断增进两岸心灵契合。

委员们也用行动印证着心愿——《关于加强两岸青少年体育交流的提案》《关于利用RCEP优势把平潭打造成两岸物流集散中心的提案》《关于创新闽台旅游融合机制的提案》……一年来,一桩桩事关两岸融合发展的提案,为描绘往来便捷、合作紧密,政策开放、服务贴心,情感融洽、心灵契合的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新图景增添了浓墨重彩的笔触。

时针即将对准万众瞩目的“两会时刻”。

从闽江之畔到人民大会堂,代表委员们表示,使命在肩,希望在前,将不负4100万福建人民的重托,积极建言献策,以坚定步履和信心共赴这场“春天的约会”。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