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经济 > 正文

厦门:推动“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2023-03-30 07:56:39 作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动能转换

厦门:推动“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东南网3月30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林丽明 杨珊珊 廖丽萍)

通过挖掘“纳米王子”——富勒烯的新功能,打通乙二醇常压合成的“卡点”,不久前,由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厦门福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温和压力条件下实现乙二醇合成”项目,入选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这仅仅是厦门科技创新成果闪烁的光芒之一。

国内第一支宫颈癌疫苗、全球第一支神经生产因子药品、全球第一支戊肝疫苗、国内首辆商用级无人驾驶巴士、全球最先进的柔性AMOLED生产线……近年来,一批从0到1的突破在厦门持续涌现,科技创新活力澎湃。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GII)2022》显示,厦门上升12位,首次入围全球百强科技集群。

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29日,厦门市科技创新大会召开。作为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厦门首个“千人大会”,此次大会再次吹响创新发展冲锋号,彰显出厦门以科技创新引领动能转换的决心和魄力——签约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25个,总投资552亿元;聘任40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和顶尖人才为科技顾问;“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秘书处揭牌及厦门科学城启动;发布《厦门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实施方案》《厦门市关于进一步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若干措施》……

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崔永辉在会上表示,厦门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紧紧围绕“四个一”,推动厦门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切实把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转化为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大增量”。

瞄准未来产业,做强产业集群

“厦门已经成为我国生物医药领域一个重要基地,当前正全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将加速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当天的大会上,作为科技顾问代表发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詹启敏,表达了对厦门生物医药产业满满的信心。

2003年,厦门生物医药产值仅约40亿元,历经20年精心培育,生物医药产业在去年实现新跃升,预计产值破千亿元。最新发布的2021年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排行榜榜单显示,厦门生物医药港位列第10位,较上一年度提升5位。

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是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在发挥作用。

作为厦门生物医药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多年来,厦门万泰沧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携手厦门大学,通过产、学、研结合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让一个个创新成果加速转化,赋能产业。2019年,由厦门大学夏宁邵团队联合万泰生物研制的首支国产HPV疫苗(俗称宫颈癌疫苗)馨可宁上市,打破了进口疫苗长期垄断的局面,成为国内首个问世的HPV疫苗,并通过WHO预认证,获得全球通行证,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第三个实现HPV疫苗自主供应的国家。

“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正撬动一个个产业链群加速崛起。

围绕第三代半导体、未来网络、前沿战略材料、氢能与储能、基因与生物技术、深海空天开发等6个领域,厦门正着力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近三年来,厦门市新引进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厦门星座卫星应用研究院等20家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柔性电子、元宇宙支撑技术与场景驱动两家创新联合体,招引产业化项目149项,新培育176家未来产业骨干企业、14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初步构建未来产业创新体集群。

升级创新载体,支撑高质量发展

厦门科学城加快建设、火炬高新区争先进位、省级海洋高新区获批设立、厦门生物医药港提质增效……当前,厦门四大科创“引擎”并进驱动城市加速发展。在厦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厦门宣布正式启动厦门科学城,事实上,厦门科学城从规划建设至今,已取得初步成效。

走进位于厦门同安新城银城智谷的厦门科学城I号孵化器,园区总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一期工程近2万平方米即将验收,预计4月初正式启用,目前预订率已达70%。

“我们计划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实验室的装修和验收,非常期待正式进驻后能够协同园区的落地企业为厦门的生物医药发展贡献力量。”厦门摩方同创精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洪偲玮告诉记者。他们将依托母公司的国际领先超高精度3D打印技术,在厦门成立关注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院。

截至目前,厦门科学城项目储备库已入库“高研值”项目150多项,首个“创新飞地”——厦门科学城(北京)创新成果培育基地已启用,科学城各主要载体注册入驻各类企业超过1400家。

构建“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器+专业园区+创新飞地”孵化育成体系,打造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核”,科学城内,一批高端平台依托厦门大学、省创新实验室等,正持续积蓄发展新势能——

嘉庚创新实验室已部署氢能、燃料电池等9大项目群60多项科技攻关项目,攻克碱性电解水制氢等20项关键技术,转化专利32项,自主孵化创办15家科技型企业;

翔安创新实验室“边研发、边基建”,已研发出全世界品种最齐全的新冠病毒系列检测试剂,在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入使用;

海洋省创新实验室建设方案已通过省级专家论证;此次大会上,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国际协同创新平台“海洋负排放”(ONCE)国际大科学计划秘书处也揭牌启用……

“厦门科学城计划到2025年基本建成核心框架,到2035年,建成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聚一批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形成一流创新创业生态,诞生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成果,培育一大批高精尖特企业,打造更多‘隐形冠军’,形成科技创新集群,催生引领世界的未来产业。”厦门市科技局局长孔曙光介绍。

优化创新生态,加速动能转换

“厦门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新创业的扶持政策,让新技术走出实验室,实现产业化,还鼓励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组成联合项目组,进行全产业链协同攻关。”此次大会上,厦门乾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陈凯轩细数起厦门为科技企业发展提供的“沃土”和“养分”。

如今,乾照光电已成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代表企业之一,而厦门更是全国唯一的国家光电显示产业集群试点城市。陈凯轩感叹:“我们是在厦门优越的创新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高科技企业,厦门也在20年时间里一跃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LED产业重镇。”

近三年,厦门累计净增加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670家,总数超过3600家;新培育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254家,总数达到490家。

城与企的一起“长大”,离不开创新创业生态的优化。

厦门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近年来先后出台“创新驱动9条”“成果转化新25条”“科学城12条”等系列重磅政策,推进实施152项改革创新举措,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互联网+技术转移”“‘信贷+保险+基金’科技金融产品体系”“‘无须申报、直接兑现’惠企政策”……一批来自厦门的举措成为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创新案例。

此次大会上,全新出台的《厦门市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实施方案》围绕“建设高质量创新载体、壮大科技创新主体、加强科技创新制度供给、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4项重点任务提出具体措施;同期公布的《厦门市关于进一步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若干措施》也为广大创新创业主体带来多重利好。

力争到2026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3.6%,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0家,城市创新能力指数进入国家创新型城市前10位,把厦门打造成为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海峡科技创新核心枢纽……实现这些目标,厦门早已科学、精准地谋划一条科技创新的“厦门路径”。

这条路径浓缩为“四个一”,即咬定一个目标——把发展动能转换到依靠科技创新上来;实施一个工程——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建设一个平台——厦门科学城;营造一个生态——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良好生态。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