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民生 > 正文

漳州长泰:放下“石材碗” 吃上“生态饭”

2023-07-10 07:40:07 作者:赵锦飞 杨凌怡 赵文娟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漳州长泰区摆脱依靠石材资源的粗放增长路径,走上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之路

放下“石材碗” 吃上“生态饭”

东南网7月1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 杨凌怡 赵文娟 通讯员 卢和平 林婷婷)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驱车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到达地处漳州市东北部的长泰区林墩办事处,只见周边青山如黛,树树苍翠。

“生态恢复了,林墩的好景色回来了。”林溪村村民陈建宏经营着一家名为“山水畔”的民宿,民宿里处处可见昔日“石头村”的影子:以前开矿采山的锯石片被改造成大门的装饰,石板材废料变成了一级级石阶……细节之处见证着林墩的转型之路。

从“卖石头”到“卖生态”,让好生态迈向好生活,长泰点绿成金,走出了一条特色化的发展新路子。

资源依赖之困

林墩办事处,面积96平方公里,人口近两万人。吴田山矗立于林墩南部,因其丰富的矿石资源,成为林墩人的“聚宝盆”。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不少林墩人陆续登山采矿,将矿石运往山下加工成石板材,售卖至全国各地,并出口欧美、日本等地区。

因石而兴,林墩成为全国最大的G654芝麻花岗岩石生产基地。鼎盛时期,林墩共有1098家石材加工厂、600多家染板厂,年产值30多亿元;八成人口从事石材生意,支撑着区里财政“半壁江山”。

然而,高速发展的代价是林墩生态环境的破坏。彼时的林墩,随处可见“散乱污”的石材加工厂,切割石块的噪声日夜不停,粉尘漫天;作为九龙江的一条支流,林墩溪变成了“牛奶溪”,流域环境迅速恶化。

这种发展之困,长泰区银塘办事处白石社区也经历过。因为地处山区,坑垄田占全村土地五成,不好耕作。依靠得天独厚的水域条件,全村200多户村民走上养殖之路,仅花坞里现代农业产业园一处,生猪存栏5700多头,鸭存栏2.4万羽。“无限制地扩张,占用水塘养猪养鱼,污水横流,臭气熏天,村民叫苦不迭。”白石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戴建德说。

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粗放型增长,势必自毁家园。“单纯依靠资源要素投入,石材产业这种低水平粗放发展之路难以为继,转型迫在眉睫。”林墩办事处主任赖其明说。

2017年和2019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福建展开了两轮督查,并下沉长泰督查。2018年,吴田山全面禁止开采;2019年3月,《长泰推进石材加工企业综合大整治工作方案》发布,要求全县的石材加工企业在当年5月31日前全部停业整治整改。长泰吹响了石材产业大整治的号角。

先于林墩办事处4年,白石社区开始在乡村游上初窥门径。2016年4月,花坞里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落地,将原先作为养殖场的地块转型为观光苗木基地。2018年2月,基地又进一步引入智慧农业大棚、休闲娱乐设施等,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

整治环境走新路

“破”之后如何“立”,未来之路该怎么走?

“一开始,就连一些当地的干部都不理解。”林墩办事处党委书记汪志彬说,大家觉得石材产业能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禁了以后,村民靠什么讨生活?

经过27个村级基层党组织的层层动员,统一了思想认识:“在石材产业发展不到30年的时间里,吴田的山峰高度已经降低了10多米。石材开采对环境带来的破坏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恢复的,长久下去,等到矿石资源枯竭,大家又该如何生活?”现实的触目惊心,也让村民下定了彻底整治的决心。

为了推进石材厂的关停,长泰区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对主动配合关停拆除的村民予以补助奖励。多管齐下,仅用3个月,石材加工企业全面关停拆除。

“要彻底关停石材厂,更重要的是帮村民找到谋生路。”汪志彬说,林墩拥有73%的森林覆盖率和天然硼砂水温泉资源,而且地处厦漳泉“1小时经济圈”,高速、国道畅通,区位便利,发展绿色经济大有可为。

缘此,林墩找到了破题之法——串联一、二、三产业,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

“把环境整治好,才能让林墩人长久地吃上‘生态饭’。”汪志彬说,办事处制定了拆干净、整清楚、引项目的产业转型“三步走”计划,随即对全域20公里的河道、水系、周边环境等实施9个水环境整治项目综合整治,用了两年的时间,将原先的劣Ⅴ类水质提升至Ⅱ类,水质常年稳定达标。

针对石材厂拆除之后的空地,当地进行了复垦覆绿工作,新增耕地420亩、绿地面积2.4万平方米,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此外,投资1.18亿元,完成镇区及各村18条主干道共26公里的路面改造,为后续的产业发展打好基础。

目前,林墩已经策划生成了一二三产项目100个。昔日靠“卖石头”发家的林墩,现在靠着“卖风景”致富,成效初显:2019年到2022年,来到林墩的游客从2万人次到80万人次,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950元提升至26993元。

在白石社区,当地全面拆除了畜禽养殖场、裸房和空心房,改造成园林景观和现代农业种植基地,尝试发展“农业+旅游、研学、康养”新业态,向综合型度假区目标进军。

好风景换好“钱”景

吃上了“生态饭”,好风景带来好“钱”景,村民换了一种活法。

“从做石材到做民宿,一样在家门口,但是心境完全不同。”林溪村村民林敏娟开的民宿今年“五一”开张,订单天天爆满。她家曾经营石材加工厂,一次她回乡时发现家乡面貌焕然一新,决定将自家的老房子改造成民宿。“以前做石材,每日过着粉尘漫天、噪声不绝的生活,现在开起了民宿,听着鸟语,闻着花香,完全是不一样的生活品质。”林敏娟说。

在林敏娟的民宿周边,各种旅游业态互为补充。毗邻的旧石材厂区“腾笼换鸟”,改造成了半月山马术俱乐部。“现在全年有中马协骑手线下分级考核、中国马术协会青少年U系列赛等10场活动赛事在此举办。”半月山马术俱乐部负责人郑仕任介绍,项目填补了省内马术运动的空白,也为林墩再添特色体育名片。

在半月山马术俱乐部不远处,狮山健康谷、山水畔国际亲子乐园、温泉小镇等旅游业态一应俱全。“2021年,林墩提出了‘乐动林墩,康养小镇’的品牌理念,文旅康养、运动休闲、农旅观光、闽台文化等齐头并进,多种业态融合发展。”赖其明说。

大至林墩办事处一地,小至花坞里现代农业产业园一域,融合成了最大的亮点。在花坞里现代农业产业园负责人唐炳昆看来,“特色”和“融合”是产业园保持顶流的不二法宝,每年吸引游客30多万人次。

“我们这有四大产业,分别是特色农业、特色旅游、特色康养、特色文化,四大产业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如特色农业中的大跨度鸟巢温室,运用AI大数据技术,自动配给农作物相应的营养液和环境;这里同时也是旅游的载体,浓缩了美国生物圈二号等,它的独特设计是最大卖点。”唐炳昆说,当地1200多亩的中医药材种植基地种植了2250种中草药,与旅游核心板块结合,中医康养板块得以孕育而生。

依靠花坞里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溢出效应,一个更大范围的融合板块正在谋划。银塘办事处党委书记杨碧成介绍说,依托产业园的先进种植技术,白石社区还将联合高校、台湾农业合作社,开展农业科学研究和福建省乡建乡创活动,拓展“农业+研学”新功能;培育公石松等中草药种植业,带动周边群众种植附加值高的中草药,打造更大范围的“农业+康养”业态,预计年产值可超1000万元。

林墩与白石的蝶变,正是长泰区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缩影。近年来,长泰做足“生态+”文章,在“生态+农业”上,打造了花坞里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一批精品休闲农业;在“生态+旅游”上,打造了“三山一庙一漂流”特色生态旅游品牌和线路。去年全区旅游总收入35.12亿元。

“绿色是长泰最鲜明的发展底色,我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积极将‘生态+’理念融入产业发展之中,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工业、全域旅游,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长泰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新动力。”长泰区委书记胡滨说。

记者手记

融合蕴藏无限可能

□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 杨凌怡 赵文娟

从随处可见石材加工厂、粉尘漫天,到出门见绿、随处鸟语花香,长泰通过石材产业大整治,做足“生态+”文章,让好生态带来好日子。而这,也是许多像长泰一样的山区,走向绿色发展的可借鉴之路。

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难点在于如何转、转得好。我们看到,一些地方发展乡村产业,同质化、低层次现象严重,有的地方昙花一现,有的地方不温不火,叫好却不叫座。

长泰林墩办事处和白石社区“生态+”文章之所以能够做大,最大启示在于“融合”二字。农、文、旅、康养等融合发展,产业相得益彰,带动乡村集约化发展。首先,融合理念贯穿始终,无论是农业场馆设计,还是中草药种植品类,谋事之初就锚定融合目标,产业协同,互为补充;其次,多产业融合,打通一二三产,通过整合要素,开发新业态;此外,多业态融合,农事体验、康养保健、休闲度假、亲子团聚等业态融合无间,适应消费需求品质化、个性化的升级趋势,让各类游客皆有乐地。

长泰的探索实践说明,融合蕴藏着无限可能。这种多产业、多业态的融合,对发挥生态优势、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大有裨益。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